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之声丨科技与人文结合,提升科普传播力

科技   2025-01-11 13:22   北京  

2025年的跨年夜热闹非凡,众多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推出了跨年晚会,娱乐明星纷纷上阵,欢歌笑语。跟各路跨年晚会不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合作,邀请了一群科教领域的“明星”科学家,播出了一场“魔性”十足的节目——《2025科学跨年之夜》。

之所以说它“魔性”,是有人当场就获得了用意念控制别人身体和在屏幕上打字的能力;还有人用一只空纸箱,在相隔很远的距离打翻了一座纸杯塔。更让人兴奋的是,这些不是掩人耳目的魔术,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现实。

从场上观众的激动神情中可以看出,这一刻,科学技术里晦涩难懂的脑机接口技术、空气动力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心有灵犀”“隔空打牛”的向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好奇心与求知欲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萌发。

这为科普工作带来了一条重要启示:科技元素与人文元素的结合,可以有效提升科普的公众接受度和传播力。

统观整场科学跨年晚会,科技元素与人文元素的结合无处不在。节目中没有公式、没有定理,却处处是科技、处处有知识。例如,朱松纯教授的 “有‘心’的机器人”演讲谈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的关系,让人们思考科技与人类的未来相处模式;刘慈欣从科幻作家的视角展望人类未来,将科学幻想与对人类命运、未来发展的思考相联系;刘敦一研究员的“逐梦苍穹探月球”演讲在讲月球探测奥秘的同时,谈到了人类对宇宙的浪漫情怀。

其实,科技元素与人文元素的结合对于提高科普公众接受度和传播力的作用,已经在2024年的不少科普活动中得到实践和验证。各地科协、科普场馆都在积极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其中,将科技元素与人文元素融合以实现“科普+文化”的探索得到了较好的反馈。

一些科普活动尝试着用科技的视角看人文。例如,中国科学技术馆携手中国煤矿文工团筹备了我国首部科普沉浸式舞台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以天关客星和蟹状星云的关系为引子,以古今大科学装置为载体,通过北宋科学家与当今科技工作者跨时空交流,展现华夏文明特质和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上,北京市科协推出了“漫步中轴,大美科技”等20条科普主题路线,从北京中轴线、饮食非遗技艺等文化元素中寻找科技元素并加以展现。

还有一些科普活动尝试着从人文的视角看科技。例如,在“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系列活动中,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科协等机构联手,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摩尔根的《基因论》、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与音乐、歌剧、名画作相结合,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北京科学传播大赛上,原创校园京剧《少年梦》将京剧与科学结合,中国古动物馆的恐龙五宝系列文创捏捏乐把科学知识变成可以随身携带的工艺品,舞蹈《星梦》将小朋友们脑中的奇思妙想用艺术呈现出来。

无论是哪种结合方式,这些尝试都最终将科普活动带向了成功。《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演出10天内观看人次超过1.5万;北京科学嘉年华线上线下参与科普活动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得到了公众的热情反馈;北京科学传播大赛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些年来,让科普活动“叫好又叫座”,是广大科普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方向。

经过实践探索,这条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人文元素成功融合了科技成果中抽象的规律、复杂的工具、数不清的公式术语,为其增添了温情、感性、热忱的元素。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科技与人文本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科技重视理性、事实与规律,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也催生出了许多新的文化产业和业态。人文关注价值、信仰与幸福,它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源源不断地为科技提供创新的灵感。由此可见,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既符合两者发展本身的发展规律,也将是未来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科技与人文更深入的融合过程中,科普工作者的创造力至关重要。未来,如何持续挖掘出更多富有创意的结合点,如何让科技的力量以更温暖、更亲近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如何使每一场科普都既有诗意远方又有生活日常,成为值得每一位科普工作者深入探索的课题。我们期待着有一天,科普事业能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中寻找到更强劲的内生动力,与科技创新一起振翅高飞。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北京科协
——根植首都地区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察和科学叙事。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