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御制泾清渭浊纪实诗文》长卷,绢本卷轴装,宽273厘米,高29.6厘米,制作于清代乾隆年间。根据《石渠宝笈》记载,《御制泾清渭浊纪实诗文》长卷分为两大部分:前为近臣董诰书乾隆帝《西安巡抚秦承恩覆奏泾清渭浊实据诗以志事一韵二首》《御制泾清渭浊纪实》以及西安巡抚秦承恩的奏折;后为董诰彩绘的《泾清渭浊图》,图上方右侧钤刻乾隆帝“古稀天子”印,左侧钤刻乾隆帝“八徽耄念之宝”印。全图方位上北下南,主要刻画清中期“泾渭二水入陕西境所经郡县,由合流至黄河处”之水文地理状况。今其他机构亦藏有相同题材的作品,可资参考,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人绣线乾隆书泾清渭浊诗及董诰书纪实并补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泾清渭浊图卷》拓本等。
依《泾清渭浊图》所绘,泾水(即泾河)施以青色,自北向南,进入陕西境内后,流经长武县、邠州、三水县、永寿县、淳化县、醴泉县、泾阳县、高陵县,直至泾渭合流处。图中泾水旁注记有云:“泾水发源甘肃平凉县笄头山,东流至长武县入陕西境,又东至高陵县入渭,经州县十。《汉书·地理志》行千六十里。”在泾水北岸,绘有龙洞渠,远山青黛,田畴相望,形象地刻画出这一水利工程灌溉田亩的重要作用。龙洞渠旁注记有言:“龙洞渠,本秦汉郑白渠旧迹,宋为丰利渠,元为王御史渠,明为广惠渠,皆其地也。秦汉间河高渠下,引泾甚易。唐宋后渠高河下,引泾日难。虽屡加疏凿,其利寖微。明项忠始凿小龙山石洞分引山泉灌渠。本朝复大加修濬,专用泉水,实永资灌溉之利矣。”图中还重点刻画了渭水(即渭河)自西向东流入陕西境内的水文地理状况,依次标注陇州、宝鸡县、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郿县、武功县、盩厔县、兴平县、鄠县、咸阳县、西安府省城、高陵县、临潼县、渭南县、华州、华阴县,直至渭水入(黄)河处。渭水旁注记有云:“渭水发源甘肃渭源县鸟鼠山,东流至陇州入陕西境,又东至高陵县与泾会,又东至华阴县入河,经州县二十五,《汉书·地理志》行千八百七十里。”该图下方绘有秦岭山脉,巍峨高耸,草木繁茂,一派生机。图右下方添以文字注记一则:“关中八水,自泾渭以外,涝水出鄠县涝谷,沣水出鄠县丰谷,潏水出长安县石壁谷,并北流入渭。灞水、浐水并出蓝田县南山,北流至咸宁县境,合而入于渭。惟镐水自汉穿昆明池后迹湮无考。”总体而言,全图分层设色,绘制精美,山川点染,泾渭分明,不仅是现存清代江河水利舆图的佳作,也是深入了解关中地区水文地理变迁的重要史料。
由此来看,乾隆帝是在创作《心境》一诗的过程中,因引用《邶风》中关于泾渭清浊的诗句,对历来诸家的解释(特别是朱熹的看法)提出了疑问,认为当是“泾清渭浊”,为验证此说,故下旨命陕西巡抚秦承恩等人前往实地考察。根据秦承恩的奏折,乾隆帝认为其调查结果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基于乾隆帝的“考经订误”,董诰受命绘制这幅《泾清渭浊图》,以彰显乾隆朝的文治之盛。然而,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乾隆帝令董诰绘制这样一幅舆图长卷还另有深意。乾隆帝将《诗经》中“泾以渭浊”定义为“泾清渭浊”,实际上是以此为契机,掀起一场旨在规训朝中吏治的政治活动,以达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泾渭分明、风清气正的官场氛围。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乾隆帝不仅下旨令秦承恩躬亲考证,更是授意董诰绘制这幅《泾清渭浊图》,并将此图镌刻碑石,分赐拓片给王公贵族与封疆大吏。
综上所述,这幅《泾清渭浊图》的绘制,并非仅是对“泾以渭浊”的考据解读,其背后还隐含着规训吏治、激浊扬清的政治意图与文化功用。历史上,泾渭的清浊,实际上是根据环境变迁而动态变化的。对此,有学者根据泾河与渭河流域的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情况,结合各时代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情况,分析并解释: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战国后期到西晋初年变成泾浊渭清,南北朝时期再度变为泾清渭浊,到隋唐时期又复变泾浊渭清,隋唐以后则多为泾清渭浊。各个历史时期泾河与渭河受到黄河流域不同地域植被损毁、土壤侵蚀、农牧交替、人口变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两河的水文条件随之发生清浊变化。循此思路,《泾清渭浊图》不仅关乎历史上王朝政治与文化事业,更是当下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镜鉴与文化遗产。
电话:010—83543926
更多地图文化创意产品:微信小程序搜索“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