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之美 · 美谈 | 江湖

文化   2024-12-18 14:01   北京  


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澳门笔会特别推出“文艺之城 澳门之美”澳门文学贺双庆系列活动特刊,所选作品中有饱含家国情怀的笔墨,有记录城市变迁的故事,有文学大家的精彩篇章,也有艺坛菁英的桂冠之作,借以呈现澳门回归以来本土创作的多元面貌,并透过艺术与文学,反映二十五年来澳门社会的发展及变迁。相关内容结集成《文艺之城 澳门之美》一书,并追加“二十五个澳门之美”专辑,涵盖“美人”“美事”“美谈”“美景”“美食”五个类别,以文学书写澳门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


我们特选发部分作品,与读者共赏澳门之美。


澳门

之美

美谈


作者简介:

甘远来


甘远来,零零后,天秤座,中文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澳门笔会监事、《澳门笔汇》执行编辑、澳门别有天诗社理事,《澳门日报》、《华侨报》副刊专栏作者。获澳门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创世纪七十年诗奖等。



江湖

甘远来

穿过本岛长长的得胜马路,便是新花园。那时没有高大的楼宇,没有喧闹的交通灯号。云很淡,风很轻。

“得胜”之名源于1622年的葡荷澳门之战。彼时荷兰军队进袭澳门,舰艇登陆㓥狗环海滩,直抢二龙喉附近,澳门军队以少胜多,一路追击,大获全胜。关押荷兰战俘的地方后名为“荷兰园”,与荷兰人作战的地方名为“得胜马路”。街道地名、姓甚名谁,总的来说都是名字,名字冥冥中又与命运风水有所牵连。

1954年,香港石峡尾木屋大火。澳门镜湖医院、同善堂为赈灾筹募善款,顺道解决剑拔弩张的武林“论战”。事缘吴公仪自诩“无敌手”,陈克夫不满其论便在报纸上回击,一来二往,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那唯有在手底下见真章。有心人便借此机,在澳门摆开擂台,举行吴陈国术合演暨红伶义演慈善大会,既能比武解决争端,又能筹得善款。

吴陈对决由澳门康乐体育会主办,梁昌为大会主席,何贤为副主席兼总裁判,澳督贾伯乐夫妇、司令白志高夫妇等达官名流出席观战。

1954年1月17日,下午三时,新花园娱乐场泳池。

新花园内人头涌涌,一眼望去乌泱泱的,人声鼎沸,我人生中第一次见那么多人,如同蚁窝。父亲牵着我的手,肩膀一推一卸,便挤开人流,如同一条灵活的游鱼,游到一个最佳的观景位置。

我们只为了看吴陈比武而来。父亲细声地和我讲着今日决斗的两位师傅的师承,父亲说中国人的拳脚继承自他们的父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也是父。

吴公仪是吴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吴氏太极拳的老祖吴全佑拜师杨无敌,底子是杨氏太极拳,走的是小架太极拳的路数。吴公仪伯爷吴鉴泉是一代太极拳宗师,听闻是旧时皇帝的御前侍卫,功夫十分了得。

家传功夫,和我们差不多啊。我心想。

父亲对各派的武学渊源了如指掌,又继续介绍。陈克夫是澳门白鹤派第二代弟子,师承西藏白鹤派,与福建白鹤拳不同。陈克夫的师父是白鹤派吴肇钟宗师。吴肇钟的师父是江西老拳师朱子尧,学艺十年,回来澳门开馆收徒。陈克夫的师祖朱子尧,年轻时在肇庆庆云寺跟随升隆长老学武,是白鹤派正传。而升隆长老的师承不明,但武林中人知道长老时,他已有一身好功夫了。

升隆长老,朱子尧,吴肇钟,陈克夫。我屈着手指数了出来。

练武的人记性必须要好,有时候父亲……噢,师父。师父他不喜欢我在练武时叫他父亲,他说这样不合规矩。有时候师父授徒,招式只示范一次,若不能牢牢记住,又得挨上几顿训。

白鹤派为什么要叫白鹤派啊?我问。

名字不过是外壳,更重要的是那群人。父亲说罢,指了指天上快速掠过的一群麻雀,很小数粒,如同芝麻。他接着为我解惑:

相传这门白鹤拳是明朝时西藏武僧阿达陀尊者于深山修练时,偶然见到猿猴与白鹤搏斗,从中明悟拳理,创出白鹤拳。这一派白鹤拳讲究“八拳八步八指八拿”,但招式套路千变万化。“白鹤派”是陈克夫的师祖朱子尧提议更名的,本来叫“侠家”,“侠客”的“侠”。

父亲总是在讲起武术时才会滔滔不绝,平时在家里一声不吭的。我坐在父亲肩上,眉头抬得很高,看到两位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师龙行虎步地走了上台,上台后抱拳作揖,向四周观众行礼。

老一点的是吴公仪,后生一点的是陈克夫。父亲怕我不知道,开口提示我。

吴公仪看上去五十多岁,身着长褂;陈克夫三十多岁,披着西洋拳师的长袍。两个人神采飞扬,精神奕奕。规则早已传遍大街小巷,不知道的只消随口一问,就有人七嘴八舌地回答。二人比斗以切磋为要旨,不得起飞脚,不得出阴招,又因两位都是武林高手,事前要签生死状。

无论生死,两不追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江湖还是庙堂的高手,总是心高气傲的。

不胜,不负,不和。

新花园内好像同时点了数百个炮仗,轰隆隆的响个不停。得胜得胜,想不到竟然不胜。父亲听到何贤的宣布,哈哈大笑:“快意恩仇,点到即止,也是佳话。妙啊!”随即拖着我的手,转身。我不舍地回头望着擂台上的两位师傅,问:“我们不看了吗?”父亲摸了摸我的头,说了一句话,但被人声淹没,他抱起我骑着他的膊头:“不看了。”我们又像游鱼一样离开了新花园。

长大后,我没有继承父业,而是进了报馆,做记者,被一条条梅花桩似的铅字粒打熬。但每每想起那日下午的新花园,我的心脏总会多跳几下,然后在柜桶中抽出一叠原稿纸,摊开,那群麻雀好像又在我的眼中掠过。我提笔、埋首,继续写我的武侠江湖。

江湖,无非是人和人的恩怨情仇。快意,侠义,足矣!


延展阅读:

吴陈比武


1954年1月17日,代表白鹤拳的澳门人陈克夫及代表太极拳的香港人吴公仪公开进行的“吴陈比武”在澳门新花园泳池打擂台。赛事当日入场观众逾万,并筹得善款二十七万元,赛事以“不胜、不和、不败”作结。比武启发了香港《新晚报》编辑、笔名“梁羽生”的陈文统以《龙虎斗京华》开启新派武侠小说写作;一年后,金庸以《书剑恩仇录》接续,掀起持续数十年快意恩仇的新派武侠创作。


相关链接:

澳门之美 · 美人 | 汪兆镛的澳门情缘

澳门之美·美人 | 吾侪决胜在团结

澳门之美 · 美事 | 一场转瞬即逝的演出

澳门之美·美事 | 记忆的信物

澳门之美 · 美谈 | 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记




排版:单小菁

编辑:邓洁舲 刘雅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

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网是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由《文艺报》社管理运营。致力于推介优秀作品,服务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是“汇聚最多作家信息、发出最强作家声音、展示最美文学魅力”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