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自己设立目标并逐步实现?
文摘
2024-08-08 21:51
北京
在设立目标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关于实现目标常见的两个问题:实现了目标自然值得高兴。而有的人会对那些错失的机会和失败的目标感到遗憾或懊悔,他们无法从那些珍视的目标中及时抽身。Brunstein 和Gollwitzer (1996)的研究发现,即使人们知道目标可能无法实现,比起放弃,Ta们还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企图去实现。这种“执念”也常常是我们很难设定新目标的困扰之一。心理学家Laura King和Joshua Hicks提出,个体在成人期,会经历很多目标的改变,这种目标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个体发展的机会。而那些不再有机会去实现的目标,则被研究者看做“失去了的可能自我”(lost possible selves)。比如,你曾经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老师。后来大学毕业,你发现自己不想做或做不成老师了,如果做老师这个目标是你长期且频繁向往的,那么放弃它更会让你陷入悲痛。这就像一个完整的“教师你”从世界上逝去了,你期许的未来不能到来了,你会经历“人死不能复生”一样的丧失感。然而,每一个现在的我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失去的可能自我。“成长就是一个‘可能性不断坍缩’的过程。“人生就是会面对和处理很多丧失和哀恸,你需要和一些不再有机会尝试的可能性告别。在结束每一次“告别式”后,你仍然可以沿着更深、更远的维度挖掘出新的可能性来。
面临不同的选择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有人总是会看到很多选择,他们不知道选哪一个才对,也总是担心选错了。其实,无法抉择的、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是注定虚妄的。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最终你只能验证一种选择的结果,另一种你无从衡量。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嘉映说过:“生活深处,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选择的东西,你跟你周边的人与事融合为难解难分的命运。”你可能会说,那就不用制定目标了吗?反正目标的选择都没有意义。不,心理学家Polivy认为,当你把不现实的期待当作目标的时候,目标才是你创造的虚假的“痴心妄想”。摆在你眼前的诸多选择,你往往都抱以最理想化的期待。比如,你纠结考研还是出国,似乎你选了哪一样就一定会实现。对不起,残酷的现实是,无论你选什么,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结果也不一定会成功。这样看来,问题不在于哪一种选择才是“对的”、“好的”,重点是你需要做出行动,让选择变成现实,而不是滞留在本质上无差别的、虚幻的可能性里。
言归正传,厘清了这两个困扰,就让我们来看看设定并达成目标的小策略吧。心理学家Pamela Garcy博士分享了她给来访者提供的设定并完成目标的11个步骤:1.确保设定的目标是你自己“想要”而不是“应该”。很多人可以轻而易举就设定目标,因为那些目标不是ta们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而是看到别人在这么做,好像就觉得自己也应该这么做。所以首先,你需要问自己:“我真的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目前这个目标是我自己想要的吗?”Specific-明确的: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你的目标,而不是抽象空泛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比如可以量化你的目标达成率,可以设置分数Achievable-可达成的:这个目标是你可以实现的,而不是很困难无法企及的。Relevant-相关的:与你的总目标相关的其他关联小目标。Time bound-有时限的 :限制你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个目标计划。如果你已经分配好了目标下的每一步,就需要将每一步的所需时间提前预留在你的行程表上。这样也可以为后续的调整做准备。你需要为你的目标计划负责,但是当你只有一个人,这个责任就很脆弱。所以建立目标责任制的意思是,你还可以拉你的其他伙伴一起加入,ta们的角色是向你问责,这很像一种监督机制。如果你没有完成,你也需要惩罚,比如给参与目标责任制的小伙伴发红包。坚持是可以练习的。因为放弃很容易发生,如果这一天你没有做到,重要的是第二天就补回你未完成的计划的一部分,就算没有完全达成,至少是在持续前进。你可以建立一份自我关怀陈述话语的清淡,和自己进行积极对话。比如:“尽管这是一个挑战,但我正在努力实现它,最终结果一定会令人满意的。”你也可以想象当你达成目标时的样子,你也可以时不时肯定一下自己当前的进度。如果没有,那也说明,你还有很多可以努力和继续成长的空间。比如,当你的目标每达成25%,你就和朋友一起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给自己拍照或写日记,记录一下到达这个里程碑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