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環境污染問題愈趨嚴重,香港現時正面臨嚴峻的垃圾圍城困境。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2022年棄置於本港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高達574萬公噸,每日平均量多達15,725公噸,當中7成全屬人為活動棄置產生;以全港700多萬人計算,每日每人平均棄置1.5公斤垃圾,數字驚人。由於堆填區已趨飽和,2035年亦將關閉停運,未來6年僅兩座焚化爐投入運作,但焚燒處置量遠遠趕不上都市發展的垃圾增量。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有必要研究加快興建第三座焚化爐,並且研究與內地鄰近城市政府、企業商議合作,跨境利用內地先進的焚化廠,轉廢為能,循環製造,推動環保綠色灣區新發展。與此同時,當局亦要同步加大廢物回收政策與設施的力度,增加更多站點與宣傳,鼓勵全民參與源頭減廢,多管齊下推廣綠色生活。特區政府自回歸以來,開始重視推行環保政策,20多年來推出多項措施與建設,既有得亦有失,近期環保走塑,初見成效,但醞釀多時的垃圾徵費,卻在爭議聲中暫緩擱置;源頭減廢,裹足不前,建成綠色國際大都會的長遠願景,似乎仍然面對重重挑戰。固體垃圾廢物是香港當前最主要亦最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根據環保署研究及統計數據顯示,全港棄置的固體廢物量相當驚人。該署出版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2年的統計數字」指出,本港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多達574萬公噸,每日平均量就有15,725公噸,其中7成約11,128公噸來自社區,包括家居廢物及工商業廢物。而這些都市固體廢物則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廚餘,有3,302公噸(佔30%);另一是塑膠廢料,有2,369公噸(佔21%)。從上述數字反映,不論是工商經濟企業營運,以至市民的日常生活,全港每日都在大量製造及棄置固體廢物。面對海量的垃圾,香港一直以來的解決方法就是運往堆填區堆廢。最高峰時期,香港一度有13個堆填區,但因應城市發展、土地需求及堆填區釋放廢氣臭味等種種原因,政府已於1996年關閉大部分堆填區,並策略性整合為三個堆填區:屯門的新界西堆填區、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以及將軍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以集中處理廢物堆填。然而,堆填廢物在降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堆填氣體,有機會釋放毒素、污水及沼氣,令堆填區土地需要耗費漫長的30年時間才能修復,大大損耗香港珍缺的土地資源,因而更新、更有效、更環保的固廢處理方式,才更為適合綠色香港。現時全世界包括內地很多城市,早已採用焚化形式處理垃圾,一來可將固體廢物9成的體積重量焚化殆盡,而燃燒過程的火力運作亦同時產生電力,轉廢為能,一舉兩得。香港十多年前已計劃興建焚化爐,但因建爐位置,以及擔心燃燒產生二噁英影響健康等,爭議聲不斷,令「焚化爐」一直處於後備方案狀態。直至2015年,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政府的撥款申請,在石鼓洲興建香港首座焚化爐I·PARK1,經歷十年時間,I·PARK1預計明年投入運作,屆時每日可處理廢物僅約3,000公噸 。政府近期雖已啟動在屯門興建I·PARK 2的規劃,但預計竣工期遠至2030年,要6年後才有兩座焚化爐同時運作,預計每日合共可處理的垃圾量亦僅為9,000公噸。對比現時每日的垃圾量超過1.5萬公噸,再加上未來北部都會區的人口及工商業發展,6年後這兩座焚化爐根本不足以應付將來巨大增量的垃圾。因應技術發展,焚化設備必須不斷升級更新,過去大眾擔心的焚燒污染等問題,相信已大大改善,而先進的焚化廠在處理廢氣、垃圾、爐底灰燼等,都有嚴格的控制與監管技術,政府當務之急應考慮同步啟動研究興建第三座焚化爐,提早規劃諮詢及處理選址問題,並且評估興建與投入運作的時間表。香港境內興建焚化爐需要一定時間,特區政府可同時研究在融入國家大灣區發展中,探討跨境合作處理廢物的可行性,推動發展「大灣區廢物資源一體化」的新概念。近年,內地城市積極興建焚化廠,相關基建技術與設備比香港走得更前、更先進,「十四五」規劃期間,廣東省已規劃建設30座焚燒處理設施,目前已建成17座,現時有4座正在興建中。而毗鄰香港的深圳市就擁有8座焚化設施,廣州市和東莞市各有7座。全廣東省現有生活垃圾焚燒佔比已達81%,10個城市基本實現日常生活垃圾「零堆填」目標。不過,大量的焚化廠同時令內地出現焚化設施「產能過剩」的問題,現時廣東省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是垃圾量的1.2倍。內地大力發展焚化廠出現產能剩餘問題,卻為香港帶來機會。香港有關當局可以研究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探討合作,能否善加利用內地過剩的焚燒產能,協助處置香港固體廢物。但需要留意的是,「大灣區廢物資源一體化」,並非單純將垃圾運往內地,而是要建構一個全方位整體的綠色環保合作鏈,聯合各相關政府部門與企業,從垃圾焚燒處置、產能發電、廢物回收、垃圾分類、循環製造等各個環節,雙方聯動合作,共同打造出一個無廢灣區。然而,垃圾量倘若只增不減,再多的爐,都會有用盡的一天,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必然是推動「源頭減廢」,提升市民環保回收意識,從根本上減少垃圾產生。現時全港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僅32%,打從2015年實施「綠在區區」以來,部分回收點因遠離民居,流動站服務時間欠缺彈性,鄉郊地區更少回收站點,凡此種種原因,都大大削減市民的環保積極性。當下,特區政府除了要向全社會加強推廣宣傳外,還要針對性解決問題,包括增加回收配套,便利民眾,並要在餐飲業處所密集的區域,裝設更多廚餘回收設施,協助業界完善運送和處理廚餘。「垃圾圍城」危機已迫在眉睫,加快建設焚化新設施,轉廢為能,推動全社會源頭減廢,才是開啟香港綠色生活新篇章、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作者劉業強為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本文圖片來自星島、香港01、Facebook、環保署及深圳龍崗能源生態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