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族都有各自的坚持与信念,我们一出生便在这样的氛围底下熏陶,自然熟悉到对它视而不见,可是它却是牵引我们快乐与痛苦的力量。例如有的家族认为要有成就是最重要的,没有成就的成员就会有种次等的感觉。有的家族经历过重大生离死别,所以有种要随时防范意外的信念。
我们耳濡目染地活在信念当中,可能是从小的经验或伤害后,潜意识就会自动做出一些认定,这些认定就成为信念,然后就用这些信念不知不觉地、理所当然地在看待事情。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信念经常是不知不觉的。
可以这样理解信念:我们潜在地理所当然的认为。
例如,假如你是女生,从小妈妈就对弟弟比较好,可能你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自己没价值。形成了这样的认定,终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带着这个信念。在我们的生命经历当中,会透过这些解读经验,然后,我们看待事情的时候,就会从这些认定去看,甚至选择性地注意。也就是从我们的信念当中去看我们想看的、听我们想听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越不想看的、越排斥的,就越容易去注意到,这也可以说是信念的一种运作方式。我们可能遇到 99 件事情我们都没注意到,但是就会注意到那个自己最过不去、最在意的一件事,因为信念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解读和认为。
经验和信念会互相验证
因为我们只会看到、注意到我们最过不去、最在意的事情,然后注意到的事情,又再次验证自己的信念。延续上面的例子,那个女生于是带着「我不够好」的信念,为了摆脱这个不够好的信念,她可能会非常努力。然而,可能做了 99 件事都很成功,唯独可能一件事出了差错被他人质疑,她的不够好的信念又会被勾到,使她只会注意到没做好这一件事,然后,她就会感觉到是再次验证自己的不够好。
我们终其一生都被这些深层的信念牵引而不自知,也就看不到让我们苦恼的原因并非外在事件,而是这些认为。举几个常见的家族信念:
01
愧疚感的信念
如果家族以前曾经对他人造成重大伤害,祖先们可能会产生愧疚感。而这些愧疚感就会产生这些信念:我不可以好、我不值得过好日子、我没资格 XXX、我要赎罪……。愧疚感就会用各种方式表现,例如:一直捐钱、一直想去照顾别人(或动物)、一直想牺牲、让自己不顺利或者让自己生病…诸如此类。我们也可以来检视看看,自己有没有带着这些信念?
为什么觉知和清理这么重要呢?如果这些能量没有被觉知而清理,那么这些信念的能量就会一直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02
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也是社会上常见的现象。我们可以来思考看看,为什么家族需要重男轻女?是不是家族也有一个信念,才会认为男生比较重要?是不是家族有一种恐惧或是匮乏的信念?例如,觉得养女生最后要嫁出去别人家,所以是白花钱。从这种匮乏的信念当中,才生出重男轻女的信念或作为。
身在其中的女生会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一出生就带着伤害:我是不被期待的、我是有问题的、我是不够好的、我是不重要的。甚至会产生世界是不公平的信念,因为哥哥弟弟有的,她没有。然后,可能会产生努力证明自己的反应,来证明自己够好。这些都是在受苦的循环里面打转。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家族里面,男生会不会受影响呢?因为妈妈有这种信念,儿子一定也会收到这种信念。所以,重男轻女不是对女生才有影响。
无论是在重男轻女的家族或者家族长辈里有童养媳的经历,都很容易感受到孤立无援的孤单感,然后又会要求自己要自立自强。解决之道不在于去思考到底要依靠或不要依靠,而是去清理、释放这个孤立无援的感觉;以及,在家族能量场上与父母连结。
03
养女的信念
家族中的女性被送当养女的可能会有这样的信念:我家人不要我了、我被遗弃了、我没有归属,我需要很努力、很认真才能换取我的生活、才能被接纳、我需要看人脸色。这些信念不会只在这位养女本人,因为家族的心灵是共通的整体。
有位女老师看到学生要转学离开,就哭得非常难受,好像是要经历重大的生离死别。她也害怕遇到需要分组的状况,因为担心分不到组,害怕没有归属的感觉。排队等待的过程中,先生暂时离开去买别的东西,她就会非常生气,觉得自己被丢下了。
看看这些实例,是不是背后其实都是上面的这些信念。但是,这位老师本身并不是养女,是她的母亲是养女,而她承接到这些能量。
那么,要是有很多的负面信念怎么办呢?有时候不需要一个一个去清理、释放,当我们在能量场上跟父母连结的时候,爱就会出来,那些信念就会一个一个自动瓦解与消融,苦难就会融化。
邀请你一起来看电影《流水落花》~短暂交会,淡淡轻愁
一个完整的家,需要的是紧密相连的血缘,还是爱与陪伴?
三年前幼子因心脏问题离开的陈天美与何彬夫妻,因困窘的经济状况与空虚的母爱,让天美决定成为寄养家庭,重拾做母亲的心愿,并填补内心的空洞,与七个有着不同成长背景、个性的孩子,彼此陪伴共度一段岁月。
PART 01
活动时间:
2024年3月26日(周二)14:00——16:30
活动人数:50人
活动地点:团结里13号楼一楼心理中心105室
PART 04
活动流程:
1.观影
2.小组交流讨论
3.分享心得
心理咨询13年+、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关注: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自杀干预、情绪情感、个人成长、创伤、家庭教育、学习与专注力提升。
PART 05
报名时间:3月21日—23日
编辑 | 王金玉
排版 | 胡 佳
封面 | 邓槟先
审核 | 杜梦霞 葛宾 王金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