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生是吾辈楷模

百科   2024-09-24 09:11   上海  


前言:一本来自同济大学校园的“弹幕”书


2017年,汪品先院士第一次在同济大学推出“科学与文化”系列通识课程的时候,一群校外的中学生每次都早早赶来“抢占”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不仅专心致志地做课堂笔记,课后还轮流在一个皮壳笔记本上画下他们的课堂印象、写下课堂心得和对老师的诚挚谢意。这份特别的礼物深深打动了汪品先院士,让他看到自己的工作真的能像蜡烛一样“照亮”他人。之后,随着抖音、B站等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当他发现自己的讲课视频经陌生人剪辑、上传,在网上的播放量动辄达数百万次时,喜悦的感觉又比在几十、上百人的课堂里更为强烈,“尤其是哗啦啦像雨点一样下来的弹幕,那种即时的反馈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特别高兴看到听众有一种兴奋的状态,这就好比歌星开演唱会时,台下的粉丝挥着荧光棒跟着台上的明星一起在歌唱。”
--摘自上海科协公众号 作者陈怡



德育崇尚信仰 · 科学贵在怀疑


周六晚,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江世亮老师在科技编辑记者群发出9月23日下午14:00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汪品先院士《科学与文化》的新书发布会。我点击链接一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UP主科普老顽童,82岁三次深潜1400米的深海......这些话题足够吸引爱好科学和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们关注,立马报名。


第一个入场打卡,买书、盖章、拍照,哇,像极了逛书展的感觉,来得早,领到一个好位置,静下心来翻阅。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过于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忽略了文化的价值。之前在B站听过汪先生的课程《科学与文化》,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科学与文化,看似两个不同的领域,却在先生的描述下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他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搭建了一座连接科学与文化的桥梁。


在送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前副理事长、天文学家卞毓麟老师换乘上海地铁站时,他一路分享汪先生的不容易,汪先生对科学普及的坚持与激情。发布会上,直播中,主持人透露88岁汪先生现在停更了B站,耄耋之年的他在抗癌。发布会前,他上午还吊水下午临近发布会的现场,他还高烧啊。整场发布会,88岁“海洋科普老顽童”汪先生的状态,却是最富有激情的。


瞧,汪先生像孩子一样乐呵呵签名,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老师挥手“后”们给汪先生多一些休息时间,我拍下瞬间感动......


我始终被汪先生的精神感动着,激励着,最初认识到汪先生是从同济大学师姐那边了解他。后来他“转型”成为科普博主的时候,他始终怀揣一颗对科学热爱且赤忱的心,为传播知识耕耘,在如此高龄,为如此多的孩子们,坚持科普了如此之久,是吾辈楷模。

汪爷爷,

孩子们向您问好


在大科学下,

我们既要懂文又要懂理,

咋办呢,那就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吧。





痛快追星吧,值!


追到了,

《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物理系教授吴於人。


在上海科学会堂二楼卢浮厅,入场半小时后我就看到《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於人。“吴姥姥”深受孩子们欢迎,而我们家老二是她的忠粉,在我忙碌编辑文字时,他总是打开B站看吴姥姥的视频,学着吴姥姥有模有样做小实验。


逆光中,和“吴姥姥“、江世亮老师合影留念


追到了

新华社首位赴南北极的女记者张建松老师。

走南闯北的巾帼英雄


有的人为了饭碗而工作,有的人为了兴趣而工作,张建松属于后者。她对新闻事业的投入、对南北极科考的执著,抛家别女、数次闯荡,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南北极秀美的风光令人神往,但要到达南北极、记录南北极却非易事。风浪颠簸、风雪漫漫,还要天天采发稿件,这对一位女记者而言颇为不易,而她却乐此不疲、以苦为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

(原新华社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 慎海雄


她撰写的《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在2021年6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字数超过40万字,收录照片近400张,被汪先生称之为“海上《徐霞客游记》”。


在发布会现场,张建松老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给我们分享真材实料。女性要追逐梦想,那是永恒的坚守;要坚守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孩子最坚实的榜样,要学会给孩子留白;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等给宝妈们最真实而接地气的分享。陪伴孩子成长时,追逐梦想是永恒的坚守!


在搭建科学文化创意桥梁上,她查阅到目前只有800多家机构在扎实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但在大科学环境下,是远远不能支撑当下社会需求,什么时候能突破到8000家,8万家,那中国孩子的“科创小达人”是不是如雨后春笋般,接应当下发展需求呢。


在互动回答环节中,江世亮老师还收集到关于科学普及如何做到街道、社区、校园等多方联动,落地科学作品,传播科学给孩子们,传承科学家精神给孩子们,这个议题非常接地气。

举国同庆 盛世中华

我们仿佛又听到先哲们的声音,又回忆起1900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们今天就要用少年中国说的精神来问中国人:你了解自己吗?中国特色是什么?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是当代中国人不容推辞的历史责任。

     -- 摘自《科学与文化》第6章东西方文化

END

致我最敬爱的老师们

记者证 · 考级真得这么重要吗?

郑家姑娘工作室
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