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专访上海财经大学2023年ICC中文赛代表队
上海财经大学赛队成员代表:
申麟 王振聿 王语哲 邱筱倩 任奕衡
编者按:
为帮助进入国际赛段的赛队更好地备战2024年ICC中文赛,组委会特推出往届优秀赛队采访合集,收集并整理他们的备赛经验,供各赛队参考。
在2023年ICC中文赛中,上海财经大学斩获国内赛一等奖、最佳检方律师庭辩奖、最佳检方书状奖及最佳检方律师综合奖,顺利晋级国际赛。组委会有幸邀请到他们分享备赛ICC中文赛的经验、感受与见解,供新老ICC中文赛赛队学习参考。
一、赛事准备
Q:我们注意到贵队去年的招新时间在九月底,早于赛题发布的时间,贵队在这段时间内会对队员进行怎样的培训?
申麟:其实往年我们的招新是在赛题发布之后进行的,后来发觉时间上不太够用,就把招新时间提前了一些。加之我们是财经类院校,课程设置上只有一门课涉及国际公法,同国际刑法相关几乎等同空白。我们学院也没有类似其他兄弟院校的专门为模拟法庭开设学分课程,只能多半靠自学。因此提前进行招募可以让小朋友们有时间对国际法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认识。我觉得模法还是很注重投入和传承的,如果没有投入则没有成果,投入后的传承也需要重视。无论是ICC还是Jessup、Vis,现在异军突起的现象越来越少,传统强势院校的强势地位十分稳固。因而我们备赛选拔十分注重传承,基本上每年的队伍均有上一年的队员留守指导(用爱发电),我想这也是我们虽然在不是大院、资源支持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在该比赛中取得较为稳定成绩的原因之一。
Q:注意到贵队在书状和庭辩环节均取得奖项,请问贵队oralist和researcher分别担当哪些工作?书状训练与庭辩训练的时间分配与协调是怎样的?
王振聿:我们是在书状结果出来之后确定oralist的,前期则是大家一起准备memo。对于书状写作,我们是根据队员们的兴趣分配持方,每个持方分组进行memo写作,每组设置负责人。在写作过程中,以辩方为例,会由三位队员各自负责一个issue,完成后交由负责人整合。同时,负责人会对持方的整体思路进行把控,预先检验队员们检索到的文献、案例,和队员讨论相应部分的争点,必要时也会补充一些检索任务。
总的来说,我们赛队给予各组与队员的自由度是比较高的,各组负责人会根据自己组内的习惯与特性进行不同的时间与分工安排,没有采用队内统一安排schedule、每周推进一个Issue的讨论、写作、批改、反馈的模式。还是希望队员们压力不要太大,有张有弛,享受比赛的乐趣吧(笑)。
至于书状与庭辩的时间分配,因为我们书状进度推得不是特别快,加之每年也不是特别确定一定可以进入庭辩环节,所以我们在书状提交截止前不会安排庭辩训练。书状提交后,我们会安排大家阅读相关材料,保持备赛的感觉;在庭辩名单公布后,我们再加紧备赛。
Q:在庭辩准备期间,贵队是否规划赛前模拟庭审,以提高庭上表现的适应能力?
王振聿:因为我们庭辩训练的启动时间比较晚,所以能够用于模辩的时间不多了。因此,我们更关注整合memo中用到的材料,处理掉其中的待决问题,讲好自己的故事。这期间队员们要兼顾实习、备赛、开题等事项,会经历比较紧张的一段时间,不过大家都坚持下来了,这非常棒。
Q:注意到贵队去年同时参加了中英文赛,对同一个案件,用中文和英文讲述故事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
王振聿:对我们来说,现阶段用英文进行书状写作还是比较吃力的。我们通常从英文赛题目入手,先形成大致的思路和框架,而后充实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思路大致一样,但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落实到书面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英文赛书状,我们会直接用英文进行写作。对于中文赛书状,特别需要注意的国际法词汇的中文表达,我们收集了了尽可能多的中文资料与概念,以保证使用的中文表述是准确的。同时,用中文进行写作也要求我们对文献有更深入的理解,知道在讲什么、想讲什么,才能用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方式把故事讲述完整。就庭辩环节,我们中英文赛oralist的选定都比较晚,在选拔过程中也尽可能综合考虑大家的能力与意愿。
二、国际赛体验与收获
Q:贵队认为国际赛段与国内赛段在庭审风格上是否会有不同?在国内赛结束后的三个月里,贵队备赛国际赛的节奏和训练内容是怎样的?
申麟:在庭审风格上,因为经过国内赛,法官与赛队对案件事实和基础法律渊源都比较熟悉了,因此在国际赛段,法官们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更关注案件细节与法律渊源的适用。例如,法庭可能会要求赛队对两个立场不同的案子进行比较,说明何者更契合于赛题案情、支撑己方论点,并说明原因;这也要求我们对所援引的案例有更细致的分析与掌握。
在国际赛备赛上,因为国际赛通常在七月份举办,从四月到七月之间的这段时间,队员们都面临实习、期末考试、毕业答辩、保研、法考等一系列事情,大家都有空闲的时间比较少,所以我们并没有在思路、框架上有更多拓展,而是侧重于挖掘和巩固已有的东西。我们有看到其他赛队在国际赛段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让我们非常佩服。
Q:去年海牙赛段每天的行程是怎样的?是否有遗憾以待今年弥补,或今年有什么新计划?
王振聿:去年我们是压线进入国际赛,然后在国际赛第一轮被淘汰了,尽管有些可惜,不过因此得空享受了一下海牙(笑)。我们几个人分头行动,有的队员去了海滩和博物馆,有的队员乘电车去了阿姆斯特丹,大家都从自己的视角认识了海牙!
王语哲:组委会组织我们参观了和平宫、国际刑事法院和大使馆,这是平时我们自己旅游没办法去到的地方,是近距离感受国际法的“圣地”的一个很棒的机会。经过如此漫长的线上比赛,能够真正走进荷兰的莱顿大学真的非常难得,那一场比赛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Q:队员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因选择参加ICC赛事?是否参与过其它赛事?感受有何不同?
申麟:我参加的第一个赛事是理律杯,由此开始接触模拟法庭。之后发现ICC中文赛和理律杯有比较显著的区别,因此希望尝试一下。在比赛形式上,中文模拟法庭通常有双方一来一往的质询环节,但ICC中文赛并不采用这种形式,这是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较特别的设置。一方面,ICC中文赛独特的议题常常关涉国际公法,这非常触动我。尽管赛题是虚构的,但它总是影射一些现实事件,这提醒着我们世界上还有并不和平的角落,有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因而需要国际法去发挥力量。学院的老师们非常支持我们参与这项赛事。我也因此萌生了去国际组织实习的念头,正在尝试申请中。(编者注:这太酷了,申请加油!!)
王语哲:因为我们学院一个年级只有九十余人,而有意参与模拟法庭的同学数量则更少,这就导致参加模拟法庭的人员比较固定,所以如果负责模拟法庭活动,就会同时负责这些比赛。在参与模拟法庭之前,我也有参加辩论赛的经历,因为比较喜欢表达和交流,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任奕衡:我们学校参加的赛事并不多,其中ICC中文赛和Vis Moot是规模比较大的国际赛事。Vis Moot和ICC中文赛的赛程安排较为不同。Vis会在正赛前设置很多热身赛,因为话题是国际商事仲裁,所以氛围也比较轻松,仲裁员们会和队员互换名片,比赛之后队员会互送礼品,每天晚上会有各种酒会,因此有机会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仲裁员、赛队的队员们交流,认识很多不同的人。这似乎也是Vis赛事主办方的意旨之一;ICC中文赛则留给各赛队自由活动的时间更多。
Q:队员们如何将ICC赛事的备赛经验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对于未来,队员们有什么规划和目标吗?
邱筱倩:参加ICC中文赛对于我的日常工作习惯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在实习过程中,起草法律文书时我会非常注重每一句话是不是有法律依据,对于援引的文献是不是做过比较详细的背调。在向mentor反馈时,也会习惯性说明法律依据,以及据此得出的结论。对于未来规划,国际刑法和国际仲裁领域可能都面临着我国不是英美法国家或罗马规约缔约国、且英语不是我们第一语言的困难。不过无论是ICC中文赛还是Vis,都在争议解决这个领域之中,因此,争议解决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业务方向。
王振聿:我们队员有的已经确定下来在本校读研,有的同学则会去到其他学校深造。就我们学校而言,研究生阶段给学生的自主研究时间是比较多的,因此仍然可以把国际刑法当做自己的兴趣去积累,继续跟进ICC中文赛的内容。(编者注:很多队员从选手做到赛秘再到法官,欢迎参与!)
Q:有位前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最佳辩手还是团体第一,这些记录都会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荒中。比起那些抽象的荣誉,我们更应该记住一段段具体的时光和一个个具象的人。ICC旅程中,队员们是否有独家记忆可以与我们分享?
王振聿:对我来说,比较特别的经历有两段。首先,全程参与赛事很锻炼我的抗压能力。去年我们虽然进到了海牙赛,但临书状提交的前一天还在不断修改,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被推翻重写,焦头烂额地改稿到最后一秒钟,这极大程度地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同时我还要不断安抚我的小朋友们,确保他们不要burn out(笑)。此外,在学院范围内组织这个赛事也比较锻炼我的协调能力。因为相较于其它学校,我们学校对于赛事的投入可能没有那么多,有时还会面临经费不足之类的行政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其实完全不是比赛的范畴,作为学生也比较难以解决,这激励着队员们用爱发电,多方战斗!
王语哲:以往我的辩论经历比较多,ICC中文赛则让我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赛制,不是“competition”,而更像“communication”,对我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比较开心的是ICC中文赛的“海牙福利”,和队员们玩耍地很开心,我们一起在海牙度过了非常快乐的时光!
邱筱倩:我非常喜欢ICC中文赛的一点原因在于它的人文关怀,我喜欢它背后的故事。我记得大前年的赛题有关于青少年加入海盗组织,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去年赛事讨论了生化武器,也顺应了对时事的思考。我们也曾检索到巴勒斯坦的案例,在比赛时巴勒斯坦情势还没有发酵,全球关注度不高,而在赛事结束后的半年,巴勒斯坦的争议突然爆发,这时回想起来当时检索到的资料,会对社会事件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在学业压力非常大,大部分事情都非常功利的情况下,ICC中文赛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思考关于人权、关于道德、关于公共利益这些比较宏观的话题的机会。所以,即使最后我可能并不以之为职业方向,我也非常推荐小朋友们去参加这个赛事。
任奕衡:对我来说,我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但在模拟法庭中我遇到了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共享了一些痛苦和焦虑,之后我们都有想法继续读JD,也在一起做这方面的规划,ICC中文赛带给了我很持久很持久的友谊。
王振聿:大家所说的也是我的感受,这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经历。在临比赛前的最后几天,我们三方还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跟带队老师们沟通,每天忙到很晚,我印象里大家都没怎么睡觉。直到终于提交上书状,大家如蒙大赦,松了一口气。在最后几天,每个人都坚持下来没有放弃,这是模拟法庭种在我们心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如大家所说,ICC中文赛与国际公法的人文关怀,也是大家喜欢这个比赛的原因。
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接受2024年ICC中文赛组委会的采访,与其他赛队分享你们的经验、感受与见解。希望大家一切顺利,预祝你们在今年的国际赛中再获佳绩!
采访&撰稿:樊三刀
审核:赵洺尉、段斯琦
CIIL
| 把 中 国 带 到 国 际 法 的 前 沿 ,
把 国 际 法 带 到 中 国 华 人 的 身 边 |
www.chineseinitiativ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