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突破红线……

财富   2025-01-10 21:45   江苏  


 | 杨国英   

财经暖男 | 只说有用的


等待股市回调造成的损失,很多时候比股市回调造成的损失更大。

这句话,是彼得·林奇讲的,其意义与巴菲特追求“模糊的正确”,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预判“精确底部”(当然也包括“精确顶部”),“精确底部”只有事后复盘才能确认。

那么,既然如此,在“相对底部”就没有必要过于小心了,不仅没有必要过于小心,反而应该大胆一些。

当然,预判“相对底部”,这个也是得有逻辑支撑的,这个逻辑支撑,建立在中期牛市的确认和短期利空因素的兑现。

中期牛市的确认,这个就不多讲了,从七八月份,我一直讲到现在,基于货币和财政的双宽松预期,中期牛市是没有任何质疑必要的,因为,中期牛市不仅是本轮双宽松的必然现象,而且更牵涉到维稳资产价格避免系统金融风险的政策诉求。

讲到维稳资产避免系统金融风险的政策诉求,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今天我稍微讲透一些。

当下,我们系统金融风险的最大隐患是什么?当然是楼市,楼市牵涉规模高达500万亿,而这500万亿的楼市资产,直接(房贷)和间接(不动产抵押经营贷等)涉贷规模应该有100万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房价在2025-2026继续发生急速下跌,那么,商业银行的系统金融风险就很可能会爆发。

对这一系统金融风险的隐患排解,除了政策端一系列的调降房贷、调降首付、调降门槛、鼓励地方收储、以及超大和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等,这些政策是楼市对楼市的,有助于适度带动增量需求,但是,在楼市积重难返之下,仅靠上述楼市肯定是不够的,事实还需要创造全社会的财富效应、继而进一步扩大增量需求、并激活楼市内在存量需求。

创造全社会的财富效应、继而进一步扩大增量需求、并激活楼市内在存量需求,这事实就离不开一个中期牛市,通过中期牛市带来的财富效应,最终带来楼市增量需求的扩大、以及楼市存量需求的激活——如同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中的牛市一样,其时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在2015年底-2017年中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楼市。

当然,与上一次不同,本轮中期牛市最终创造的财富效应,是不可能全面推高房价的,但是,至少可以避免房价的继续大幅下跌,至少可以避免系统金融风险的爆发,关于这个,我就不详细讨论了。

总之,在中期牛市这一底层逻辑确认之下,再结合短期利空因素的近乎全部兑现之下,个人认为,当下股市已经没什么好担心了,相反,反而应该大胆一些。

关于短期利空因素,无非有以下几条:

一是9.24之后市场急速拉升并继而导致后继无力。

这个利空因素,经过近一个月的震荡回调之后,其实已经完全兑现了,甚至过度兑现了。毕竟,2025年的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央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定调了,这个是不需要怀疑的,同时,在近一个月的震荡回调之后,本周至少有两个交易日神秘力量和部分机构已经在跃跃欲试,已经在明确测试市场底部。

二是特朗普拟升级贸易战。

我们当然得承认,特朗普拟升级贸易战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但是,这一影响不仅已经兑现过度了,而且与中国贸易出口的现状明确不符合。

其实,只要跟踪海关贸易进出口数据,我们就会发现,2024前三季度我们的出口数据相当不错、且预期四季度还很不错,现在中国的出口重点是全球新兴经济体、而不是美国,这是中国对外部市场调结构长达五年取得的成果。

所以,即便特朗普正式上任后果真如其所言“升级贸易战”,事实也不会危及到我们的出口基本盘,而且,特朗普果真升级贸易战,升级的也不仅是与我们的贸易战、也涉及到美国传统盟友,这大概率会间接促和我们与其传统盟友的经贸关系。

三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在特朗普鼓吹升级贸易战之下(这预示着美国通胀预期上升),近期美联储连续释放暂缓降息的信号,这个短期利空,个人认为,至少对于中国,也已经过度兑现了。

这是因为,近期美联储释放的仅是暂缓降息信号,又不是预期加息信号,这没什么好担心,毕竟2024年美联储已经降息了100个基点(分三次),同期全球除日本外的发达经济体,2024年的降息尺度都比较大,比如欧洲央行降息了100个基点,加拿大央行甚至降息了175个基点,与他们相比,中国央行2024年仅仅降息了35个基点(一年期LPR),所以,我们的降息节奏是不可能被美联储打断的,除非美联储明确加息、而不是暂缓降息。

更何况,无论是特朗普的贸易战、还是由此派生的美联储暂缓降息,这些事实有可能仅仅是特朗普的政策博弈,并不一定会100%落地——而这些,一旦被部分证伪,也就是利空一旦被证伪,市场很快就会报复性拉升,何况,现在事实已经被兑现了。

金融市场的实战,一切都与预期偏差有关,宏观有宏观的预期偏差,中观有中观的预期偏差,微观有微观的预期偏差,而我们作为参与者,事实所参与的无非就是识判和捕捉这一系列的预期偏差而已。

所以,今天下午面对市场的继续回调,我是有点兴奋的,一是对持仓做了局部微调,新添了一个港股通创新医疗器械、并加仓了地方并购预期标的、同时减了一丢丢AI赋能,二是最近三年第一次突破红线,将股市配置占比上调到38%,这个操作其实昨天文章就已经讲了,加仓突破红线,小幅减持黄金。

今天就讲这么多,不追求绝对低点,静等下周大底出现。

付费阅读:

已在私享会分享,私享会会员切勿重复付费。

前期硬核系列:

1,今天,恐慌中的误杀(硬核科技之十一)

2,重磅信号!瞬间拉升!(硬核科技之十)

3,今天,深V大反转(硬核科技之九)

4今天,重磅事件(硬核科技之八)

5,周末,大消息(硬核科技之七)

6,今天,牛气不可阻挡(硬核科技之六)

7,刚刚,突发冲击(硬核科技之五)

8,周末,上交所喊话了(硬核科技之四)

9,今天,利空被迅速粉碎了(硬核科技之三)

10,刚刚,重大信号!!(硬核科技之二)

11,牛市第一攻击波之“小硬”科技替代之一

中期大白系列:

1,突发,应对大面积涨停!(弱周期大消费之九)
2,外资疯狂抢筹!(弱周期大消费之八)
3,今天,继续疯狂!(弱周期大消费之七)
4,今天,午后大反攻!(弱周期大消费之六)
5,今天,放假也暴涨!(弱周期大消费之五)
6,超级疯狂的一天(弱周期大消费之四)
7,太疯狂了,明天谨慎追高(弱周期大消费之三)
8,见证历史!货币牛市加速狂奔(弱周期大消费之二)
9,全面爆发!正在起飞的弱周期大消费之一


苹果手机用户,购买请添加助理微信:
ygygc66
备注:私享会

End -  

全域资产配置:
• 全球动荡指数6.0分,以进为主,评测区间:3-9分。
股市约 38%(A股和港股通为5:5);QDII(合法跨境ETF)约7%;黄金约 15%;现金类约5%;房产及其他约35%。

↓↓↓ 扫码关注,提升思辨,守卫财富 ↓↓↓
      

分享、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杨国英观察
杨国英,著名财经评论员、实战投资人、全域资产配置倡导者。(百度搜索“杨国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