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烛光|周在莹: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文摘   2024-12-05 20:05   北京  



“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系由清华学子自发提议组办,并由清华大学学生会承办,至今已举办9届。活动通过投票评选出同学们喜爱的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并展现更多触人心弦的师生故事,促进师生交流。


经过同学们的投票和评选小组的审查,最终周在莹老师被推选作为清华大学第十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校级提名候选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周在莹老师,了解属于她的故事。

教师简介

周在莹,女,汉族。2017年获统计学博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中国青年统计学家协会理事。2018年进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工作,现为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曾面向本科生开设《线性回归分析》、《实验设计和分析》、《统计计算与软件》、《非参数统计导论》等课程。曾参与工业工程系学生节“奇迹工厂”、“爱意特工”、“白日梦生产线”教师视频节目,担任致理书院大一新生导师、大二本科生导师。曾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教师”、“年度教学优秀奖”、“青教赛二等奖”、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教师课堂

周老师与同学们(左二)

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周老师以学生为核心,精心规划。接到教学任务后,她会先深入思考学生完成课程后应达到的知识深度、技能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她巧妙引入前言知识,使学生站在学科前沿,拓宽视野,激发探索欲。例如,讲解最新统计方法在前沿研究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学科动态。同时,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剖析,将抽象理论具象化,助力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用途,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在基础知识和技巧传授上,她系统梳理,耐心讲解,为学生筑牢根基。


考核环节,周老师创新采用学习档案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成长轨迹及知识掌握动态变化。她期望通过此举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持续积累和成长过程,每一份努力都能被看见,从而推动学生注重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

教学风格与理想课堂:

周老师教学风格活泼且亲和,在端庄儒雅中融入独特活力。她坚信教学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知识传递。


其理想课堂为 “百家争鸣” 之态,师生平等交流、热烈探讨知识。在这里,师生共同挖掘知识深度广度,学生思维、创新与表达能力得以充分锻炼。


此外,周老师还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深知课业负担影响知识钻研。她希望学生合理安排学业,有更多时间深入探究课程关键,实现深度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为未来发展奠基。



访谈记录

1

Q:您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


A:一方面是家里人包括我父亲都曾经做过教师,我也非常喜欢老师这样一个职业,非常喜欢分享知识,把自己懂的东西绘声绘色的讲给别人听,让别人觉得很有收获。


我以前念书的时候学高等代数,开始学得非常的痛苦,学习了各种各样花式的技巧在算行列式,不理解高等代数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矩阵。经过了很多年之后,有一次我在网上面看到了MIT的公开课,瞬间豁然开朗,原来所有的事情它是有motivation的。因此当时我就有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想做一个像Gilbert Strang那样的好老师,让学生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要学,知识的相关性在哪里。


前一阵子看到马斯克分享关于教育的一些感悟,比方说课程常常是先教大家这个是扳手,这个是剪刀,然后一门课说工具的使用是怎么样的,非常的枯燥。但是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建立关联性,比方说现在我要做一件事情,在这个事情中我需要用到剪刀,扳手而去学习工具的用法。我觉得很有感触,我非常希望能做到像Gilbert Strang先生那样子的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好老师。


另一方面就是非常希望能够关心爱护到学生,就像把老师比喻成园丁,我觉得这个比喻是非常贴切的,因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就是要呵护这些花苗,要给他适时的关心和爱护,所以这个职业我觉得是天底下最棒的职业。

2

Q:您还记得您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的经历吗?


A:第一次在清华登上讲台的经历是我在念博士生的时候,我记得是给梁恒老师做线性代数的助教,我们助教会给学生们上习题课。习题课其实不要求大家一定要出席,但我是把它当做这是我教的一门课来讲的,所以老师给我提供了讲义,我就会非常精心地准备,然后上课的时候就非常开心地跟大家分享。


我记得讲过了之后,学校的学习发展中心给我写了邮件,说我是最棒的线性代数助教,邀请我给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考前进行辅导等,还有其他的院系的辅导员找我专门给他们的学生做线性代数的辅导,让我特别有成就感,也建立了我的自信,特别棒的体验。

3

Q:您希望同学们从同学的课程中学到些什么呢?


A:每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特点,我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学到我们要研究哪些问题,怎么样去研究这些问题,更多的是我们底层的一些逻辑和哲学,就是我们的way of thinking,如何以一个统计学家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是更为重要的。

4


Q:您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


A:我理想中的课堂是那种百家争鸣,师生一起畅所欲言地谈天论地,一起探索知识。我觉得现在已经比较好了,至少我在课堂上面能够感受到大家能够特别积极主动地通过线上线下来参与课程,然后在线上的时候,我们的互动就非常感谢雨课堂了。


总之理想中的课堂就是大家可以互动,积极热烈地讨论,当然我如果再理想化一点的话,我希望同学们的课没有修那么多,或者说课业没有那么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问题,可以来投入课程,然后也不要那么多的实习等事情,能够到线下来。

5

Q:您认为您做过对学生或者说有意义或者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事情,有什么?


A:我觉得我的课程让一些统辅的学生最后从本科辅修统计学到转念统计学专业的PhD或者master,对他们的职业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说我对统计学的热爱成功地影响到了他们,让他们也转而投入到了统计学的研究当中,我觉得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就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一个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书的学生,还有一个在中科院念研究生的学生,他们结伴来看望我,跟我说他们之前是学材料学的,当时学的非常苦恼的,不明确未来的职业道路。但是在大二的时候接触到了统辅,然后决定转而开始学习统计,他们说我是统计学学科一个非常好的引路人。我觉得评价非常高,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周老师与同学们(第一排左一)

教师寄语

请铭记你们初入清华时的那份自豪与荣耀,永远不要因同辈的比较而动摇自信,更不要让GPA成为左右你们情绪与人生的枷锁。请始终相信自己拥有独特的光芒,用心去找到它并让它发扬光大!


清华园是你们人生旅途中一个宝贵的加油站。在这里,你们将领略知识的力量,感受思想的碰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让求知欲引领你们走向更加辽阔的学术境界吧!


愿你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让创新成为驱动你们前进的动力源泉。敢于质疑权威,善于独立思考,让批判性思维成为你们未来披荆斩棘的有力武器。


同时,作为清华人,请记得关注社会,担当责任,用你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贡献力量。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很感恩能见证你们的成长。记得,每一个数据点背后都可能蕴藏着深刻的真理,没有谁是多余的outlier!


最后,愿你们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始终保持初心,坚定信念,成为有担当、有智慧、有情怀的未来领袖。加油!


“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

全校投票环节已经开始

让我们一起为周在莹老师

送上祝福和支持!

并为周在莹老师投出自己的一票!

校级推荐教师投票通道

END


文案:赵瑞林 王崇旭

排版:赵瑞林

审核:苏彦兆 冯文璐

微爱意

微信号:iexuanchuan

及时了解IE最新动态,方便获取各类活动信息

IE makes life better!

欢迎关注!

微爱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公众平台,关注校园资讯、时事新闻、创意生活。微爱意——为I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