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演讲嘉宾:肖诗坚 田字格公益创始人、田字格实验学校总校长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田字格公益的创始人,也是田字格实验学校的总校长,目前有三所学校。我毕业于北大,比俞敏洪老师小几届。因为长期做公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贵州。
很多人问,你家里对你做公益是啥态度?我很幸运,我家人都非常支持我这份工作。我的先生也是北大社会学系毕业,连续三年他都为田字格暴走筹款。我的两个孩子,如果有空也会去学校支教,去帮助我。
俞敏洪老师跟田字格非常有渊源,2021年,俞老师亲自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的田字格学校参观了解。随后他就派出了四位支教老师到田字格学校支教,主要是英语老师,还有一位数学老师。
随后我又出了一本叫《大山里的未来学校》,“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专门给这本书做了一次新书推介,俞敏洪老师也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从2021年一直到现在,新东方公益都支持田字格,给予了资金和各种帮助。
田字格的故事
田字格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我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在全职做公益。在此之前,大学毕业后我在国务院农研中心工作,后来留学丹麦,8年以后回来经商。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我决定投身公益做教育,主要是支教。2017年,我决定亲自去村小担任校长,探索出一条乡村教育的模式。于是带着团队扎根田字格,目前有十几位老师在一线工作。
思考到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我认为中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乡村教育。而且像城市孩子一样,每一个乡村孩子都有权利享有好的教育。乡村学生要有属于他们的环境,而不是完全遵从城市教育的模式,这个想法在我心里非常强烈。
田字格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这16个字,从2017年起一直指导着我们办学。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有一套课程,有价值观,有学生画像。田字格还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课程体系。这些都生动地体现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
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乡村孩子一定要走出大山。但我们的口号,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走出大山,或者一定要走出大山。就像俞敏洪老师讲到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他们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人生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人生如果要幸福的话,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乡村孩子也如此。所以我们说,走出大山能生存,留在大山能生活,面向未来能生长。这是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
为了这样的培养,我们设计了一整套课程,叫“1+5”课程体系。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们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因为很多人慕名而来,他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包含国家要求的基础课程的,这是“1”。除此之外,有日修课、轴心课、自主修习课、共同生活课、行动与分享课这五类课程。这些是田字格开发的特色课程,是围绕着我们的理念设计的。
我刚刚讲到,我们是一个大山里的未来学校。“未来学校”这四个字,不是因为时髦而起的,这里还有个小故事。
这个名字跟我的大儿子有关,他一直上的是国际学校,大学在国外读书,现在是一名博士。读书的时候他一直来我的学校帮忙,比如夏天去清扫教室、给夏令营上课,做各种公益。我经常发朋友圈,朋友圈有各种点赞,其中有一个留言说:“肖老师,你这个学校好像国际学校呀!”我当时挺得意的,认为是一种夸赞。我把这个留言拿给大儿子看了以后,他说:“你这哪像国际学校呀?”我心里“噔”了一下,问他像什么。他说:“你这比国际学校好太多了。你的学校有农耕课、有生命课,还带着孩子出去认识他们的家乡,你开的这些课我都没上过。”我又问他,妈妈的学校应该叫啥,他想了2秒钟说:“应该叫‘未来学校’”。所以从那时起,我就说这是一所未来学校。
三所“未来学校”
我们一共有三所示范学校,都在贵州大山深处。一个在黔北的正安县,叫“大山里的未来学校”。两个在黔西南,一个叫“稻田里的未来学校”,是一所布依族学校,因为学校外面有非常大的稻田,布依族这个民族也是以稻田为生的;另一个叫“峰林里的未来学校”,在兴义市,这间学校现在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小学,今年刚刚通过的。
第一所学校:“大山里的未来学校”——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
它是2017年建立的。我们经常讲,现在的孩子不爱上学、厌学,但是在这个学校,孩子们盼着上学,他们甚至不愿意放假。很多学校大门是紧闭的,但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仿古建的大门,廊下是空的,小猫、小狗、小朋友随时可以跑进跑出。我们大门经常不关,但从来没听过有小朋友离校跑掉。
这所学校目前只有80多个孩子,本村的孩子20多个,剩下的孩子中,有20多个是从县城来的,20多个是从北京、上海等外省慕名而来;还有一些学生不是因为教育理念而来,而是因为孩子已经厌学了,有一学期没有上课了,家长听说这个学校的孩子很欢快,就把孩子送来了。
彭凯平老师说,让我们减少内耗的一个方式是去做冥想,所以我们学校每日的日修课,有10分钟是师生一起冥想、自行放松的时间。日修课的意思,就是每天一点点地修炼,所以不占太多的课时。
兴隆田小日修课,请点击视频观看△
稻田里的未来学校,请点击视频观看△
我们办所有的学校,都会做一些共同的事情:
第一,选择风光好一点的地方。因为我自己经常住在那里,我希望孩子也能在大自然的孕育中成长。
第二,改造校园。既然校园是一个美丽的环境,我希望这个校园能够跟自然融合在一起,所以要做的一件事是推掉校墙。普通学校的校墙都是2米多高,水泥做的,而我们要做的是通透式的校墙。然后,再根据当地的特色进行校园的改造。
我希望校园里最能呈现的是,孩子热爱、喜欢这个校园。第一是他在校园里有玩的地方。第二是孩子有“做”的地方,比如一定要有农场。第三才是有学习的地方。这三点都要做。由于这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布依族学校,在设计时就融入了大量的布依族的元素,也恢复了布依族的传统手工文化,甚至包括语言课程,在此之前,有些孩子是不说布依语的。所以,在这所学校我们创设了民族课。
第三所学校:“峰林里的未来学校”——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
峰林里的未来学校,请点击视频观看△
这是所位于万峰林景区的学校,因为万峰林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所以整个学校被打造成地质校园,学校就是一个大的户外课堂。学校全部用十二纪(地质年代名称),从震旦纪开始,命名了12间教室,有12个班,300多个孩子。整个教学楼里记载着地球5亿年的发展,从最早的海洋一直到现在,这十二纪是怎么发展的。学校里有恐龙雕塑,还有小的地质博物馆,都是大家捐赠的各种化石。据说全国有62所地质学校,这家可能是唯一评上联合国地质小学的学校。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大山里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有学上。孩子需要上好学,也需要有创造力,需要有思辨能力,更需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家乡,认识自己的家乡,从而最后能够认识自己是谁。我们来到这里,在这里做教育,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这些思考之后,孩子选择的就是自己的人生,而经过思考和选择的人生是不会太糟糕,是会幸福的。这是我们的信念。
丰富的学校生活
这三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各有特色。
第一所学校是一家老牌的田字格学校,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非常多。比如,我们全校每周有一堂公共议事课,师生平等,一人一票来讨论学校的大事。公共议事课上商讨的议题非常广,像上个星期讨论的,就是下周的研学课程方案。研学课,学生要走出校门,徒步走13公里的山路。所以大家要商量怎么走,零花钱怎么使用,向家里要多少钱,学校里有多少钱支持大家。因为学校里有一笔钱是学生们通过劳动自己挣来的,每年都会挣到几千块。
第二所学校更加注重民族课和生活课。因为这里8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甚至有一些爷爷奶奶教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些家庭没教过孩子洗脸和洗澡,这些孩子到学校之前都没洗过完整的澡,所以我们就开了生活的课。
第三所学校因为地处景区,村庄里有很多游客,所以开了一个小导游课。学生可以走出自己的校园,跟游客宣传和讲解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子。这是这所学校的特色课程。
三所学校各美其美,不完全一样,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我们的理念叫“敬爱自然”、“立足乡土”,所以我们在自然中上课,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师。我们希望孩子在大自然当中汲取他们的生命力量,所以在大自然里面上的课非常多。
还有一个课是共同的,就是农耕课,田字格每年秋天都会义卖大米。这些大米从育苗、插秧、收割,完全由学生来完成。学校也有一个课程,叫《大米的一生》。
田字格有六观,其中一个叫师生观,我们提倡师生平等。日修课的第一个环节叫晨礼,晨礼时,老师要给学生鞠躬,学生也会回敬,同时每个人都要念出对方的名字,一定要说:“张小鹿,早晨好。”每一个问候都是很具体的。
我们希望整个学校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师生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生活,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共同生活,就是尽可能地把一个学校浓缩成一个小社会。学校里有自己的手工作坊,对外经营,学生的手工作品也能售卖。我们有农场,提供学校一部分的蔬菜和主食。我们有公共议事课来讨论校园大事,学生会作为监察机构,执行大会上所有的决议。所以共同生活以及师生平等,一直是我们非常强调的。
当然,在这里爱和人格培养也非常重要。我们有一个已经毕业的孩子,她上了初中以后,参加了一个运动会,拿了3000米和1000米跑步的两个冠军,两块金牌。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把金牌送给母校,感恩学校。这两块金牌是田字格兴隆小学的骄傲,这就是我们想培养的孩子,他们懂得感恩。
教育理念的推广
其实,我们从2019年开始,进行课程推广,到了2020年,我所在的正安县启动了“乡村村小”项目,我们管它叫“N校计划”,目前有88所项目校。刚刚讲到的三所小学是我们的研发基地,尤其是第一所,兴隆实验小学,课程先在这家学校打磨之后,再去其他学校进行推广。
同时我们注重本土教育力量的培养,做了“千人乡土教育家”等培训计划。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不止1.5万名,大概有2万名左右。
这里讲一下“千名乡村教育家”培训项目。这是2024年的重点项目,各个县已经做到了第五期,把优秀的、做过我们课程的乡土老师集中起来,一般是校长带着教学骨干来参加培训。这个营长达七天,它的重点不是讲教学,而是讲生命。
我在乡村这么多年才逐渐发现,乡村教师之所以不能激发对教学的热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存在是没有价值的。于是,我们的培训先不讲教学,而是先做三天的生命营。这三天的生命营带给了老师很多震撼和启发,现场有各种深刻的交流,有老师会流着泪、讲自己家庭的经历等。在这个倾诉过程中,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生命,重新获得了力量。
在此之上,我们再进行教学方法的沟通和交流,才会有理念的碰撞。如果生命没有被激发,各种方法、理念的学习都是无效的,都是灌输的、强加的。现在这个项目也做得非常成功。
田字格的理念之一是共创乡村人文教育。从理念到课程,我们称之为乡土人文教育,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地方教育部门合作,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谢谢大家。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