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来源:小树妈妈(ID: tree2050)
前阵子无意中刷到一位江苏家长的发帖,内容特别有争议。
他说儿子高考结束,就把放在儿子房间6年的监控拆了下来了,还配文:“感谢监控陪了儿子六年”。
在帖子下面的评论区,网友自动分成了2个阵营,吵得不可开交。
有家长说:“我家也装了!其实不是不尊重孩子,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是跟手机、电脑、游戏在较量。”
还有网友吐槽:“一句都是为你好,可以做出多么离谱的事。”“窒息感满满。”
虽然说孩子肯定要适度的提醒和监督,但时刻把孩子放在摄像头之下,随时随地查看他们在做什么,却无异于在侵犯孩子的心理空间。
事实上,他可能不仅没如我们预期的上升,反而会带来一系列更严重的后果。
是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
之前网上有过一个小调查,问孩子们的烦恼。有几条留言挺有代表性的:
“为什么我一被父母盯着,就做不下去题了?”
“父母扒门缝偷看时,我就装出一副认真看书的样子,其实什么也没学进去。”
环境心理学里其实证明了这点:人,需要一定的空间距离。
当个人空间距离被大幅缩短时,人的内心就不安全,倾向于逃避。
一个人做什么都很自在,可只要一被别人注视,就会觉得哪里都不对劲儿,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心理学概念——“自我客体化”,就是说人被凝视的时候,心理上就自动沦为了别人的客体和工具。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会感觉父母把自己当作一个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更多是为了父母,而不是自己。
到最后他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未来有什么追求,内心一片迷茫。
不光如此,从心理学层面来说,这种“注视”容易让人产生被监控感,还会把别人关注的行为看成是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
这种心理暗示,就解释了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厌烦父母,讨厌学习的。
他表面上顺从父母,看着很乖,但内心无比抗拒父母的“监控”和压迫。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主宰他一切的人生之王,稍有偏池就会被指责,一来二去就产生了逆反心理,自驱力也消失殆尽。
这种不请自来的“关注”,对孩子来说,实际是一种“干扰”。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用心,而非用力
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咱们父母,教育都是需要保持一些空间感的,就像周国平所说:“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在《超级育儿师》里有个叫龙威的孩子,在体育方面是个牛娃,拿到了当地青少年溜冰的总冠军。
但这个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少年谈起学习的时候,就立马萎了。
妈妈爆料说四年级往后,孩子几乎每门功课都不交作业,考试零分。
视频里妈妈全程着急上火,起初是几句简单批评,然后叉着腰指责,问了孩子几遍还不会的时候,就用小鞭子抽他。
育儿师说,龙威写起作业来战战兢兢,没办法接收有用的信息,因为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害怕上了,生怕不小心犯错会被妈妈骂。
作家尹建莉曾说:“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骨子里是不喜欢监工的。”
过度陪伴往往造就了一个怪圈:越盯孩子越出错,父母生气孩子又自责,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慢慢变得厌学。
陪两个女儿一路走来,我最深的感受是,可以盯,但不可过度。
想让孩子找回自身的主角感,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用力”,而是“用心”。
1、做60分父母,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度很高的提问,“家里有一对满分父母,是什么体验?”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在这样的家庭里,感觉压力特别大,绝对不能出任何差池,所以自己也从不尝试做没把握的事。”
如果孩子每天都忧心忡忡父母去纠正他的错误,去干预他的选择,又要时刻应对家长的暴脾气,他怎么把心思都集中在学习上呢?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每天只有被安排、被催促、被纠正,他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一切学习的动力就都来自于父母的外部驱动了。
我们不必对孩子的管教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相信他有自我纠错修正的能力。
就像李玫瑾教授曾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要改变所有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如果你不会随意责骂同事、挑他毛病、干涉他的交友、不翻他的手机和记录本,那么也请同样对待孩子。
尊重是彼此的,当孩子得到尊重时,也会慢慢对你打开心门。
其实,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个什么样的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不是监工一样存在的父母,而是开明共情的父母。
给孩子一个游刃有余的空间,唤醒他内在的自我驱动力,他才会更加专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2、陪伴时“有效闭嘴”,让孩子在试错中自我成长
不少孩子是这样的,老师让他看完书写篇读后感,他一回来就把任务扔给父母:
妈,这书我看完了,不会写;妈,我这里和那里都没明白;妈,接下来怎么办?
之前网上有个很流行的“不要喊妈”的段子:
“不会写的字,先查字典,不要喊妈。”
“不会的题目,多读几遍认真分析,不要喊妈。”
“有困难,请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
其实,我们不必每时每刻把视线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更不必对孩子的需求事事回应。
而是要把属于孩子的问题还给他,鼓励他独自尝试和复盘,在试错中自己成长。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几个孩子留在一个空房间里,里面只摆放了椅子和普通的日用品。
起初,孩子们觉得有些无聊,可没多长时间他们就把这些当成了玩具,还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戏。
你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和创造力,他有能力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和处理好问题。
3、用充足的“边界感”唤起孩子的自觉性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提到过“浆糊逻辑”,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就像浆糊一样,混乱一团。
若父母用这种浆糊一样的爱去爱孩子,会让孩子慢慢丧失原有的能力。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个30岁的海归,分享了被母亲掌控的人生。
他独自在国外留学8年,可每次回家妈妈还是要管他如何洗手,擦手用哪条毛巾。
每次儿子交了新的女朋友,妈妈总要审问一番,然后就“鸡蛋里挑骨头”:这个瘦了、学历不高,那个胖了、家境一般。
一旦他和女友出现矛盾,妈妈就催促分手,还叨唠“这个坎,你心里肯定过不去。”
当他反抗“能不能别干预我的情感”,母亲又会责骂他“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每次受了女友和母亲的夹板气,他都左右为难,长期下去失去了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心理学专家李雪说,“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会到痛苦。”
我们说了很多次“父母的爱指向分离”,不是劝大家放弃对孩子的监督,而是提醒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边界感说白了,就是明确哪些事由爸妈负责,哪些事孩子可以自己做主。
但凡不涉及原则的事,就让孩子多拿主意,无论是吃穿旅行,还是学什么、怎么学。
当孩子意识到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学习和生活,于他而言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父母要做到陪伴却不打扰,关注而不控制,这样的陪伴才会让孩子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小树妈妈(ID:tree2050)。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