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操作法,我开始担心李子柒了

情感   2024-11-15 22:29   江苏  

麻烦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设置星标

这些天,沉寂3年后复出的李子柒,红成炸子鸡。

她的新视频聚焦非遗漆器,精湛的制作工艺、细腻的画面呈现。

该视频在微博单平台的播放量迅速破亿,人气超高。

任何冷眼看待这一现象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政治不正确。

我前天推了一条小绿书,《作为安抚奶嘴的李子柒》,也没啥阅读。

关于李子柒的过往经历,我想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

不管是官媒,还是自媒体,铺天盖地的文章,都在讲她的励志史。我就不赘言了。

蛰伏期间,李子柒试图回归,尝试了几次,但都没泛起泡泡。

但这次,她的宣发团队非常给力。在网上刮起热搜旋风。

她的视频外网很热。现在全世界经济一片颓势,老外也在寻找精神出口。

他们被扑面而来的充满东方情调,唯美画风的视频惊艳住了。

他们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中国乡村,内心向往无比。

人总是生活在别处。

李子柒由此被赋予了中国文化的传播符号这一属性。

官媒纷纷下场,直接为她站台。毕竟,她迎合了某种需要。

拿了宣发费的大V们,自然不遑多让。

然后大小自媒体也不想错过这一波政治正确的流量,

于是构成了全网歌颂李子柒的大合唱。

但是这几天,李子柒团队宣发的画风就开始变得诡异:

热搜的概念先是成了“白月光”,

然后因为拍了一条大漆的视频,又变成“柒妃”。

至于学做大漆,被毁容之类的故事,也感动不了我。

她的确能吃苦,但这是她的工作呀,怕吃苦的演员,自然成不了明星啊。

今天热搜内容更升级了,成了“李子柒曾当服务员月入300仍资助学生”。

媒体又是争先恐后疯狂转发。反正人家说啥,无脑媒体就发啥。

这类正能量题材非常安全,又紧追热点,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觉得李子柒的宣发团队过犹不及了。人要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假设按照李子柒的说法,她14岁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包吃不包住,

04年的消费水平,一个月300块钱租房子、吃饭,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资助别人,能坚守本心,可以为圣矣。

当然,李子柒没断更之前,就给四川三所学校捐赠过图书;2020年,还捐出了1500万公益善款。

这些都值得点赞。

我只是对团队对她的过度美化,媒体的过度报道,网民对她的过度神化有点隐忧。

当年范冰冰叱咤江湖的时候,各大媒体和杂志都对她大夸特夸,偷税漏税案发后,直接打了他们的脸。

现在的网民经过几年网上冲浪,都变聪明了。

我还记得当年全网尴吹崔永元是民族脊梁的时候,我写了

《崔永元:从实话实说到实话虚说需要几步》

《崔永元粉丝众生相:在这个乱象纷呈的时代,我们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崔永元的混沌江湖》《刀光剑影中的崔永元》

《崔永元:当理想主义者扣动扳机》《法官王林清:一颗棋子的命运》

这一篇篇,今天回顾一下,还是蛮骄傲的。

当时每推一篇文章,都会被人骂成狗,当然也有同频的读者。

因为这系列文章,最高院的法官也关注了我,

王林清出事那天,他第一时间告诉了我。

今天李子柒的这条热搜,网上质疑的人也不少。

说明大家见多识广了,不那么容易被糊弄了。

至于李子柒的视频,那是极端美化的滤镜的世界,

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现实的乡村模样,短暂地逃离这真实的世界。

当下的网民的确需要这样的精神鸦片,来钝化对生活的痛感。

但是真实的农村人的苦难被掩盖了。

李子柒本人的确很优秀,不怕吃苦,有韧劲,从底层一点点跃升至顶流。

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忍受,自然能享受到别人不能享受的享受。

我愿意仰视李子柒,只是被资本,被宣传工具操控下的流量裹挟的感觉,让我非常不爽。

END

卉姐,前资深媒体人,野生情感砖家,声优达人。曾经连续三年包揽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二三等奖,著有特稿文集《假如没有这些遇见》。

卉姐
有热点、有态度、有八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