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跨年时,小诺必会做一件事——
看大咖们的跨年演讲,向优秀者靠齐,充盈头脑,今年也不例外。
2025年的跨年演讲,吴晓波选择了“如何克服陌生感”这个主题,很符合我当下的状态:
社交少,每次出门参加陌生的活动,遇到一群太认识的人,我都有些畏惧,话不敢说,事不敢做。
但若是在一个熟人圈子里,我的状态会截然不同,一见面,就能嘻嘻哈哈聊起来,丝毫不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说错什么,做错什么。
何为陌生感呢?心理学中有个叫“解离”的名词,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现实生活发生断裂,面对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否与你有关,你都以一种旁观者的状态自居。
人是社会性的产物,脱离不了群体,所以唯有自己去克服陌生感,勇于去挑战、探索。
关于如何克服陌生感,吴晓波提到了5点:
01
Jiannuonuo
①相信国运,了解周期
学历史时,有个朝代更迭的规律,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固定的周期内,但凡顺应发展的,都会有比较好的出路,反之下场都有些凄惨。
目前,经济处在中低速发展阶段,可以看出,很多的企业创办了,又凋零了,然后又出现了新的一批。
吴晓波给出了一个解药——“从明天开始,忘记GDP”,不管外界风雨如何飘零,始终要相信国运,相信该发展的企业,始终会发展。
扛过了这些浪潮,留下来的企业,必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仅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在市场上也拥有了一席之地,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02
Jiannuonuo
②回到专业,看回自己
吴晓波说:“如果你觉得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仅仅因为你一直在关注浪花和泡沫,其实,大海一直在那里,而你,就是大海的一部分。”
浪花和泡沫,属于耀眼的东西,或许你过去获得了,但如今却没了,由此你感到内心不平衡,觉得凭什么?
但时代是发展的,与其纠结为什么自己没获得,不如回归自己的专业,看看自己。
究竟拥有什么,比如觉察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在某个方面,能有你的一席之地,并且形成了你的核心竞争力,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沉下心来,慢慢思考,时间会给你答案。
03
Jiannuonuo
③用好新工具,长出新能力
说实话,人工智能刚出来时,小诺挺排斥的,感觉它会抢了我的饭碗,让我失去养活自己的机会。
但后面发现,人工智能是除去高考之后,又一个相对公平的竞赛,从人工智能的研发到使用,绝大多数人都是懵圈、观望的状态。
哪怕有些人去尝试了,也会因为不懂得投喂关键词,使得AI给了一堆很垃圾的、泛泛而谈的东西。
但不可否认,若是你抓住了机会,深挖人工智能与当前岗位的结合,你就等于拥有了强大的副手,帮助你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
你就有了更多的事情,去做要紧的事情,或是去享受生活,好好放松放松。
谁先闯出来,谁就能先收获一笔,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日子过得不会太差。
04
Jiannuonuo
④放弃对标,勇于创新
做自媒体时,总能看到很多对于新手小白的建议,最直接的一点,是找对标账号,因为前人已经帮你踩了很多坑了。
剩下的,你只需要1:1的模仿实操,方向选择对了,持续深耕,你的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若是想要更好,对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对标下,你本身的思维就会被禁锢住,会更多追求一些数据上的东西,缺乏对内容本身、对产品本身的创新。
所以,当你做到一定程度,或者就是当下,请先放弃对标想法,试着去创新,去做自己,做鲜活的自己。
你不需要什么都懂,你只需要在你专业上,懂得比别人多一点,就可以了,存在信息差,本身就是赚钱的机会。
05
Jiannuonuo
⑤相信年轻,接受反叛
这点主要争对老工厂们,新鲜血液与老一辈人思想上的碰撞,虽然都是为了厂子好,但有些新的东西,接受起来,总是会遇到很多的阻碍,这是必然的。
新旧磨合,本就是需要时间和历练的,从观点到做法,从态度到效果,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但若是一直什么都不做,失败是注定的。
你可以再干十年、二十年,但你干不了七十年、八十年了,时代的接力棒始终是要交给年轻人。
那么为什么不趁着你还有能力,还能为年轻人托底的时候,来交付呢?这样他们也能少走些弯路,少踩些坑。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年轻人,也需要年轻人,提出新思想,创造新的发展路径。
写在最后
以上,只是吴晓波2025年跨年演讲中的冰山一角,但真是能感受到,他的分享很真诚,句句发自肺腑。
他说:“努力到无能为力,再使一把力。”
是啊,稻盛和夫先生也曾说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想要日子不一样,与同龄人拉开差距,努力和汗水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熬得过坚持的苦,走过前途暗淡的小路,闯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迷雾。
所以,2025年,愿我们一起,努力,努力,再努力,在不稳定的状态下,拼命一搏,一切都会有转机!
下次预计:分享罗振宇2025年跨年演讲,欢迎大家提前锁定
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希望你右下角点“赞和在看”,是对我的大大鼓励哦~
后台回复“书籍”,免费领取100本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