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半日观摩活动—
为提高幼儿园半日活动的有效性,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组织一日活动,提升教师保教水平及活动组织能力,倾听幼儿,提高师幼互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莲华园区)于2024年11月20-22日,开展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背景下聚焦“师幼互动”的半日活动视导活动,老师们年级交叉深入班级,参照“云南省班级半日观察评价表”和“师幼互动”评分细则,在观摩中,查找不足,相互学习。
晨间来园 自由时光
迎着清晨的阳光,
带着无限的期许,
怀揣着满满的爱与期待,
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
开始了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晨间锻炼作为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对增强幼儿体质,形成良好的体态,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和合作交往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相互礼貌问好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老师的监护下,分散、自主的进入晨间锻炼活动。伴随音乐的变换,孩子们合作收拾运动器械,整齐站队做早操,整个晨间活动动静交替,井然有序,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劳动 乐在其中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包括进餐、盥洗、如厕、午睡等,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好生活教育的价值,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体现“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老师在生活环节中也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和劳动意识,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渗透,循序渐进的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师幼互动 探索求知
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在集中教学和区域中,老师们注重依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运用生动的教具,基于儿童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经验兴趣需求出发。真正尊重和回归儿童本位,教师站在儿童视角,转变观念和方式,开展满足儿童全面发展需要的活动。
半日活动观摩后,老师们集中共研共议,如何将“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更好的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领域,追随孩子的需要,探索课程的有效学习,用专业的陪伴与耐心的教导,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最大限度的提高。
教研感悟
赵兰老师:通过半日活动观摩,我们得以用“观察者”的视角去发现和察觉——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而师幼互动不局限于课堂的一问一答,它弥散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作为互动的搭建者,需要了解、倾听、回应幼儿,尊重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身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会在互动时出现“无意识回应方式”,而重复积累后就导致了无效、机械的师幼互动,让我明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互动模式——重塑有效问答,完善回应策略,提出高阶问题,设定新的任务驱动。相信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一旦建立,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推波助澜”,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性”。
胡洁老师:近日,我园组织了一次半日活动观摩,在此次的观摩中,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师幼互动与幼儿自主学习密不可分。老师们通过温柔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与幼儿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让我思考到如何提高师幼互动,或许关键在于倾听与尊重,每一个细微的回应,都是对孩子的个性的认可,也是鼓励幼儿自主学习的前提。本次观摩活动我也深刻的感受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与个性的尊重。让我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心的去读。
温磊老师:岁序更替,春华秋实,回顾这十五年来的教学历程,我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将《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师幼互动往积极方向引导,给予幼儿安全感,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同时还要做个能给幼儿带来快乐的老师,让快乐成为职业的主导情绪,帮助幼儿塑造快乐的性格,把快乐作为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师幼互动充满快乐。
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儿童在前,教师助推”的课程意识逐渐增强,教育行为的专业性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注重师幼互动的情感支持,追随儿童,让孩子在主动学习,勇于探索中健康成长!
- END -
策划 | 莲华教研组
文字 | 谢峥
图片 | 各班级教师
一审一校 | 谢 峥
二审二校 | 王瑢琪
三审三校 |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