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两个家庭的父母,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教育
教育
2024-09-14 07:02
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还是不求上进,整天贪玩。”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她每天花30分钟给孩子讲道理,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可是,孩子没有丝毫变化,没有上进心,沉迷自己的爱好,不好好学习。帖子发出后,引起了30多万人的注意,也有很多人给出了建议:看到评论区这些通透的答案,内心安慰之余,不禁反思自己的育儿过程,也会时常陷入这样的焦虑:明明花了心思去教育孩子,可孩子却越来越难教,反而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总令人羡慕。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个16岁男孩,靠捡废品创业,赚到了第一桶金,为班级买了象棋和乒乓球。原以为,孩子家里困难,仔细了解后,孩子家里条件算是小康,每个月也有充足的生活费,“捡废品创业”纯属他的个人意愿,父母不觉得丢人,也从不阻拦。对比这两个孩子,想起这样一句话:教育最大的悲哀,是穷人富养孩子,富人却让孩子从底层开始。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天,我们便渴望孩子将来能有好工作、好生活,实现经济自由,于是便使出浑身解数,企图打造出非凡的孩子。却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而非用“平凡”或“非凡”来判断教育的成功与否。当我们热衷于“卷”孩子时,如果初心是有偏差的,那么,接下来的教育过程,必定充满了抵抗与吞噬的。毁在父母的“非凡”执念上
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被大家称为神童、天才。然而,这个人人羡慕的“天才”,却在28岁时选择啃老躺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背负过多期待的孩子,往往处境艰难。”上初中时,他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父母为了追赶速度,坚持让他跳级。10岁时,如果复读一年就能考上985;但是,父母为了保住“神童”的名号,帮他选了二本。13岁时,他上大三,老师推荐去德国留学,但是父母为了能获取“最小硕士生”的称号,又拒绝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过载的孩子,不过是一台超负荷、超规格运转的机器。当父母眼里只有耀眼的光环,而没有孩子的特质和需求时,教育就已经走错了轨道,最终承担责任的却是孩子。张炘炀并不是个例,他父母的教育理念,也不是独树一帜的,那些被判定为“难教”的孩子背后,多少都站着对“非凡”着迷的父母。报各种培优班、拔高班……不过是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学钢琴、学画画、学主持……所谓技多不压身,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希冀。然而,当孩子的地基都不牢时,拔得越高,倒得越快。一匹没有织成的“锦”,再美丽的花,也无着落处。教育的有效性、持久性,在于如何撬动生命,而不是将现成的模板、某种期望进行填鸭。我们喜欢把孩子比作白纸、比作植物,那么,他们就可以是风景秀丽的江山图,也可以只是一张平淡无奇白纸;可以是艳丽的牡丹,也可是墙角的无名小花;可以八月盛开,也可以寒冬绽放。从接纳孩子的平凡开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做好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准备了吗?其他孩子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时,女儿却对自己的眼色浑然不觉;有一次,女儿有一个进入名校的机会,但是,考虑到名校竞争激烈,结合女儿的情况,他们决定让女儿留在普通学校。再后来,他们发现女儿对钢琴产生了兴趣,一边是越来越繁重的学业,一边是钢琴学习的艰辛,然而,他们还是大力支持了。没想到,女儿竟靠着钢琴考进了一所不错的中学的音乐班。学校虽好,音乐之路却不易,若是把握不好,其它的路也几乎断送了。但是,女儿坚持,他们也没有阻止。进入中学后,女儿的成绩始终在留级线徘徊,周教授一边给孩子适当的帮助,一边在心里做好了考不上大学的心理准备。但是,透过他的分享也不难看出,为人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普通并非易事。只不过,平凡本就是每个人的起点,坚持把平凡的路走稳,才有机会跃至非凡。“不要教育你的孩子去追求卓越的人生,把平凡活生生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不平凡自然就会出现。”没有了“高期待”的焦虑,便拥有更多耐心去静待孩子花开。是为人父母的修行
特别理解,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但是,人生终归是孩子的自己的,哪怕父母再善筹谋,也未必人人能登顶峰。看过一个题为《精英教育:花了6000万养的孩子,现在怎么样》的帖子:帖子的主角年过60,事业有成,高薪厚职,有3个孩子,从托班到大学,走的都是国际路线,人均花费约2000万。然而,34岁毕业于英国名校学牙医的老大,毕业后只想搞摄影,坚持了几年,又对神学痴迷,如今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31岁的老二也是在英国名校学的建筑,毕业后在一个普通的单位,拿着一份普通的工资,与父母同住。最小的孩子26岁,到英国念大学没多久就因抑郁被退学,治疗了一年多才恢复正常,去了澳大利亚学医,如今也靠父母接济过活。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个词,或许能回答:平凡羞耻感。想必很多人小时候,都被问这样的问题:长大了想做什么?如果我们说,想当科学家、老师、医生、律师等,便会得到夸奖与支持;若是我们说,想开一间小卖部、做厨师、种菜,大概率会被嘲笑,有时候还会被贴上“没出息”的标签。当我们为人父母后,又在无形中,将这种“平凡羞耻感”压在了孩子身上,一代代轮回。殊不知,平凡也好,非凡也罢,都不过是生命的一种生存状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能让一个人越走越好、越走越远的,从来都不是高学历、高薪水,而是担当作为、不惧风雨的稳定内核。如果你正在被“平凡羞耻”绑架着,为了孩子的未来而焦虑,请借着养育孩子之机,抛弃这种感觉,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也给孩子一个做自己的机会。人生有三大境界:接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接受子女平凡。而父母需要做的是,让孩子脱离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桎梏,帮助孩子勇敢做自己。最好的教育,不是“狂热”地激励,也不是“刻意”地打压,而是接受孩子生而平凡的同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光芒。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