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时光荏苒,已经有11年没有回来,因为吴晓波老师的分享主题《我一直是一个记者》吸引了我。吴晓波老师是财经记者,是客家人,他在今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建95周年纪念系列论坛《新闻与记忆》中分享复旦大学新闻系教会他的四件事,其中讲到王中教授的“人民性第一”,聊到沃尔特·李普曼等主题分享。他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对话中,有现场6个提问环节,我抓住了机会:“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变化与动荡,而人工智能(AI)让很多人失业,虽然AI数据无法捕捉记者敏锐的细节,算法无法与人共鸣,AI更无法坚定价值底线,但AI彻底到来时,还是心惊胆战,这几年我们记者可以做什么……”(在今天复旦大学公众号有“快闪”一个问题和一张拿着相机的我)
“好的问题是答案的一半”
AI永远没有人类的敏锐与共鸣,
AI无法坚守价值底线,
AI更无法超越我们的信仰。
这4个月,我一直在大脑盘旋的问题是:
郑小瑛先生是我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中央歌剧院终身荣誉指挥。她曾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两枚俄中友谊荣誉勋章、中央音乐学院杰出贡献奖、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终身荣誉奖、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是世界合唱比赛荣誉艺术主席团的永久成员。她边讲边演的表演形式被媒体誉为“郑小瑛模式”,影响着同行、学生和观众,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阳春白雪 和者日众”,与大众共享美妙音乐的人生追求。
已有“撼动不了”的央视媒体等大批主流媒体,采访过95岁郑小瑛先生,为何我还要去采访她?我的专访内容,大家会喜欢吗?现在了然于胸......
因为她是最酷的“95后”;
因为和她交流,你会成为她的影子;
因为她会毫无保留地与年轻人分享快乐,表达爱意,从我们的专访中,她也感受到幸福;
因为她是客家人,骨子里的客家基因,传承客家精神,良好的家风,在家庭教育上能影响和带动亲子家庭;
因为全媒体下,到处是“小鲜肉”、“小家伙们”的地方,她说“我们更应该去掺和”,让年轻人知道天外有天,年轻人是好学的,要给年轻人平台;
因为不管是西方主流音乐圣殿,还是互联网舞台,郑小瑛先生都认为是展示艺术的平台,和高雅的交响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她,从来不会“曲高和寡”,而我长期从事儿童科普传播工作,可以把音乐科普做得更好;
还因为科学和艺术是一家人,科艺融合......
因为《费加罗的婚姻》配歌是蒋英教授,机缘巧合,10月12日,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蒋英教授105周年音乐会,我们带了部分爱乐班的孩子们去看了这场演出,认识不一样的蒋英教授 。
蒋英先生(左) 郑小瑛先生(右)
祝爱兰(左,蒋英先生爱徒)合影
10月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园举办《爱的咏叹调:蒋英传》里面的序言,是郑小瑛先生写的,序言里面提到:"她虽然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但从不搞特殊。不管天气如何,她每天都是骑摩托车早早地到校上班,包括我在内的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时常会偶遇,女教授骑摩托车上班,这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多见的奇观啊......"
为了能“拿到”这次郑小瑛先生的专访,我和高中母校永定一中上海校友会&厦门校友会的师兄师妹一起策划,并得到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江世亮老师和秘书长董长军老师大力支持,同时得到客家人姜先生(青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赞助。我拿着介绍信,在2024年5月30日从上海飞到厦门,在郑小瑛先生的家中完成专访。
在当下短视频如火如荼的时期,我酝酿了4个月才敢下笔,思考是否像别的短视频,单独剪辑1-2分钟就呈现“句句金句”呢?人物专访是鲜活的,是多面的,是勇敢的,更是互动场景极强的画面,短短几分钟视频是无法承载信息的密度。因此我坚持剪辑成20分钟一集,作为访谈。
采访视频如下:
来自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的科普工作者问郑小瑛先生:
“各行各业的人群,对音乐的兴趣,哪怕是奋斗在一线的外卖小哥,依然挡不住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对于这些社会基层的大众,没有像您的学生一样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请教您,音乐素养在我们国家文明素养的提升中,它占多大的比重?”
现在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在音乐上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不惜考级,每周末都奔走在各个培训机构。即使是一线劳动者,也愿意让自家孩子在钢琴、小提琴、击打鼓、二胡等乐器上,投入更多的美育教育。作为郑教授,您是一直在做“阳春白雪”的事,您认为让孩子们亲近音乐,走近音乐,这个意义何在?
在上海,我们一直参加老年大学的 课程。每年春季招生报名时,爷爷奶奶级别的都会上好闹钟,特别看重社区街道与琴行合作的钢琴\二胡\葫芦丝等培训,名额需要在一分钟内秒杀,在招生季一度冲上上海发布的“热搜”。据了解,老年大学是除了老年人上课,还有家庭主主妇预约名额。对于这种追捧老年大学音乐的现象,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圆音乐梦,郑先生,您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