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
热点关注
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于东风着陆场,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目前已经乘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源自红星新闻
今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随后,神舟十八号与火箭成功分离,精准进入预定轨道。4月26日,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长达半年的太空任务中,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肩负重任,完成了多项关键工作。
他们按计划开展科学实验及实验装置维护,完成了空间站内环境监测、医疗救护在轨训练等任务。
在此期间,航天员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成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
航天员还高效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和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并先后对舱内外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
此外,他们悉心照料“太空菜园”,并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度过中秋节和国庆节。
在太空驻留的日子里,航天员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丰富经验。
绕地5圈快返方案,7.5小时进入返回程序
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迅速启动快速返回方案,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约5圈,仅用时约7.5小时便进入返回程序。
整个返回着陆过程包括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四个阶段,耗时约50分钟。
神舟十八号返回过程中有四次落点预报,第一次在轨道舱分离后、组合体惯性滑行时进行,初步测算落点。
第二次在推反分离后,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导致返回舱状态变化,需重新计算落点。
第三次在主降落伞打开后,返回舱减速,再次测算落点。
最后一次在落地前,此时返回舱运动状态基本稳定,确认最终落点位置。
着陆现场亮如白昼
神舟十八号预计于凌晨抵达东风着陆场,此时室外温度低至零下,暗夜低温给搜救和回收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为有效应对暗夜低温,着陆场做了充分准备。东风着陆场筹措了4型18套照明器材,工作人员在设备上加装大功率搜索探照大灯、红外光学吊舱,还配备了双目夜视仪和四目夜视仪,使着陆现场工作如白天一样自如开展。
面对寒冷天气,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准备睡袋、盖毯等御寒物资,并对医监医保车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在低温条件下也能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航天员安全抵京:恢复需要半年
航天员恢复工作分三个阶段,秉持一人一策原则。
第一阶段为隔离恢复阶段,约3-4周,主要消除飞行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促进基本功能恢复。由于在太空长期处于失重环境,航天员的身体会出现体液头向转移、骨骼肌萎缩和骨钙质流失等变化。隔离恢复阶段会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采用一些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帮助航天员尽快适应地球重力。
第二阶段为疗养恢复阶段,用时约一个月,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航天员身心全面恢复。航天员们会在专门的疗养场所休养,享受精心准备的膳食和丰富娱乐活动,缓解太空任务压力。
第三阶段为恢复观察阶段,用时约4个月,航天员将陆续开展各类训练。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恢复,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已有很大改善。此时他们会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为转入正常任务训练做准备。
约半年恢复后航天员将转入正常任务训练,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