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先行——课标引领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新”及语文核心素养,深入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语文学科举行了以仿写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语文学习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使命。它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读写,更是文化传承、思维训练、审美培养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载体。
九月语文组的第一次教研活动如约而至,本次教研讨论以仿写项目为主题,二三四年级分别打磨出一节仿写主题的示范课。在磨课之前,二三四年级分别展开前置教研,教研组所有老师进行集中讨论,根据本单元核心素养对本单元教材进行细致解读,确定单元大任务,布置相关内容,确定讲课教师。
二年级《拍手歌》
二年级语文以《拍手歌》一课进行研讨,本课以“保护动物”为主题,分为十小节,以拍手歌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常明佳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细致分析,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玩耍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在积累词语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和写作脉络后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儿歌。
二年级语文组也对常明佳老师这堂课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打磨。
三年级《秋天的雨》
孙璐老师针对《秋天的雨》这堂课进行反复研究,在这节课中,孙璐老师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们感受秋天的美,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美。本节课主要环节是利用第二自然段语句学会仿写。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针对孙璐老师的《秋天的雨》进行打磨和研究。
四年级《走月亮》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以《走月亮》一课进行详细研讨,周萌老师经过反复的思考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从自身经历的月下情景入手,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仿写课文。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将他们的生活引入课堂,使课堂更加贴近孩子,更加生动有趣。
经过教研组的反复打磨,三位老师对自己的课都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更加的理解了如何上好一堂仿写课,三位老师在课后也及时进行了自查与反思。
常明佳老师《拍手歌》
《拍手歌》这堂课遵循大单元教学的规律,在朗读和理解中教学生仿说儿歌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完成进阶仿说训练。当学生答案不正确时,启发引导学生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回答。但是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有待提高,不应该只局限于写小动物的个别句子,语文是连续整体的,不可割裂的,应该把写动物的句子带回到原来的小节中,配合着你拍几我拍几让学生多读多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感,随文创编儿歌,创编后带入拍手诵读,会深化学生对于儿歌的理解。
孙璐老师《秋天的雨》
本堂课孙璐老师用生动的导入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期待。并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的任务,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在朗读环节,孙璐老师特别强调了语言的节奏和情感。指导学生们如何读出课文的情感和节奏,如:轻轻地,轻轻地。语速上的注意。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朗读,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了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关于秋天的小诗。这个环节,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总结出颜色、样子、动作、想象这几个关键点。学生们掌握方法后举一反三积极参与,创作出了很多有趣的小诗。通过创作,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孙璐老师将课堂内容与学校的摄影活动结合起来。展示了一些秋天的摄影作品,让学生们欣赏。然后,我让学生们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作品。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美。
周萌老师《走月亮》
周萌老师的《走月亮》成功地将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融入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自然之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创设向“走读中国”栏目组寄明信片的情景,这一设计非常巧妙。通过给明信片配文的活动,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这种活动形式新颖有趣,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情景。
教学环节设计得十分紧凑,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层层推进。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通过统整单元主题,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理解和学习课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次活动是以课堂为载体进行仿写项目主题教研式的大单元研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课中仿写达标来完成单元语文要素的主题式教研,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效果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仿写训练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写作之路铺设更加坚定的基石。
制作:李新妮
审核: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