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法律人|ICC中文赛法官覃斌武老师专访

文摘   2024-07-01 18:00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湘潭大学覃斌武老师多届ICC中文模拟法庭的评委,一路见证了ICC中文模拟法庭比赛的发展,且在多个法律职业领域都有所建树。为助力Mooter们的模法之路,为法科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组委会特别邀请ICC中文赛的资深法官覃斌武老师分享他的经验与见解。




专访ICC中文赛法官覃斌武老师



湘潭大学法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纽约州律师、中国执业律师;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大赛、法兰克福模拟投资仲裁赛,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FDI模拟投资仲裁深圳杯大赛评委。


1

比赛评审经验

01

作为正赛法官,请问您在比赛评审过程中有什么观察和感受?正赛第一年回归线下,您觉得参赛选手的表现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

整体上看,今年的线下赛相较线上赛的观感要好很多。绝大多数赛队都能够很准确地把握案件的争议焦点,且能做到脱稿或半脱稿,在比赛过程中能做到与法官进行交流,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此外,同学们的文献收集整理能力也有所提升,基本上所有赛队都能找到关键文献,且能把材料中有利于己方的部分发挥出来。但是部分赛队在使用案例的时候还比较生硬,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引用的案例。只是知道一个案例中提到过某句话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是不够的,大家应用文献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02

请问您觉得模拟法庭与演讲、辩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模拟法庭与演讲、辩论都有很大的区别。演讲过程中没有对手,选手之间不存在responding。很多同学会在辩论赛上引用很多典故和名人名言,辞藻华丽有文采,但是我认为辩论必须要帮助对方和听众准确界定辩题,不能为了辩而辩。我曾经裁过一个队输掉比赛,虽然他们口才很好确实在反驳上胜过对方,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论点,整场下来不但没有证清楚问题,反而掩盖了问题。但是英美法或者国际法律实务界从上世纪后半叶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文风转变,现代法律英语要求简单、明了、直白,比如使用“稻草人”、“吹哨人”这样的表达,和辩论在语言表达方面很不一样。尽管三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但客观来说,我认为演讲和辩论对模拟法庭的思维训练都是有帮助的。

03

您一路见证着ICC中文赛的发展,请问您可以给参赛选手们一些建议吗?

我最核心的建议主要有三点:第一,be specific。无论是法律问题还是事实问题,都要做到很细致,宽泛的表述是没有意义的。第二,be straightforward。在模拟法庭陈述过程中,要直白,一定要把结论先说出来,再去对其进行解释分析。第三,理清每一个argument内部的逻辑关系。例如,每个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大家要准确把握整个argument的逻辑结构。

2

法律技能提升

01

请问您认为法律职业有哪些必需的法律技能?这些技能在学生时代应当如何训练培养?

首先,我觉得超高速的阅读能力是必需的。对于超高速阅读的训练,我自己摸索出的方法是,先用一段时间单纯训练自己的脖子和眼睛,不关注阅读文献的质量而只关注速度,让脖子和眼睛先适应超快速的阅读,再去慢慢提高阅读质量。给大家一个数据化的提示,如果你想要六级考到600分,需要每分钟阅读120个单词;如果想要托福考到100分,基本上每分钟阅读150个单词就差不多了;如果想胜任一个国际律师的角色,大概每分钟至少要阅读220个甚至更多的单词。

其次,要广泛和大量的阅读各种不同的法律文献,在阅读英美法的案子的时候,要去理解里面的argument,注意法官、律师是怎么抓法律的细节和事实的细节的。在检索时,既要熟练掌握专业法律数据库的应用,也要学会用百度、谷歌这些最普通的搜索引擎,通过检索和整理二手文献进一步去获得一手文献。

最后,需要具备高效简洁的表达输出能力,像我前面所说的,要be specific,be straightforward。还有很多能力一时讲不完,以上是我认为比较核心的能力。

02

在模拟法庭的备赛、竞赛全过程中,请问您觉得哪些细节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充分的提升法律技能,最大化的从模拟法庭中汲取经验?

第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模拟法庭赛题很长,对于上百页材料的阅读肯定要有顺序、有侧重点。第二,要养成良好的文献存档习惯。在写法律文书的时候,不要从头到尾在同一份文件上删改。建议大家对每一个阶段的文书都进行存档,以防无法找回以前错删误改的文字;对于检索的文献案例,也要有条理地整理好。第三,平时要对法律问题进行全面的积累,不同部门法之间可能会有潜在的联系或者形式上的平行关系。最后,从模拟法庭的角度出发,要去观察最优秀的辩手在打模拟法庭的时候是如何陈述、如何与法官沟通的,建议选手们去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锻炼自己精炼准确的输出。

3

个人经历分享

01

您在中美都有过律师执业经历,请问您觉得两国的律师执业状态有哪些差异?

整体上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整,从我的感受来说,我国和美国在法治建设上主要有三方面的差异:其一,美国律师和法官是互相尊重的状态,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其二,美国的绝大多数案件不仅会公开裁判文书,还会公开完整案卷。与案件毫无关联的社会公众也可以借阅卷宗,文书公开对法官的权力客观上也产生了制约。其三,美国法在律师执业方面有两个有趣的规则,第一,假冒律师身份为他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是重罪罪行。第二,即使企业法定代表人也不可以在法庭上提出主张,而只能作为证人提供证言,想要在法庭上提出主张必须通过律师。这个规则导致在美国法律市场非常庞大,绝大多数的美国律师都会很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执业资格,很少有人会去做违规的事情。与此同时,希望我们的法律市场也可以更加规范,希望法官、检察官、律师能够真正成为职业共同体让中国律师不必牺牲个人职业道德去迎合客户;在规范发展法律行业的同时,也维护法律执业人员的基本尊严和职业前景。

小彩蛋:覃老师的执业故事——

向上滑动阅览

我在2021年曾经代理过一起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美国被起诉商标侵权的案件,我认识到到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已经从传统的国际政治、国际舆论层面发展到了更深入的民间实操层面。

我国有约60万家涉美跨境电商企业,其中多数被美国的流氓律所在美国法院起诉过至少一次;到2024年,可能至少80%的企业都曾被诉。由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大多被掌握在亚马逊公司或者EBay公司,商家账号上面一般只有五千到一万美元,这种情况下应诉的性价比不高。所以,很多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被诉时大多不会选择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美国流氓律所就可以收割这些企业的资金。

美国是程序法优先的国家,在起诉时法院就有权冻结被告的资金。且不同于中国民事诉讼不强制答辩的规定,在美国法下被告在21天内不提交书面答辩法院会直接判被告败诉。在此种情况下,即使不在中国法院执行,美国律所也可以收割中国企业在亚马逊公司的商家账户上的资金,美国流氓律所就是这样通过批量起诉中国跨境电商的方式疯狂收割。据我了解,美方最多一次起诉了700多家企业,一个企业收割五千到一万美元,总体下来是很大的一笔金额。

回到我代理的这个案子,我的客户因被控商标侵权导致资金冻结,他找到我之后我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我认为美国法院对于我客户是没有管辖权的。第二,我客户是和其他一百二十多家企业一起作为被告,这样的主观合并要求各个被告之间彼此认识,存在合谋的关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才能一起被起诉。但是我的客户并不认识其他一百多家被告企业,只是一起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商品而已。第三,中国和美国都是《海牙送达公约》的缔约国。按照规定来说,只能通过两国司法机关,但他们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送达,就不合法的规避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我分享这个案例的目的是说,目前的中美博弈已经进入到一个很具体层面了,很明显,我们的涉外法治人才明显欠缺,不能有效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未来类似的跨国诉讼案件会很多,我想呼吁国家、社会企业、法律行业对此的重视,我们需要大量的懂中国法、懂美国法、懂国际法的涉外律师去维护我们中国企业的利益,所以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02

您在美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国,请问这一职业选择是在什么契机下作出的呢?

我出国留学比较晚,是在国内读完本硕之后再去美国攻读JD学位。从工作层面,我还是很能适应英语语言和美国法律事务,但是从心理层面,我还是觉得中国更适合工作和生活一些。而且,华人在美国的职业天花板非常明显,也许你可以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但如果想要活得意气风发,富有成就感是很难的。加之为了更好地陪伴父母,我选择回国工作。

03

您目前在担任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的同时也承担了一些社会兼职,请问您在不同社会身份之间是如何实现平衡的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吗?

这些社会身份并不矛盾,我们的法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是需要从现实中去发现问题的,所以兼任律师、仲裁员实际上是很有利于我开展学术研究。但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的重心还是在教师这个身份上,在律师身份上就比较佛系,不会主动去招揽客户。

04

截至今日您在法学各个职业领域都有所建树,请问对于您来说,还有什么挑战或职业理想想要完成吗?

如果是从教师角色出发,我的理想可能是想发一两篇顶刊论文。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想带着学生们在各种模拟法庭比赛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律师角色,我的理想是接到一个很重要的案子;它不见得一定给我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但我希望能够对法律的演进本身产生一些影响。

4

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

01

综合您的各个社会身份,请问您对现今法律职业的发展趋势有何见解?

我个人始终对法律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可能在2000年左右,一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能法庭辩论的时候靠口才取胜。但是未来的法律规则会呈量级增长,越来越复杂,法律行业的门槛就会愈发显现出来。

02

对于初入社会的法学生,请问您觉得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需要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我理解刚刚步入社会的法科同学们都很困难,但如前所说,法律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乐观,而且法律行业本身就是吃“年龄饭”的,随着年龄增长,大家的积累越来越深厚,更能展现自身的价值。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我认为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志趣,确定自己想实现的是什么。我有很优秀的学生保研到北京或者上海,毕业之后选择考公,我个人会觉得这样有点浪费。如果你的人生追求是想要一个比较平静、稳定的生活,那这也很好。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如果家庭条件很好,那我觉得可以去大城市体验一下,打拼几年再回到家乡也是可以的。此外,如果对法学研究比较感兴趣,可以读博士去当大学老师,再兼职做律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不过最近几年法学博士有点饱和,大家可以再观察一下。

03

请问您认为复合专业能力(法学+英语等语言类专业/经济等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理工类专业等)对法律职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复合型专业能力对法律职业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首先,对于语言类专业,尤其是英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对于法律的学术研究是很有帮助的。其次,对于经济管理、金融、人力资源等专业,这些知识本身和法律的结合是不足以建立门槛的,如果你是这些专业加法律,我建议一定要先在本行业至少工作个3、4年,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和法律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最后,对于理工科专业,我觉得走知识产权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赛道是很有优势的,我本硕博都是学法律的,很多案子我就办不了,因为不懂那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5

建议和鼓励

01

作为ICC中文赛资深法官,请问您对ICC中文赛有什么样的期望和建议?

我觉得ICC中文赛组织得很好,把每个法官的评分披露给赛队是一个很好的反向制约,避免个别法官任意打高低分,从而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在建议上,一是希望我们吸引更多的评委参与进来;二是希望所有的法官都能参与赛前法官培训会议和庭后的闭门会议,以进一步统一打分的尺度。

02

请问您对ICC中文赛未来的参赛者有什么准备建议吗?可以用一两句话鼓励一下未来的参赛者们吗?

未来准备参加ICC中文赛的同学们可以先熟读罗马规约,尤其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核心条文和对这些法条的评注。书籍方面,我强烈给大家推荐贾兵兵老师的国际公法的著作(《国际公法:在武装冲突中的解释与适用》),他的书脚注非常充分,可以说非常良心。可以帮助你判断一个法律观点的权威性。此外,还可以去看看国际模拟法庭的比赛视频,去熟悉比赛模式以及法官发问的思维方式。

最后,希望所有有志于涉外法治事业的法科生们努力学习,将自己的学习、工作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大家加油,未来属于你们!

采访&撰稿&排版:张楚仪

审核:段斯琦、赵洺尉



  CIIL  

| 把 中 国 带 到 国 际 法 的 前 沿 ,

 把 国 际 法 带 到 中 国 华 人 的 身 边 |

www.chineseinitiative.org



ICC中文赛组委会
把中国人带到国际法的前沿,把国际法带到世界华人的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