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十大财会热点话题盘点(全)

乐活   2025-01-05 20:10   广东  
2024年已经过去,辞旧岁,迎新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此,作者将自己关注到的2024年财会领域热点话题做了总结,回顾这一整年中影响着财会人员的宏大叙事。也不知时代中一颗细微尘埃,是否就是落在我们身上的一座大山。
一、企业数据资源入表
在信息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了现代生产力。算法、算力和数据被誉为推动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如果说算法是方向盘,算力是发动机,那么数据就是动力源。
因此,数据对于企业而言,被作为存货无形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有想到,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规定企业自2024年1月1日将数据入表,多少让人有些手足无措。同时,关于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的学术文章,也在2024年如雨后春笋般的纷纷见诸报端。
本文无意于探讨数据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会计处理问题和学术争端,私以为,以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对数据的利用水平,还达不到资产“预期将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定义。
至于倒卖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的黑心中介,倒是可以执行《暂行规定》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也请熟读,否则可能预计负债要计提的更多。
二、ESG报告与评级
数据资源乘上了人工智能的东风,热度自然居高不下。而毫无疑问,ESG是除数据资源之外,最具流量的财会领域话题,甚至流传出四大年薪百万招揽ESG人才的谣言。不过,CFA推出了个ESG证书是真的,在割韭菜方面,美西方那都是老前辈了。
虽然ESG都火成这样了,有一天我小弟却问我:ESG是什么?这就像十年前的造词梗,你不需要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你只要把它挂在嘴边,那就不明觉厉了。
但我小弟是个实诚人,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就只能实事求是地回答:是Environmental、Social和Governance三个英语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但在国内语境下,这几乎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了。
实际上,这就是西方企业一直强调的社会公众责任。西方世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但西方企业却有主导社会的意图,而西方人又有一颗圣母心。好家伙,各方一拍即合,新事物就应运而生了。
而ESG在我国,自然就要中国特色一番,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三、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
这事其实不新鲜,财政部在2019年12月就发布了有关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要将碳排放权按历史成本计入资产。这一话题在今年再次有了流量,又是蹭上了ESG的热度。可见,在当代真正无可争议应当计入资产的,只有流量,而碳交易权的资产确认则争议很大。
首先,对于将其确认为何种资产类型,就存在几种说法,包括无形资产、存货、金融资产、1498碳排放权资产等。就这初始确认,咱也都不懂,咱也不敢问。这怎么处理,CPA会计、审计里也都没说啊!就一条暂行规定,在实务中知道如何处理的知行合一大牛可谓少之又少。只怕大部分人都和作者一样,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而上市公司呢,则是有的披露在年报,有的披露在社会责任报告,有的披露在ESG报告,五花八门,啥样都有。要我说,不知道咋办;可以看看《碳会计的困境与对策》(郑洪涛,2024)的说法,还是先完善法制建设吧。
四、新会计法
2024年6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新会计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如果是会计人员,就真切地与你的个人工作密切相关了。
与旧的会计法相比,新会计法的实质性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强化财会监督职能,传统的“八大监督”继续扩大队伍;
2.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个人法律责任,对于单位、财务人员、公职人员的处罚力度加大。
3.“帐簿”一律改为“账簿”。
个人认为,新会计法的潜台词是:财务工作要提升信息化程度,财务人员要提升业务能力道德水平以及公文写作技能(不要再写错别字了)。
五、新公司法
新公司法经历四易其稿,在2023年12月29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然而,其正式实施,却和晚半年修订的新会计法不约而同,要待到2024年7月1日。
究其原因,不同于会计法的小修小补、微调微do,公司法的变动可谓大刀阔斧,改头换面,其造成的影响和广泛争议,至今仍在业界萦绕不绝。
彼吾某位名师曾将新公司法的主要变化归纳为出资制度公司民主管理制度公司债券管理体制等方面,并在出资制度改革背景下,对会计处理的影响做出深入独到的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
然而,新公司法的变化又何止这几个方面?除了引起一片热议的出资制度,尤其是五年到期、加速到期、股东失权等内容,股权转让人与受让人的连带出资责任甚至让地方法院纷纷延期判决。而原本“断子绝孙”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新公司法的春风下老树发新芽,有了“儿孙满堂”的可能。这一点也被2024税务师涉税相关法律命题组专家所关注。此外,关于监事会、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之间的爱恨纠葛、床上安床等问题,在新公司法中有些“还政于民”的意思,可独立董事或监事会是否摆脱所谓“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局面,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待观察。而这也被一些学者在论文中提出。
新公司法的变化之大,绝非寥寥数言所能概括,足以另开一篇长文讲个三天三夜。此类文章如汗牛充栋,本文也就点到为止,不再赘述。
六、“恒大事件”与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审计意见购买、审计质量研究等问题可谓老生常谈,而这一话题又在2024年恒大轰然倒塌和普华永道顶格罚单的背景下,被舆论彻底引爆。
这一问题,作者在CPA无用论之我见一文中也提到过:“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和支付主体具有一致性。被审计单位既是金主爸爸,又是挨揍熊娃,最终受益人却是股东、债权人、监管方,甚至包括社会上形形色色搭便车的主体。”这一天然劣势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先天不足,市场的价格战和无底线审计意见更令其后天畸形。
作者有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对于公共利益实体,是否应当识别出足够的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由行业协会或被审计单位监事会、独立董事等组织或个人牵头,设立公众利益基金池,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根据自身对于审计报告质量的需要,向公众利益基金池中投入资金。投入资金比例作为参考依据之一,在预期使用者团体中选任主要审计业务委托人。受聘的事务所对预期使用者团体负责,审计业务不再是被审计单位一家之事,而是让社会公众都投入并参与进来。
七、关键审计事项
这一话题在2024年只能算是余热未减。
作者刚入行的时候,国内审计行业还没有这一新事物。那时的审计报告是短式标准,所有报告千篇一律,都长一个样。
直到2016年,财政部修订并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自2018年1月1日起,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审计报告中加入关键审计事项段。至此,审计报告可以在石上雕花,各有特色。
而在2024年的各种研究中,表明关键审计事项与行业专长、声誉激励、审计风格、问询函强度等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这些研究旨在窥一斑而见全豹,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微言大义。
根据前不久一则不知真假的消息:“一位爱秀自己大火箭的富豪表示:世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论文都是垃圾”。按照先找热门关键词,再想好重要结论,最后找数据做一系列计量分析证明的研究方法,能证明关键审计事项与我家猫咪存在相关关系,我也是相信的。
八、商誉
关于商誉的争议,可谓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歇。如果作者没有记错的话,证监会以前年度的面试专业考题中,就有一道题目关于是“商誉减值”和“商誉摊销”的选择。
时至2024年,业界仍对商誉信息披露事项忧心忡忡。不仅ISAB发布了关于企业合并中商誉及其减值的征求意见稿,财政部也紧随其后,于4月发布函件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增加关于商誉披露的有用信息。
这一话题在如此热门,在我国尤为甚之。作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如果说并购浪潮是市场竞争中永恒的波涛,那么商誉就是资本冲击下飞溅的浪花。阎王好斗,小鬼难缠。并购尚能受到各方力量制约和有效的监管(还记得要约收购的各项规定吗),而商誉的形成过程则容易藏污纳垢。况且减值测试又依赖于专业判断,结果具有不可验证性(胡国强、孙文祥、王海,2024),这每一朵浪花,到底是市场当中资本博弈的正常结果,还是暗藏背后不可告人的py交易?
着实说不清,也道不明。
2.在我国,企业合并秉承着实体理论,而商誉确认却依然遵循母公司理论。用高大上的CFA、ACCA的话来说,就是我国是partial goodwill method;而国际如今盛行的是full goodwill method。一如我国发行证券对于发行费用的财务处理,一直都是incorrect treatment;而高大上的CFA会把发行费用放入有时间轴的现金流中。
话扯远了。部分商誉法也就是说,我国在合并层面只承认母公司商誉,不承认少数股东权益商誉。这当然是基于实务上的考量,但理论关系的错配就留下了值得商榷的余地。
3.正是目前监管应对的方面,关于商誉的信息披露很不完善。信息使用者对于商誉的形成、测试、减值全链条过程如同雾里看花,好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让人不禁想问,商誉到底是什么:控制权溢价信息差溢价内部协同溢价?还是品牌溢价?这些问题可以单独写一本书了。
九、增值税法
作为占了税法考试半壁江山的税种,于2024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法律。还记得法律的层级吗?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原来的《暂行条例》只能算是行政法规,现在更上一层楼了。
关于增值税法的新修订内容,有很多老师解读,当然争议也不小:有说视同销售范围大为缩小的;有说征收率统一为3%的;有说不再存在混合销售的。
众说纷纭。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可能被放在了服务的概念范畴内;对于增值税境内服务范围的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
个人认为,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目前无须着急解读,毕竟增值税法2026年才落地实施,可以等一等实施细则再看。
无奈我们财务行业的打工人,实在太卷了。
十、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
这一条对于考证人的影响绝不在小。
解释中第二条事关保险行业,作者极少涉猎,在此不作讨论。但第一条中关于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保,不仅关乎各行各业,也关于每个考证人的分数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钱钱钱,打工人的腰杆。
不好意思,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言归正传,自此以后,对于保证类质保,应当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不再计入销售费用。另须注意与服务类质保的区分至于如何识别单项履约义务,分配合同金额确认收入等,不再赘述。
写在最后
其实,2024年发生影响财务人的大事小情,又何止这区区十项?在这一年里,证监会发布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4号》;所谓的“豪宅税”已成历史;契税、土地增值税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中注协发布独立性准则第一号;最高法关于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答复等等。
这些事件,无一不对财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无一不构成对财会人员的严肃考验。作者或能力不及,或精力不济,或因知识盲区的存在,无法兼顾到方方面面。
本文选取的十大话题:五项与会计相关,两项与经济法相关,两项与审计相关,一项与税法相关。希望2025年,在作者的水平有所提升之后,与大家再分享一些关于财管和战略的热点话题。
也欢迎有想法、有思路的读者朋友,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全文4368字,完)

花落可奈何
昨天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只有在梦中依稀清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