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social practice
格力电器(杭州)有限公司
“数智启杭”第一站——智慧家电的柔性制造
前言
格力产业园外景
1月13日下午,“数智启杭”支队成员与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智汇新质·笃实健行”社会认知实践团的同学们一同来到了格力电器杭州智能电器产业园,在格力电器(杭州)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王洪的带领下参观了产业园里的各个工厂,并在参观后进行了座谈交流。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行政厅,了解了格力在党建工作上的努力以及打造“红色制造业”的宏伟目标,深入认识了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企业理念。随后,在临时展厅中,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智能产业园的设计理念和规划布局,并实地参观了格力在日常生活家电领域的丰富产品,包括传统家电如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新兴产品如除湿机、空气能热水器和扫地机器人等。通过这些展品,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格力在家电领域的创新活力和领先地位。
支队员参观党建驿站
支队员参观临时展厅
同学们随后参观了注塑工厂,在这里,王洪主任向我们介绍,注塑工厂现已达到较高水平的无人化和智能化。工厂通过人机工程分析优化了机器监护模式,从而实现了从过去的一人一机到如今一人可监控多台机器的转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王洪主任还详细说明了注塑工厂设计中融入的人因工程学知识。由于注塑作业涉及高温,通过对厂房区域的合理规划,使得工人们能够在远离注塑热源并享有空调的环境中作业,从而显著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
支队员在注塑工厂听王洪主任的讲解
在两器工厂,王洪主任向同学们阐述了关于企业数字化的见解。他强调,企业不会盲目追求智能化,而是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全面考虑并权衡智能化改造的利弊后作出决策。同时,他鼓励同学们将智能化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深入探究,为不同企业未来的智能化发展探索更多可能性。王洪主任还分享了企业产线从功能式布局转变为流程式布局的改进过程,通过对比,他指出了流程式布局的诸多优势,并强调,只有不断进行优化改进的企业,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企业。
支队员参观两器工厂
在总装工厂,王洪主任详细解释了自动化实施中的“因物置宜”原则,在空调外机的组装过程中,由于外壳部分的操作空间较为宽敞,操作难度相对较低,因此适合采用机械手进行操作;而内置机械的安装则涉及更多细节,操作空间狭小,自动化改造的成本较高,且难以达到所需的精度。通过这个实例,王洪主任传达了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应该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企业运营,在引入新技术之前,必须充分考量成本和便利性,避免仅仅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在生产线的现场,王洪主任还向我们介绍了生产线节拍的应用,并讲解了如何通过工序间的协调配合,如架空等措施,来满足产能需求。
此外,王洪主任还向我们展示了格力的多元化发展。他说明格力并不仅仅局限于空调和家电的生产,而是正在向家电领域的上下游产业延伸,涉足压缩机、芯片、机械臂等领域。工厂中使用的运输车和机械臂等,都是格力自主研发的成果。
支队员参观总装工厂的生产线
支队员站在格力全家福的照片墙前
最后,同学们穿上了静电防护服,前往控制器工厂进行参观。在这里,王洪主任分享了他规划设计控制器工厂的一段真实经历:在工厂筹备初期,他曾考虑采用空中物流系统,这需要额外建造钢架结构,不仅会占用宝贵的用地空间,还可能导致空间布局变得固定,不易于未来的优化和改进。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决定采用地面机器运输车,使得整个生产线更加灵活,物流系统也能根据需求随时进行调整。通过这个案例,王洪主任向同学们传授了柔性规划的理念,并生动展示了物流系统在工厂生产中的关键作用:一个优秀的物流规划和分拣系统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王洪主任还谈到了人工智能在生产线中的应用。目前,人工智能已能用于视觉缺陷检测,例如判断焊板上的焊点是否正确。他展望未来,预见在智能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支队员参观控制器工厂
座谈会上冯毅宏部长介绍格力产业规划
参观结束后,支队成员们在会议室集合,与格力电器(杭州)有限公司的总经办主任王洪以及工艺设备部部长冯毅宏展开了深入的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冯部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杭州格力工厂智能制造规划的布局。他阐述了总体目标是遵循“五环五化”的理念,立足于制造的根基,打造智能化生产单元,并聚焦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这三个核心指标。冯部长提到,杭州格力的智能制造工厂在建设初期缺乏可参考的资料,因此只能依靠实践经验进行设计,并分享了在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六条宝贵经验。最后,冯部长详细介绍了工厂在智能制造规划的三个层面——物理架构层、数据集成层和决策应用层的建设情况,通过物流仓储平台和设备决策平台的建设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他还指出,杭州格力工厂在绿色化制造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利用大面积光伏面板发电和直流储电技术,大幅降低了能量损耗,致力于打造零碳工厂。
在冯部长的介绍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就柔性制造定制化、企业对研发工作的支持、工厂选址、大数据与大模型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洪主任和冯毅宏部长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并在解答过程中强调了几个关键点:企业运营必须考虑成本问题,许多新兴技术由于成本不经济和技术难度大,暂时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研发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格力在纵深领域的投入巨大,已达到原料级别,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经营应“以终为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技术应用的目标是解决现实问题。
此次参访格力工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工程经济学在实际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冯部长和王洪主任的讲解,我明白了在智能制造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追求技术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更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和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谢孟朔
在这次格力工厂的参访中,王洪主任提到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比例的选择困境让我印象深刻,自主研发虽然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但成本高昂且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而依赖外部技术则可能失去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然而,王洪主任提出的“企业出题,老师接题,学生解题”的模式,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获得技术解决方案,而高校则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教学和研究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这种模式无疑是一种创新的校企合作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在工程经济学视角下,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技术与经济的双重效益。这次的参访让我更加坚信,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我们可以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姜震
支队与企业领导合影
END
学问笃实·数智启杭,
探索产业前沿,
解读数字化转型,
我们在路上!
制作 | “数智启杭”宣传组
审核 | 苏彦兆 姜震 胡丹阳
微爱意
微信号:iexuanchuan
及时了解IE最新动态,方便获取各类活动信息
IE makes life better!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