玉泉启明 | 纳西风华——开放包容的文化画卷

文摘   2025-01-26 17:48   山西  

纳西风华:

开放包容的文化画卷

Li Jiang

这是一封来自玉泉启明的

实践调研报告~



纳西印象:民族特质与包容底蕴

       在丽江街头走访,无论是本地的纳西族人,

还是初到丽江的外国友人,

在谈及对丽江和纳西文化的印象时,

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两个词 —— 开放与包容。


点击查看视频


 纳西族,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民族,对自己的称谓丰富多样,常自称为 “纳西”“纳日”“纳罕” 。在这些称谓里“纳” 意为 “大”,“西”“日”“罕” 都代表 “人”,“纳西族” 便意为由众多人组成的民族。从这独特的族称中,似乎就能窥见纳西族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色。在这里,五湖四海的人们,天南海北的文化,汇聚一堂,吸收交融,共同构建出纳西族独特且丰富的文化内涵。


玉泉启明支队成员在丽江探访相关风物

积极调研纳西文化“开放包容”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成果吧


交融缘起——

01.

茶马古道与地缘人文


①茶马古道的商贸纽带:

丽江,地处滇川藏经济交流的核心区域,是茶马古道上至关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这条古老的商道,不仅运输着茶叶、马匹等物资,更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得以频繁交流,成为连接各地的文化桥梁。


②多元文化的交会之地:

丽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处于巴蜀文化、古滇文化、康藏文化三大文化区的结合部,同时也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与道教三教交汇的中心地带。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共同滋养着纳西族文化的发展。


③土司政策的积极推动:

历史上,纳西族的木氏土司推行积极开放的政策,主动与中原王朝交流互动,大力学习汉文化。这一举措为纳西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文化融合的进程。

木府风云——

02.

历史沉浮与建筑融合

1月12日上午,支队来到丽江古城的中心,木府。这里是电视剧《木府风云》的拍摄场地,更是古城如今的中轴起点。

木府于元代而起,明代获“木”姓而兴,清代“改土归流”而衰,更因1996年丽江大地震而满目疮痍。如今,在当地政府的努力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木府得以大规模重建,重现昔日辉煌,成为丽江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和文化名片。

走进木府,能看到风格各异的文化融合之美:中轴对称的布局、木结构体系以及龙纹斗拱等装饰,彰显着中原建筑的特色;坐西朝东、依山而建且不修围墙,免成 “困” 字的设计,则是纳西文化的独特体现;还有那手法细腻、线条优美的白族木石雕工艺,更为木府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扎染艺萃——

03.

纳白技艺的交相辉映

1月11日下午,支队成员们来到纳西小院体验古法扎染,并在之后调研纳西古法扎染和传统白族扎染的联系和区别。

在现代扎染发展中,纳西族和白族扎染相互融合借鉴。图案上,白族的花卉图案与纳西族的东巴文字、神兽图案以及双方几何图案相互搭配,创造新颖样式;色彩方面,纳西族深沉古朴色彩与白族鲜艳明亮色彩组合搭配,白族色彩渐变技法也融入纳西族扎染;工艺上,纳西族多层扎花与白族注重线条和对称的扎花结合,双方在浸染和后整理工艺上也相互借鉴,如纳西族植物汁液漂洗被白族采用,白族色彩渐变浸染被纳西族吸收,共同推动扎染艺术的创新发展。

白沙壁韵——

04.

三教汇聚的丹青妙笔

1月12日下午,支队的同学们前往白沙古镇街头采访和参观白沙壁画。

白沙壁画的题材融合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东巴教的元素。在艺术风格上,它既保留了汉族绘画的传统技法,又融入了藏族绘画的浓墨重彩,还展现出纳西族绘画的粗犷与浪漫,是多宗教文化艺术融合的杰出代表。


白沙壁画

合和之美——

05.

文旅传承与民族共荣

丽江市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将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互惠共生。纳西族文化的开放包容与此一脉相承。大量游客慕名前往丽江木府、白沙壁画、丽江古城等景点打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旅游收入为文化传承保护提供支持,实现了文旅深度融合。同时,这种开放包容促进了纳西族与汉族、白族、藏族等多民族的交流合作,增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纳西族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传播东巴文化,让纳西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下面是同学们的一些感想~

虽然学历史的时候了解过边疆土司制度,但是书上简要的描述并不足以让我详细感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一点点参观了木府遗址,逐步走进土司制度和纳西文化的世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存的纳西壁画,用矿物质颜料和金银宝石描绘佛像,让壁画得以保存至今。讲解员还细心地向我们介绍壁画中的不同菩萨,通过特征将各个菩萨辨认。壁画同时也体现了纳西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不仅仅是道教和佛教的融合,更是中原文化和纳西文化的融合。 

——李文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这次的扎染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我来自云南大理,扎染是大理白族的传统工艺,扎染也在丽江地区得到了一些转化,白族和纳西族的区域性交流正在逐步加强。木府则是给了我很新奇的体验,讲解员为我补充了很多细节的内容。包括云南发展的历史,大理国被覆灭的历史等,木府让我感受到汉族通过武力等方式和少数民族的一个融合。这两天的行程让我感受到的是一个融合,无论是少数民族之间还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融合似乎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陈昊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END  ——



排版 | 王宏伟  

文案 | 董子严 赵纪凯  

素材 | 玉泉启明实践支队

审核 | 苏彦兆  

微爱意

微信号:iexuanchuan

及时了解IE最新动态,方便获取各类活动信息

IE makes life better!

欢迎关注!

微爱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公众平台,关注校园资讯、时事新闻、创意生活。微爱意——为I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