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是一个值得潜水员反思的日子,一起事故让整个潜水圈炸开了锅。如此这般的操作,该不该被除牌,就让子弹飞一会。
一名潜水教练带队进入绝地,随后由救援团队从危急之中解救出来。岂料赞誉之声音随之铺天盖地,有人甚至称领队为“英雄”。
怎么才算英雄?既是灾难的制造者,虽然全员获救,但这更像是对失误的补救。况且救援成功,是多方努力的结果,绝不是某个人的单打独斗。
意外并非无迹可寻,而是一连串判断失误的叠加,最终触发了连锁反应。。潜水安全都是可计算风险(Calculative Risk)。带队教练在每一次潜水,都必须针对各种因素做评估,出炉最安全的潜水计划。
判断错误就得承担后果。这次没出人命,所以被堂而皇之实名吹捧。倘若有人回不来,这起帕劳事故恐怕又会被匿名化,然后就有人鼓吹所有教练都是零事故的。
宽容与包庇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而正是这一线之间,决定了安全的边界。炒作“英雄壮举”,无形中美化了前期的失误。这种思维非常危险,因为它让人忽视了“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比事后的救援更加关键”的安全意识
优秀的教练,不做危机中的救星,而是风险的预防者,懂得未雨绸缪,通过科学的安排与专业的判断,确保每一次潜水都在安全的框架内进行。英雄的光环掩盖了深入的问责与反思,比如教练与队员的比例是否合理、有没有听取船长的意见,对恶劣天气水况的误判,潜点的风险是否被低估、团队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等。
事前消除风险,让一切顺利进行,是教练的责任。在潜水这项高风险运动中,成功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看不见的准备工作和细致入微的判断。
潜水环境复杂多变,潮流、深度、能见度等因素都可能迅速改变局势。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应该具备提前识别潜在危险的能力,并且根据队员的不同水平、身体状况和装备状况,做出合理的安排,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笔者按:由于对幸存者人数的误差,前篇贴文已删除。在重写过程中,引发了更多有趣的讨论。与思路清晰的潜水员,做思考与想法碰撞,确实是始料不及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