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解:无畏真实》中说:“把人看清,还不如把不喜欢的人看轻。因为无论哪个圈子都是铁打的圈子、流水的讨厌鬼。”
不喜欢的,看不惯的,尤其是那些消耗我们的人,都是讨厌鬼,跟他们过多的交际,害得只能是你自己。
所以,与这样的人交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回应,别人想说什么,就让别人说去,犯不着为了那么一两句话,去内耗自己,去辩解什么。
正如一句话说的,你越是辩解,对方越得寸进尺,有种把你当作小孩来逗的状态,然而,事情的发展可能会越来越糟糕,甚至可能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
保护自己的能量,最简单的方式是不回应,少接触,少内耗,少抵触,少负面,就能多些快乐。
01
蔡康永说:“对于不喜欢的事情,我们可以说不。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只有充分地体会过喜悦和悲伤,才有资格说人生是值得活的”。
的确,人生就是用来体验的,与其卑微,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按照别人的想法行事,让自己不开心,不如大胆些、放肆些,做快乐的你自己。
小时候,在父母和老师的规划下,一步步走着,很多时候,你无法反抗,甚至毫无发言的机会,只能默默得活在“我都是为了你”的言论下。
感觉到了父母和老师的用心,却忽视掉了,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前几天,我刷到一个视频,说的是,孩子的奶奶经常对孩子说,“父母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少吃点肉,少提点要求”。
小小的孩子,在这种言论的影响下,变得很节省,把自己内在的需求无限压制。
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些东西时,孩子会选择远离,甚至会发脾气,说自己不要,但却有看得出,孩子本身是想要的,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状态。
02
亲子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直到后来,孩子父母主动跟奶奶沟通,点出了言论的错误。
“孩子生下来,不是用来遭罪的,而是来体验人生的,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该吃的时候吃,该享受的地方享受,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父母辛苦,放弃掉自己的感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所以在交流时,必然会发生矛盾,有支持也有反对,还有很多的消极的态度。
所以,要练就自己的屏蔽力,屏蔽掉那些个不利于自己成长的信息,不让那些个消极的东西影响到自己。
正如三毛所说的:“你是自由的,你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路。他人喜不喜欢你走出来的路,不是你的事情,因为,毕竟,你没有强迫任何人。”
可能有人能强迫你一整子,但无人能强迫你一辈子。
人生这条路,说白了,还是你自己选择出来的,你也永远对人生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希望你右下角点“赞和在看”,是对我的大大鼓励哦~
后台回复“书籍”,免费领取100本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