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s note/
政治学评介专访了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系助理教授王振宇老师,王老师就他与合作者李桃、Rodrigo Praino发表在The Leadership Quarterly上的文章Is there a Prototype Leader Look? Evidence from the Photos of Chinese Local Leaders进行了分享。本篇推文截取整理了访谈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王老师对文章的介绍;第二部分王老师分享了选题历程、AI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挑战;第三部分围绕学科交叉,王老师分享了学科交叉对研究的助力、对选题的启发以及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所需要的策略;第四部分是关于对文科“倒闭潮”的看法,以及王老师对青年学生的建议。访谈的完整内容欢迎收听播客。
嘉宾介绍
王振宇,2022年至今任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访问学者。求学经历横跨电子信息/计算机、经济学、公共行政管理三个学科。研究兴趣包括中国政治、社会政策、公共治理、制度与不平等。研究成果在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Asian Politics & Policy, 《财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
个人网站:https://zhenyum.wang/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
访谈节选
✦
第一部分
文章风采:从外形到领导力的跨学科探秘
✦
问题1
✦
政治学评介:
王老师与合作者李桃、Rodrigo Praino去年发表在The Leadership Quarterly上的新作Is there a Prototype Leader Look? Evidence from the Photos of Chinese Local Leaders,政治学评介非常荣幸在此前编译了中文提炼版,并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起了一个简洁贴切又有趣的中文标题“什么相貌好当官?来自中国地方官员照片实验的证据”,受到了广大学友的喜爱与支持。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作者本人为我们介绍这篇文章的详细内容,相信在王老师的分享之下我们一定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让我们欢迎王老师!
王振宇:
第二部分
方法精妙:选题历程与技术赋能的深度探索
✦
问题1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
问题2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
问题2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第三部分
学科交汇:以多元视角焕发研究魅力
✦
问题1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
问题2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第四部分
头冷心热:浪潮冲击下的信念与选择
✦
问题1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
问题2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
问题3
✦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
问题4
✦
政治学评介:
所以王老师的劝退主要是从博士未来的前景,现在的职业环境来劝退的。王老师您之前做过软件工程师,现在是高校老师,刚刚您也提到高校老师压力非常大。您觉得这两个职业之间的压力差别在哪里呢?
王振宇:
可能压力的来源不一样。高校教师面临的更多是一些不确定性的压力,因为有太多的因素都是在你的掌控以外的,比如学术发表。学术发表是一项高度不确定的工作,包括审稿的过程、什么时候能够被接收,所以这种压力可能来自是一种情绪上的一种焦灼。在业界,比如说做软件,有的时候就是严格的996。在高校基本上时间还是比较自由,再说压力大,跟一些业界的人比起来,那种强度还是有点差距,但高校是心理上的压力很大。
因为学术发表这条路不确定性太高,获得正反馈的时间太长了。一般一线的业界,正反馈的路径是很短的。可能一个工作,几天几个月,就能得到一个很明确的反馈,我可以从这种正反馈积累情绪上的健康,但是高校这种正反馈时间太漫长,挺折磨人的。
政治学评介:
王振宇:
感谢王振宇老师的分享和对政治学评介的支持,祝王老师学术长青!
采编 | 李子荣、金易
播客剪辑 | 金易
推文排版 | 李子荣
审核 | 王振宇、金易
本平台分享的任何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旨在方便大家了解学界动态,在学术层面学习与批判。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参考,勿作他用,特此声明。(如需转载或进入微信交流群,请联系“政治学评介”公众号,或者添加政评君官方微信,ID:Z-Pjun)投稿、建议以及加入我们,请联系邮箱:zhengzhixuepingjie@126.com。
也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官方QQ群
QQ群号:915733478
微博:政治学评介
公众号:政治学评介
哔哩哔哩:政治学评介
✦
✦
力争给你专业、前沿、开阔的政治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