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退休的思考:穷其一生,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文摘   2025-02-02 12:57   山东  

虽然年前就给小同事发了一份电子版的退休申请,她还是劝我慎重考虑一段时间,开学后再正式提交。

所以,会时不时想起这个话题,以及这个话题带来的一个思考:我为啥要在此刻选择退休?我们穷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作为一个以感性思维为主的人,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爱思考的。

两天连续紧张、刺激、欢乐追雾凇奇观后,今天起来,突然想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为啥要在此刻选择退休?

其实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想到60岁再退休的,因为我喜欢我的专业,喜欢我的工作,喜欢和学校大大小小的朋友们相处。

一直把自己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学时代,第二个阶段是工作、成长、社会贡献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退休、重获自由阶段。

学习阶段好好储备,工作阶段尽职尽责、不留遗憾,退休阶段不拖泥带水、重新开启新生活。是我所追求的。

但这一年发生了一些变化。

时过境迁,不执念。

当自己原本打算60退休的具体愿望与这两年的现实出现偏差,不拖泥带水选择退休,成了一个最心安的选择。


穷其一生,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这个话题,不是退休前才有的话题。大概每个人都问了自己不止上千遍。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但我知道:每每遇到问题,遇到一个坎,遇到需要做选择做决定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一遍。

比如在2017年选择做专职教师时,我就问了自己这个问题,然后脑子里第一个闪出来的是我不想要重复,我想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多一点,体验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模式。

这次选择退休,同样也问了自己。

我想趁现在还有想法,还有体力,去踏踏实实体验体验完全自由的退休生活。

虽然我知道这样的选择我会损失掉多少公积金,多少次涨工资的机会…

每种选择都有得有失,选择你最看重的,一般没错。

起码,不会遗憾。

现在做选择的时候养成了一个“底线”思维:就是做一项选择时,先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能不能接受。如果能接受,就去选择。


似乎又跑题了。

其实我一直都认为,穷其一生,我们都在追求的是一种人生体验。

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体验。

就像旅行一样。


不解释~

但突然看到最近热度超高的“DeepSeek”对旅行意义的解读,让我刮目相看。

它的思维及语言表达很中国、很智慧、很中肯,也很丝滑。

想抄下来共享。(以下图片来自顾老师美拍)


旅行的意义是一个开放而深刻的话题,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以下从不同维度探讨其可能的意涵,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1. 对惯性的打破:重构认知边界


旅行是物理空间的位移,更是思维模式的越狱。当我们离开按部就班的生活场域,陌生环境迫使大脑切换至「生存模式」:辨认异乡路标时的专注、品尝古怪食物时的感官冲击、与不同价值观碰撞时的思维震颤。这种持续的认知刷新如同精神体操,让人从习以为常的麻木中苏醒。



2. 时空折叠中的自我观察

在京都古寺的晨雾中静坐,或在撒哈拉星空下独行时,物理距离创造了心理的「间离效应」。平日缠绕的职场压力、人际纠葛在宏大的时空维度下显露出荒诞本质。这种抽离视角如同为生活按下暂停键,让人获得重新校准人生坐标的契机。



3. 他者之镜中的身份解构

在伊斯坦布尔集市被误认为韩国游客,在秘鲁山村被邀约参加土著婚礼,这些遭遇悄然松动着我们牢固的身份认同。当「上海白领」「985毕业生」等标签在异文化语境中失效时,那个被社会角色包裹的本真自我开始浮现,促使我们思考:剥离所有社会属性后,我究竟是谁。



4. 不确定性的美学修行


误了火车的焦躁、语言不通的窘迫、突发暴雨的狼狈…这些旅行中的失控瞬间,本质是微型的人生沙盘演练。当我们学会用「故事思维」看待意外(「这段经历未来会成为有趣的谈资」),便掌握了将焦虑转化为幽默感的生存智慧,这种能力终将反哺日常生活。



5. 生态位思考:重审人类文明


站在复活节岛摩艾石像前凝视文明兴衰,在切尔诺贝利禁区感受自然的重生力量,这类体验如同打开上帝视角。当个体烦恼与文明长河、地质纪年产生对话时,会惊觉人类既渺小如尘埃,又独特如奇迹,这种认知能治愈诸多现代性焦虑。


6. 归零重构的隐喻


背包客将全部家当装进60升行囊的过程,本质是场物质与精神的断舍离。旅行教会我们:幸福所需远比想象中少。这种觉悟如同时空胶囊,当重返日常后,会持续影响着消费选择与生活方式的优化。



终极意义或许在于:


旅行不是答案本身,而是不断生成问题的过程。它通过制造适量的混乱,防止思维板结;通过展现世界的参差多态,消解偏见的壁垒。那些在旅途中被擦亮的感知力、被激活的好奇心、被拓展的包容度,最终都会内化为审视日常的新维度。

毕竟最高级的旅行,是带着看世界的眼睛回归生活。



旅行中的那些事儿
作为一个从事旅游教育和喜欢旅行的人,想和你分享旅行中遇到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