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中相遇
在文化中成长
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成果展
暨汉语课程结业仪式
„Wie nützlich ist es dann und wann,
wenn man `ne fremde Sprache kann...!“
- Heinz Erhardt
“无论何时,
会一门外文总是如此受用……!”
——海因茨·埃尔哈特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作为享誉国内外的青少年国际交流平台,长期以来积极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致力于推动青少年的国际化多元交流。学校不仅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融通中外的优秀青年,助力他们走向世界,同时也热情接待来自海外友好学校的交换生,让他们在杭州学习生活,深入学习汉语,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培养对中国的深厚情感。
经过多次的短期交流活动后,本学期伊始,来自德国友好学校汉堡Christianeum高级文理中学的十六名交换生与绿城育华的师生共同开启了一段学习汉语的旅程。时光荏苒,如《诗经》所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三个月的交流生活转瞬即逝,离别的时刻悄然而至。12月19日,在交换生即将启程回国之际,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德语班的师生与这些德国交换生共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成果展暨汉语课程结业仪式》。
一季辛勤,一场欢欣
本次活动不仅是我校德语班同学一年一度的年终文艺盛会,也是汉堡Christianeum高级文理中学交换生与我校德语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合唱课与话剧课的成果展示。
“西湖的水,我的泪”,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江南,而江南的人文精华则以苏杭为最。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半凝聚在西湖的碧波之中。《白蛇传》作为西湖的文化象征,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海外也广为人知。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汉堡交换生与我校亚琛班同学携手合作,精心排练了短话剧《新白娘子传奇》与《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德学生以神话传说为蓝本,自编自导,表演流畅而风趣,赢得了全场的欢笑与掌声。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音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意志音乐则是西方音乐的巅峰之一。在此次交流成果展上,中德学生共同演绎了《Stern über Bethlehem》、《Irgendwo auf der Welt》、《grün, grün, grün》以及《我和你》等合唱曲目,全场观众齐声合唱,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硕果累累,厚谊绵绵
育华学子不仅能诵诗,更能作诗。在今年年初德国海外教育司(ZfA)举办的《诗韵德意志》2025年诗歌日历征稿活动中,绿城育华学校德语班多名同学的诗歌和插画作品入选,德国教师von den Hoff女士在活动上为他们颁发了奖品。
我校为交换生开设的汉语课程成果显著,汉堡交换生在完成三个月的课程学习后通过了汉语等级考试。范里校长为每一位同学颁发了等级证书。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具备充足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与经验。此次汉堡交换生来我校开展一个完整学期的学习,我校教师以德语和英语授课,为他们开设了汉语、汉字、数学、地理、书法、国画、戏剧等课程,并为他们组织了汉语水平考试。期间汉堡Christianeum高级文理中学校长Julius Jung先生来我校访问、听课,对我校开设的课程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希望今后能持续开展此类交换项目,并邀请我校师生前往汉堡授课、学习。促成如此长期、大规模的交换生项目,无疑是绿城育华学校文化推介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学子拳拳,师长殷殷
Christianeum高级文理中学的同学们在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三个月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德方师生、绿城育华学校与接待家庭三方的沟通、合作与奉献。
接待家庭高三亚琛班蔡经天妈妈受邀发表感想:“三个月前,塞巴斯蒂安来到了我们家,不仅成为了我们家庭的一份子,也成为了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德国的文化魅力和风土人情。他的乐观、友善、勤奋和好奇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家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世界,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回顾过去的三个月,每一天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记录着塞巴斯蒂安的欢笑与成长。在这段时间,塞巴斯蒂安不仅在中文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更在生活中展现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学习中文的读与写,到中国特色食物的制作;从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到亲手体验中国的点茶陶艺;从打卡秀美的江南风景,到品尝各地的美食小吃。他亲身体验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我想,这段经历对于塞巴斯蒂安来说,同样是一次深刻而难忘的文化之旅。你不仅在这里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和家的温暖。我们相信你带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和美食的记忆,更是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汉堡Christianeum文理中学学生Antonia发言:“我在这里体验到了和德国不一样的学校生活。我在课堂上学习了中国的人文和地理。我们上了很多汉语课,也和中国的同学在一起上了不少德语课。我们互相帮助,学习外语,增进了解,共度时光。住校的生活也别有滋味。每次周末去住家时我都充满期待。我和住家伙伴会在杭州到处做些好玩的事情。文化节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参加了运动会,还在跳蚤市场上摆了摊。在中国的回忆美好而丰富,我们会想念杭州的。”
汉堡Christianeum文理中学交换生领队柴明老师致辞:“三个月过去,我都觉得自己在杭州生根了。我带学生来中国,是想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中文在德国的中学还是一门十分小众的科目,在我们学校都快断根了。我觉得这样不行,于是我出面去招揽学生选课来中国学习中文。就这样,我把这个班的同学带到杭州来了。我已经七十二岁,但是我主动接过了这项任务。感谢杭州,感谢绿城育华学校的接待和授课!”
绿城育华学校高中部范里校长总结致辞:“同学们用汉语和德语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这是我们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与德国汉堡Christianeum文理中学开展的首次交换生活动。该项目规格正式,受到汉堡市政府的支持。特别感谢接待家庭三个月间风雨无阻的付出,也感谢各位老师和德方领队柴老师的辛勤劳动。这一次接待如有不周之处,我们会在下一次改进。我校将与汉堡Christianeum文理中学长期开展交换生项目。这一次汉堡的同学来我校,不久后我校也将派出学生去汉堡。汉堡的同学明日一早将启程回国,你们将来或许还会继续学习汉语,我们的同学也会把德语学好。你们是中德两国交流的桥梁,任重而道远!”
华夏民族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晚明时期,德意志地区传教士汤若望来华,与名臣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将西方学术引入中国,并结合太阳历与太阴历,取长补短,为中国制定节气与新历法,成为沿用至今的农历。汤氏死后不愿归葬德国,执意留根在中国。彼时德意志地区经历了惨烈的三十年战争,中国也正在遭受天灾人祸与内忧外患带来的无尽苦难。两个民族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奈何天涯阻绝,相顾不及。
此时此刻,在两国青少年的文化来往中,这两个遥隔万里的民族自明朝以来数百年间的情感纽带得到了维系与加强。中国与德国始终相互欣赏,互利合作,未来将在一张张青涩的面容中展开。这些美丽的面容相遇在绿城育华校园,交织出冬日的青春气息。杭州的十二月不着银装,有的是松柏的浓绿与银杏的金黄。
学生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师生感言:
赵一依
高二(10)班
这三个月,我家接待了Helena这位来自汉堡的女生。她与我们相处融洽。周末闲暇之余,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在了解对方国家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增进了我的德语口语与听力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彼此的朋友。哪怕有时候我们无法直接获取对方话语中的含义,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了解对方的心中所想。我们一起去了许多著名景点,欣赏了杭城的许多美景。尽管我们在欢送会上互相说了再见,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必将地久天长。
Sebastian
汉堡Christianeum高级文理中学10年级
我今天表演时扮演了齐天大圣孙悟空,那只猕猴,我是主角,还唱了最后那首《我和你》。我们练了很久,用中文唱歌时忘了一句歌词,不过我看到大家都在鼓励我。我的汉语考出了四级水平,分数不算特别好,不过考过了就是考过了。我很开心。
柴明
汉堡Christianeum高级文理中学领队
今天孩子们在舞台上一定特别开心,我没想到大家能做得这么好。三个月好漫长,临别又觉得好快,今夜一定又是不眠之夜。我感觉自己简直要在杭州生根了。我这样说不会过分吧?杭州虽然不是我的家乡,然而这里是中国。我在德国生活三十多年,心里还是感觉缺一个根,杭州让我觉得像在自己家。这里到处都是好吃的,三个月我都重了四公斤。我就是吃着江浙菜长大的。你们的学校特别好,范校长特别和善,莫老师特别能干,大家都特别好,特别有才,住家也特别热情,还经常邀请我。孩子们都考过了汉语三级、四级,三个月达成了目标。我以后一定还要来杭州。
文字丨吴斌
图片丨绿音传播
编辑丨徐江英
审核丨莫小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