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称船长为略带贬义的小黑,他是潜导重要的策略伙伴。专业有经验的船长,能在眼见风和日丽中,闻到暴风雨就在附近的味道。如果他说:“天气不理想,这个潜点不适合去”,潜导应该第一时间重新调整计划,而不是把这句话当成挑战权威的信号。船长和潜导缺乏默契,是潜水中糟糕的事。语言障碍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轻则影响体验,重则发生事故。别看视频显示入港的天气好,就误以为潜点的天气也是好的。南太平洋群岛,包括帕劳的天气,变幻莫测,在斐济的印象就很深刻。潜点上面大太阳,三百米外却乌云满布。当时觉得有顾虑,和船长讨论换潜点。他说可以继续潜水,这云是不会过来潜点这边的,只是倘若下雨,回程就必须绕道。他也接受我的建议,万一潜点真的下起大雨,他会以敲打船身为号,潜水员必须提前结束潜水上船。结果都如他说的,乌云往反方向飘走,潜水得以顺利进行。潜水最怕的,是自以为天下无敌的人。船长早一天已经说天气不好,建议换潜点,还坚持一定要去高难度的那个。结果沟通上出了问题,团队坚持下同一个潜点,船长则以为会换潜点,结果船是小一号的,潜点距离不同,也影响了耗油量。后来真出了事,恶劣天气大大降低能见度,在搜索失踪潜水员的过程中,汽油几乎耗尽。大海没有仁慈,只有规矩。觉得能驾驭它,其实不过是它暂时不屑于惩罚。无视它的屡次警告,它会让人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敬畏。那些大无畏的潜导,总觉得船长“太谨慎”。坚持要去高难度潜点,冒险迎合所谓的“客人体验”,无形中在自找问题。无奈的是,错误本可以避免,只要潜导愿意把船长当成合作伙伴,懂得怎么配合自然环境安全潜水,而不是只要一个听话开船的。大海的力量和变幻无常,随时都在提醒我们:敬畏,是潜水者的生存之道。潜导和船长,只有在相互信任、默契配合的前提下,才能预防成为下一场事故的新闻标题。
最后送给所有潜导和船长一句话:不是谁驾驭谁,在大海面前,都是同一艘船上的命运共同体。潜导少点强势,少点带节奏,谦逊听听船长的建议,也许就是保命的关键。
点赞 留言 在看 分享 都只在弹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