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光证资管”)公告显示,该公司原总经理常松因"工作职务调整"转任公司副总经理,由原副总经理乔震接任总经理一职。
根据公开资料,2023年1月,光证资管时任总经理汪沛因工作调整离任转投母公司光大证券担任业务总监,由时任副总经理常松代任总经理职务。经过半年的代任期后,常松于2023年7月正式升任总经理。然而,常松担任总经理的时间仅仅维持了一年多便转任副总经理,这种反常的职务调整不禁令人深思其中缘由。
图片系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
从业绩数据看,常松任职期间,光证资管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公司营收自2020年达到15.11亿元的高点后便开启了持续下行通道。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2.54亿元、10.57亿元和7.7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16.96%、15.73%和27.13%。进入2024年,这种下滑态势不但未能得到遏制,反而进一步加剧。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仅为2.65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3.08%。
在归母净利润表现上,情况更是不容乐观。W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触及7.4亿元的峰值后,连续三年显著下滑:2021年降至6.68亿元,2022年进一步萎缩至4.61亿元,及至常松执掌帅印的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跌至2.89亿元的谷底。三年间,降幅不断加剧——从2021年的9.79%,到2022年的30.99%,再到2023年的37.37%,利润曲线呈现加速下行之势。短短三年,这家券商系资管巨头的净利润已减少超过六成,令人唏嘘。
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更是令人担忧,归母净利润仅为0.7亿元,同比暴跌57.06%。这种持续性的业绩下滑,无疑对公司管理层形成巨大压力。
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光证资管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显著的波动。2021年末,公司受托管理总规模达到3,746.79亿元,较2020年末大幅增长60.38%,其中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到90.3%,较2020年末提升15.8个百分点。这一阶段的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本应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契机。
然而,这种良好态势并未能持续。2022年末,受托管理总规模小幅回落至3,654.17亿元,较2021年下降2.47%。虽然主动管理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但规模的绝对值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2023年末,管理规模进一步萎缩至3,002.91亿元,较2022年大幅下降17.82%。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规模出现反弹,达到3,680亿元,较2024年年初增长22.54%。但这种规模的回升并未能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下滑,反映出公司在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面临挑战。
在资管新规背景下,传统通道业务逐步压缩,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光证资管虽然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主动管理占比不断提升,但收入和利润的持续下滑表明,公司在产品创新、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核心能力的建设上仍有待加强。
值得关注的是,光证资管作为光大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是光大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集群的重要一环,光证资管的业绩不佳对其母公司光大证券的业绩也有所的影响。2022年、2023年,光大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集群的收入分别为16.49亿元、12.71亿元,同比分别下跌17.04%、22.87%。
图片系光大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集群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年报
作为资产管理机构的掌舵人,常松的投资管理能力备受关注。在担任总经理之前,常松曾负责管理光大阳光稳健增长基金,但其业绩表现难言理想。Wind数据显示,在其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的任职期间,该基金取得-0.13%的回报率,在711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613位,处于同类产品的后段位置。
图片系常松历任基金
资料来源:Wind
常松此前在富国基金、尊嘉资产、长信基金等机构任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其曾参与推动公募量化投资的发展,在指数增强产品领域也有所建树。但这些经历似乎并未能在光证资管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挥。
此次接任总经理的乔震自2012年8月即加入光证资管,历任产品与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具有深厚的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乔震上任总经理后,如何扭转公司业绩下滑态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是其面临的重大考验。
图片人物系乔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