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市中的暴富幻觉

文化   2024-10-03 08:04   江苏  

这个国庆假期很特别,很多人好不容易有个长假,但人在景区,心在股市。


国庆A股休市,港股沸腾了,有个股一天暴涨了445%,港股内房股也迎来了大爆涨。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最大的确定性是通胀,股票涨只是序幕,最后所有大宗商品都会涨,也就是说,大牛市正在路上。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波货币大稀释的过程,手中持有的货币会像冰棍一样被融化。在强烈的财富效应刺激下,也有越来越多的暴富幻觉在急剧加强。


暴富幻觉深藏在绝大多数人的身上,归根到底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越是底层,这种幻觉越强烈。


社会需要阶层,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一个稳定的社会,一定是分阶层的,在社会各阶层中,基数最大的一定是底层。


一个社会,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永远需要博弈,而底层胜数最大的有限博弈是高考。经过国家人才选拨系统分层筛选之后,国家将有限的高校资源提供给优胜者,将稀缺的顶尖名校资源提供给顶尖选手。


对于底层家庭来说,这是国家塑造的一个人生上升通道,通过这一跳板,一些人从小地方可以来到大城市,或进入银行等国企,或进入体制内,或进入待遇相对好的民企,起码能在大城市拥有立足之地。


总的来说,这可以让底层通过自己的奋斗触碰到底层的上限,但真正破圈真的很难。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这些赛道已经非常成熟,里面很多规则是为既得利益者而设定的。


底层在游戏规则上没什么话语权,基本不太关心什么是游戏规则。思考复杂的游戏规则又是高耗能的事情,底层本能地放弃。“只要不用思考,叫他们做什么事都行”。


他们宁愿沉溺于低耗能的无意识反应之中,走一步看一步,这是底层人最舒服的生存方式,因此他们根本无法在规则的层面进行博弈。


绝大多数人只能靠系统内部缓慢的新陈代谢来获取机会。但这种成熟的系统不能给你太大的赋能,更多是将你变成系统里的一枚螺丝钉。时间越长,你本身的交换价值就越低,系统对你的替代方案就越多,你也越离不开这个系统。


底层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各种日常小账上。由于在夹缝中生存,习惯了各种精打细算,利用好每一个小资源,哪怕是一碗方便面多出的一个调味包,都不能随意扔掉,面吃完了,调味汤也不能倒掉,要喝个精光。


租住在城中村里,房东的每一度电都要和你算钱。生活充满了各种琐碎消耗,至于生活的其他可能,他们已经懒得再去思考。


其实底层的最大障碍是无法对社会运作的完整规则形成清晰而富有深度的理解,也无法理顺周围的利益关系。


事实上,社会上所有现成的资源,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分配,由各种各样的人所把控,如何解锁他们手中的资源,才是你迈上新台阶的关键。


在社会运作的完整规则里,每一条路都有了权力、人力、资源和利润的配比。这些东西学校不可能教,到了社会也不会有人告诉你,主要靠悟。


极少数悟性好的人窥探到了规则模糊的一面,因为制定者需要保留解释空间。于是这些弄潮儿走上了规则制定者没有留意或者没有看懂的一条路,随后顶破了底层的天花板。


比如在十几年前不断加杠杆裂变房产的人,就是规则的窥探者,但绝大多数人大概率会停留在底层和相对的底层。


对于这些幸运的破圈者,周围的底层人(包括同学、同批进入公司的同事等)一般都抱着双重的幻觉:


第一重幻觉,觉得自己和破圈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可以随时追回来,因而总带有一种不屑。


第二重幻觉,觉得这些破圈者总会拉他一把。因为长时间在底层,底层的人们所处的环境非常内卷,他们手中没有任何资源,又没有多少资本。


周围的人就像筐里的螃蟹一样,都是互拽着往下拉。于是他们总幻想着破圈者会为自己伸一把手。所以,尽管有一万个不屑,他们对优秀同龄人有一种潜意识的讨好。


只不过,能从底层杀出来的人,成功=智商×情商×运气,但凡有偏科,这个等式便不会成立。概率如此之低,因此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加宽自己的护城河。


况且,能从底层杀出来的,无一不是经历了十几年的人心狡诈,基本把人心都摸透了,他们对底层最在乎的恰恰是安全的距离。


总体来说,规则是冰冷的,阶层的壁垒是坚固的,现实是很多人怎么折腾都会被锁定在底层。


纵观很多普通的人生,尽管一直在劳碌奔波,但往往收获的仅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负担持续加重,手中没有足够的资源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支出,只能疲于应对。


人生一旦步入了疲于应对阶段,说明你的赛道和体系输出财富的效率相对较低,就算你将手中剩下的资源全部堆到你的赛道和自身的体系上,也不会创造出多少新的价值,这一阶段对应的是很多人的中年。


中年是人生重点的揭榜点,大多数人会看到自己怎么一步一步地落后。如果不认命,贸然堆上自己所有的资源去赌,也是尝试以失去的方式来挽回,大概率是无法翻身的。


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自身体系的输出效率会持续下降,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你被迫对生活彻底投降。偏偏到这时,人生的各种隐性债务会集中爆发。


何为隐性债务?你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没有任何产出,一路都在消费父母,按照人生更替的规律,一路过来你在父母身上累积一大堆的隐形债务。


直到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排到了人生的第一排,前面无人依靠,上有老下有小,似乎全世界都在依赖你。


这时你会喝很多心灵鸡汤,你尝试跟生活讲和,但生活不会怎么搭理你,只会不经意间狠狠地踹你一脚。到了这一阶段,翻身的唯一途径是寄望自己的子女,读好书,考个好大学,成为优秀的人,以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自古至今,底层的人们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故事,长期被希望所喂养着,像一战成名、一夜暴富这样幸存者偏差的故事深深主宰着很多人的心智模式,闪过他们瞳孔最多的,一直是暴富的幻觉。


所以我们看到底层熬到中年很多人都转向炒股了。主要原因是在自己熟悉的赛道里燃烧掉了整个青春,抬头举目就能望到了这条赛道的尽头,知道燃烧下去也大概率是炮灰的命,有了老婆孩子也不敢随便换赛道,只能炒股看下能不能“弯道超车”了。这是很无奈的处境,底层的中年人,最大的希望是“还能看到希望”。


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在股市中最大的满足仅是一种“能看到希望”的幻觉,股市是一种无限博弈,相信绝大多数人对这一说法都没有异议。


股市的博弈最终博弈的是信息,一般股民,无论在信息的广度和信息的深度上,跟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相比差的不是一两个层级


。像高盛这样世界级专业机构,投资回报率比美国标普500指数还要差,但全球最富的一千个家族有一半愿意将钱交给高盛打理,因为这些富人对股市的目标值是能稳定增长,避免被清零,而顶级投行能做到的是仅能让本金稳定增长,而不是让客户暴富。


一般股民在股市中最大的幻觉是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边际,大量对于股市一知半解的人急急匆匆的携带着大量辛辛苦苦的积蓄冲进去,希望弯道超车,最后的结果是被清零。想在股市里面赚钱,起码得弄懂股市的运行规则吧。


成年人世界里有一句扎心的话:别在错误的框架里抱有幻想。现实正好相反,赚钱的基本常识是在正确的框架内对自己做出切合实际的期望。


房产的财富效应在社会中不断放大之后,很多人寄望于买房实现暴富。这条路径想要走通,首先要做大房产标的,这就得堆高债务,对一般人来说,当房子上的杠杆去到65%,收入仅能覆盖到房贷(综合贷)的百分之八十几。


这就造成一种宏观上的幻觉,即使你现在500万买的房子将来会涨到1000万,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你脆弱的财务收支平衡是否扛得到那一天。


因为很多人收入来源都比较单一,一旦遇上疫情反复、公司裁员等变化,手头的钱就无法撑下去。毕竟,走在这条道上,活下去还得起贷款才是日常。


疫情三年到现在,已经断供和正在断供路上的人前赴后继,或是因为单一的收入来源断了,或是因为收入萎缩了,单靠信用卡、网贷或营业执照根本转不动,就算靠亲朋好友救济一两个月,后面依然会断供。


无论在股市上或在楼市上,暴富的幻觉破碎后就剩下一地鸡毛,又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只能破瓶子破摔,彻底地躺平。


如果抛掉暴富的幻觉,底层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对社会运作的完整规则有个大体的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完整体系,尽量在自己相对有优势的体系里面堆资源。


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框架,可以持续吸收有效的知识,而不是整天瞎浏览;如果有了变现的渠道,就能将框架内的内容持续变现,驱动自己去不断吸收有效知识,然后形成一个正反馈。


社会虽然分层,但有序的流动是必须的,而且社会一直在快速发展中衍生出无数个细分领域。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在千千万万个细分领域里面,只要你能提供独特产品或深度服务,你就是一个小价值主体。对于底层而言,可以选择一个细分领域来深耕。


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一夜成功,背后都是很长时间的积累。成功的底层逻辑是超越,在任何细分领域里,只要你超越的人足够多,你成功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


底层最有价值的资源是精力,要将精力堆砌到自己深耕的细分领域里面。不要盯着热点大事,这些跟你有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更不要整天躺在生活的底层又喜欢以网络英雄的身份站在道德制高点到处去审判别人。


你首要是做好本分,用高度集中的专注力去思考怎么累积自己生存优势,在一个细分领域里超越掉95%的竞争对手,这是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


你的体系如果能在其中的细分领域中走到了头部,就能收割头部红利。从而告别线性的递增,实现量级的碾压,最终实现了层级的突破。深耕即是扎根,你的根系深了,就很难被撼动。


具体点来说,就是用三五年的时间去疯狂试错,再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一件事,90%的概率会成功,这是普通人的最优解。


全文完,如果您觉得有收获,请点赞和在看,欢迎转发


品读人性
品读信息差及人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