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利空,A股竟然连续“调整”了3个交易日,并且横跨2024和2025年。这让很多人都费解。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有重大突破,在岸人民币汇率终于跌破7.3重要关口,打破了此前10个交易日塑造的“铁底”,市场可能要重新调整人民币汇率预期。
一、没有利空,股市为何“调整”?
1月3日,A股又没坚持住,沪指跌1.57%,深成指跌1.89%,创业板指跌2.16%,连续3个交易日超4000只个股下跌,逾百股跌停,只有贵金属板块一枝独秀。
问题是,没有利空消息,A股为何“调整”呢?
我们先看一下昨天证监会辟谣的信息,其实这些谣言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
1、“在1月15日之前释放全部利空”,这个谣言背后什么逻辑呢?应对美国新内阁。
1月20日,美国新内阁就要上台了,美国正式换了一批人来管,因此各种政策都会重新考量。
这个谣言的背后,其实是对美国新内阁的担忧。
美国新内阁上台,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会影响全球局势,但是我们的市场可能过度反应了这个消息。
大家看一个消息吧:12月27日,特朗普请求法院暂停TikTok强制出售令,要知道他在第一个任期末尾签署了封禁TikTok的行政命令啊。
如今他的态度发生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大家认真体会一下,是不是有些变化。
总之一句话,美国新内阁上台,我们遇到的情况可能比预期的要好。
2、“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这个谣言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看不懂,甚至觉得有点儿莫名其妙,跟事实也截然相反。
保险公司投资公募基金,目的是什么?肯定是赚取高额收益啊。
最近几个月,10年期国债利率一直下降,今天都跌破1.60关口,最低跌到1.58%了。
但是险资的成本还高达2.5-2.8%,这种收益率倒挂肯定会逼险企想方设法的提高资产的收益率啊,所以他们才投资公募基金,间接的投资股市。
这不仅符合逻辑,也符合现实。
12月18日,中国平安增持建设银行港股6770.305万股,每股作价6.3055港元,总金额约为4.27亿港元。12月27日,增持邮储银行1500万股,每股作价4.4922港元,总金额为6738.3万港元。
2024年最后一天,平安人寿发布公告,它委托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工商银行H股股票,由于一直买买买,结果不小心举牌了工商银行,持有工行H股的比例超过了15%。
2024年内,共有8家险企出手增持了18家公司,触发A股和H股举牌线的次数高达20次,成为2021年以来的高峰。其中,上市公司H股获增持的比例更高。
这些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涵盖能源、环保、交通、金融等行业,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股息率高。比如,工行H股股息率,就高达6.44%,远高于10年期限国债利率。
也就是说,现在险企的目标就一个:追逐高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险企没有理由大额赎回公募基金啊?这个逻辑是什么呢?
2024年结束了,2025年开始了,各地开始准备发行地方债了。
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多省公布了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初步拟发行规模合计已超5000亿元。
大家对这些数字没有概念,只看新闻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先看一下2024年的情况:
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累计发行7.7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4.0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3.7万元。
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共发行1.57万亿元,同比下降25.40%,为近三年最低水平;其中,一般债发行0.50万亿元、同比下降14.81%,专项债发行1.07万亿元、同比下降29.52%。
2025年跟2024年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1、2024年11月份出台了化债计划,所以说,2025年地方债发现规模将大幅超过2024年。
2、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受限,但是2024年情况变了,没有什么限制,各省都可以发,而且是“自审自发”。
什么意思呢?市场预期,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将远超以往。
大家都知道一个市场现象:债市和股市的跷跷板效应,意思是资金在股市和债市之间流动,造成此起彼伏的现象。
所以,第二个谣言背后的逻辑是,险企腾出资金来确保地方债成功发行,市场担心流动性被抽走。
二、人民币汇率重大突破!
1月3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首次跌破7.3,盘中最低触及7.3174,自2023年以来首次跌破7.3。
下图是wind上USDCNY的报价:
看了一下东财的报价,在岸人民币汇率也突破了7.3:
这个信号意义多强呢?看图:
此外10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汇率都被牢牢的“精准调控”在7.30以下,最高就是7.2999。
大家其实心里已经对调控目标有了猜测,并且形成了强烈的预期了,市场预期也在自我强化。
今天,人民币汇率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跌破了7.3。
市场可能要重新调整预期了。
人民币贬值压力来源在哪里?主要是市场因素。
1、美元指数强势。
近期美元指数狂飙,都涨到2022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了,人民币汇率自然有贬值压力。
2、离岸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差距越来越大,几乎达到了7月份以来最大水平。
离岸人民币汇率一直贬值,一直朝上走,人民币中间价一直维持强势,一直往下拉。
这说明,人民币贬值压力其实挺大的。
3、我们再看一个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跟市场“估算”出来的中间价之差。
我们知道,人民币中间价,是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的“指导价”。
人民币中间价的报价有一个计算公式,跟美元指数,以及收盘后人民币走势有关,但是后面引入了一个逆周期调节因子,这个计算公式就成了一个“黑匣子”。
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根据之前人民币中间价历史走势,来框定一些参数,从而预测未来的中间价。
现在这个预测的差值,跟公布的中间价差值,已经达到了7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这说明什么?逆周期因子发力的力量越来越大了。
这都说明一个问题:人民币贬值压力越来越大,监管稳人民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再往下追问,大家其实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都有预期,比如汇率贬值以应对贸易摩擦等等。
其实,对于,在岸人民币汇率,我现在严重怀疑,我们常看的在岸人民币汇率报价软件的数据都“失真”了。
国内软件的报价和国外软件的报价,不一样。同样的东西,报价不一样,非常奇怪。
内外软件上对CNY的报价不一致,我早就发现了,我们在12月20日的文章《央妈“硬控”人民币汇率24小时?》中就提了。
但是当时是第一次出现这个问题,我们还不确定报价的不一致,是不是技术性因素导致的,比如数据抓取的时候出现了bug等等。
但是1月2日仔细对比以后,发现国内外软件报价,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日K线图上,除今天(1月2日)以外,investing的报价跟国内软件的报价一样,USDCNY都是没突破7.30,也是K线像麻将一样排一排。
但是今天(1月2日)的日K线,USDCNY的最低报价跌破了7.30,一度跌至7.3392。
这是1月2日investing上的行情,我们再看一下今天(1月3日)investing上的行情:
没有长长的上引线,没有7.3392的报价,一切又回到了国内行情软件的报价。
2、分时图上看,investing和国内软件报价不一致,不是一直的现象,而是从2024年12月19日以来才不一致的。
自12月19日以来,USDCNY就跌破了7.30关口,最低7.3654。
而且从K线图看,也是高高低低,也不像出现了BUG一样。
更重要的是,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下午5点,离岸人民币突然跌至7.37时,在岸人民币汇率也突然跌至7.3654,符合逻辑,也符合一般规律。
所以,我们猜测,investing的实时报价是准的,不是出现了技术性bug,国内软件的报价都失真了。
但是investing上日K线的数据还是连接的其他报价,导致实时行情报价和单日的报价不一致,于是出现了麻将块一样排列的日K线图。
现在不用纠结了,在国内软件上,在岸人民币汇率也有了重大突破:跌破7.3。
这才是开年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就跌破了7.3的重要关口,接下来会到哪里呢?
欢迎加个人微信cjshicha(财经时差)交流,点击下面关注我们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