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到一个月,要迎中秋节了。我今年好像回到小时候,告别“每年回家一趟”,重启“接二连三”回家模式,那是一种“马不停蹄、兵荒马乱”的回家之旅。40+的我们,不得不面对“送别”和“离开”话题。每次从上海回家乡,一路颠簸,有时高铁,有时飞机,然后高速城际公交车。快到家门时,想让自己开心时,就坐上那种拉风的小三轮车,让耳边呼呼吹过家乡的风,让眼里装着家乡的山山水水.....虽然今年每次都是心事重重回到衍庆楼,一路总是眼泪摩挲,但只要一迈进衍庆楼的大门,心竟然踏实、宁静,那种接纳当下的心里,真真切切。
翻出我母亲在四合院时保管的老照片,犹豫一下,是否记录呢?因为那个特殊年代,照片里面没有99岁奶奶的儿时身影,上图是她的父母亲和哥哥在香港合影。要是能穿越时空,想回去看看我们的太公太婆在香港生活10年的样子,想去看看他们全家从香港迁至台湾生活的样子...... 我们不再追溯,为何不把儿时的奶奶带到香港接受教育。因为姐姐说奶奶若没有"下嫁"给我们爷爷,哪里会有我们这些家族中温暖有力量、凝聚力极强的郑氏兄弟姐妹呢?
岁月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又能传承什么呢。
隔着屏幕,看着返老还童的奶奶,
喜欢干净,和60后、70后在一起,
从来没有觉得她是“老态龙钟”,
对着镜头,回眸一笑,
出生在广东大浦,
是大浦的大家闺秀啊,
感恩岁月,给我们带来健康、快乐和幸福!
家里床板太硬,翻来覆去,爬起来听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听远处传来阵阵的蛙声……回到家乡,心总是踏实的,“80后”的我竟然已经有落叶归根的念头了,或许这就是客家人吧,追祖寻根,不管我们走得多远。
翻出白天的照片,眼泪会止不住无声无息落下,再也不敢像小时候踩出“咚咚咚”的脚步声,去爬这栋百年老宅了。蹑手蹑脚,扶着栏杆走到二楼,一眼就能从衍庆楼看到振聲楼。远远看着振聲楼,心里感慨传教士金禄公【南宋宰相郑清之后裔,郑小瑛老师的祖父】格局和眼界啊!曾经在100多年前就走出两位美国藤校留学生,郑维和郑华,家族里都叫它“洋楼”又称为“博士楼”,是95岁郑小瑛老师的祖居地【振聲楼 | 郑小瑛祖居地】。这里曾经是我的姑姑和叔叔们的接收知识的村里唯一学堂,今年将建成福建省龙岩永定区的“乡村音乐课堂”了,将公益传播《土楼回响》【土楼回响 | 客家女,郑小瑛老师】。
看到清澈的小溪,这条小溪承载了我童年玩水的所有快乐,我曾经是村里最会抓鱼的女娃,经常暑假拿着簸箕非常专注去逮那种和石头一样颜色的小鱼,曾经站在这条小溪的拱桥上钓了很多很多的鱼,中午餐桌上总有一盘菜是我最爱的煎鱼干。小时候我是村里会钓鱼又会游泳,并且敢从五六米高的地方纵身跳入龙潭崆的女娃,以至于我的大伯母经常笑着和我说: “等着,你出嫁时,肯定要落雨咯……”
果真,出嫁那年那月那天,那雨水真是止不住啊,族里长辈都是撑伞送我上婚车的。呃,再加上是冬天出嫁,那个的冷飕飕啊,穿透了我在苏州虎丘一条街掏回来的婚纱、旗袍、晚礼服,我怎么也捂不热自己啊。哝,小时候我把四合院门口这条小溪里面的鱼,捞得太多,逮着太多,鱼妈妈不舍,也要陪嫁了……
拉开小锁扣,轻轻推开我的闺房,穿过窗户,我心中一阵窃喜,还能像小时候望见窗外的景色。这里承载我所有的童年,从小学习的地方,小时候除了跳龙潭崆、钓鱼、爬山,剩下时间就宅在这房子里。想起小时候,夏天伴着青蛙的呱呱声音入睡,冬天能枕着楼下妈妈烧柴煮菜做饭后保留的温暖,暖暖的入睡……
我的房间是四合院的姐妹最喜欢来玩的地方,它在衍庆楼的角落,最隐秘也是能听到蛙声最多的地方。我从小学五年开始住宿,离开四合院·衍庆楼,学生时代每年只有寒暑假回来,一晃33年。
后来家族里的兄弟姐妹慢慢走出去,奔赴在深圳、福州、厦门、龙岩、上海和海外等地方,大家都离开四合院·衍庆楼,只有春节时或祭祀时,兄弟姐妹们才偶尔回来看看她。
翻开那些久远的泛黄老照片,泪眼摩挲啊,不争气又流下眼泪......下图中排右侧的全家族照片拍摄于爷爷70大寿,那时的我穿着水鞋,两手乖乖地放在腿上,端正地坐着,梳着两根冲天麻花辫子,而我弟弟在我母亲怀中抱着。那时我们家族父母辈都年轻、帅气、质朴,转眼他们都是七八十岁了......时光走得太快,有时候来不及记录啊。
以后只要有空,每一次落笔生花时,我就用心去表达出来,用情去传承这份家族精神。因为在外漂泊的我们,内心很爱您,一直挂念着您。我们温暖有力的百年老宅--衍庆楼!
我曾经幻想过,
要是我从来没有,
离开过福建永定龙寨村,
一直生活在家乡,
今天的我又是什么状态呢?
不管在什么当下,
我都得接纳它,
都要在当下。
像孩童一样,
做自己能做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
保持初心继续前行吧!
--郑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