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男子突然高烧确诊艾滋后崩溃痛哭#上了微博热搜。
42岁男子,有妻女,经常出差,习惯性约炮,且不戴套,不意外的感染了艾滋。
然后,媒体温情脉脉地写道:
在医生的心理疏导下,李明鼓起勇气向妻子坦白,并带着妻子来到医院做艾滋病抗体检测。
幸运的是妻子并没有被感染,李明的家人也纷纷与他共同抗击病魔。
后来他的CD4值回升到了正常水平,血液中的HIV病毒载量检测也小于检测值。
媒体感叹:现在我感觉自己就像重生了一样,我要更努力地生活,好好工作,照顾好家人。
看到最后,真让人都惊呆了,尤其是全家一起抗击病魔,真是众志成城,感天动地。
嫖娼被媒体描述得清新脱俗。得病归罪于“因出差寂寞”,而且还是“无保护高危”,
搞的时候渣男美滋滋,完全忘了家里结婚10年的老婆和女儿安危,中大招了立马怂了,
这时候也不寂寞了,开始苦苦挣扎了,全家被迫和他共同抗艾,
他病情稳定了以后还能发表获奖感言,感动万千家庭。
……“家人纷纷与他共同抗击病魔”,“我要更努力地生活,好好工作,照顾家人”,
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表彰大会的颁奖词呢!
滥交染艾滋的结局,居然如此温暖勇敢、鼓舞人心。
二
媒体的确有责任向社会普及艾滋病没这么可怕,保障艾滋病人正当的生活权利,
但,无辜被感染者的案例那么多,为什么要挑这个样本来报道?
《男子嫖娼之后确诊艾滋》这个标题很难起吗?不嫖娼他下一秒寂寞致死啊!
新闻能不能正常一点,还原事实本身,治疗过程?
新闻倡导“零度写作”,“零度写作”是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在1953年提出的概念,
旨在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将个人的情感降至最低,以实现一种客观、冷静、从容的书写方式。
当然,实际的新闻报道和写作中,完全的“零度情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无限趋近于“零度”的过程。
记者采访过程中,难免会与受访者之间不自觉的情感共鸣。
但人文关怀在新闻领域的实现,只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而不是滥用同理心,字里行间,无限渲染煽情。
当然,稿子写成这样,也不能全怪记者。
正常媒体三审三校制,编辑、主任和总编(副总编)的层层把关。
难以想象,这样的稿子是如何过审的。这家媒体整体素养已经滑坡至斯吗?
三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式微,又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行业整体水准下降。
以我个人从业的切身体会,当记者可真没什么技术壁垒,只要求勤快、基本文字水平能过关、能吃苦,有这几条,门槛就算过了。
学新闻的,不一定干得了别的专业,但学其他专业的,一定干得了新闻。
但做一名真正优秀的记者又很不容易。
估计这条消息的写作者,应该是个入行不久的年轻人吧,在单位,也没有没有贵人指引。
现在的媒体彻底地陷入了流量的人民战争之中,没能给新人从容的成长空间。
困在流量中的媒体记者跟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骑手盯单,记者盯“热点”;骑手怕超时,记者怕断更;
单量会教你如何奔跑,流量也会教你如何写稿。
最后,即使媒体记者写出再不满意的稿子,但依靠算法技术的内容推荐,仍然备受欢迎。
在流量催动之下,媒体也患上“流量饥渴症”,
“新黄色新闻”冲上热搜;造假式、恶趣味式话题不时充斥网络空间。
而现在屡经舆论洗礼的网民,判断力和媒介素养都提升了,所以,一些媒体因为报道的各种BUG,导致常常被群嘲。
这其实是对记者和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号称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今年,《新京报》关于油罐车运输乱象的深度报道,就再现了新闻的力量。
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社会不需要记者,不需要真实的声音。
所以,记者这个行业永远有社会需求,不管稿子是发在纸媒还是互联网上。
当下,我们的记者只有不被流量裹挟,沉下心去,打磨业务,才能坚守新闻媒体的价值,维护新闻行业的尊严和荣誉。
卉姐,前资深媒体人,野生情感砖家,声优达人。曾经连续三年包揽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二三等奖,著有特稿文集《假如没有这些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