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天津市南开区西营门城市更新项目是中交二公局响应天津市南开区号召,深度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落实集团区域化、属地化发展要求,建设的推动改善民生和产业升级的南开区首批重点城市更新项目之一,项目对标《天津市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方案》要求,着力打造集学研科创、智造创新、时尚设计、生态运动、人文活力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动能引育样板,以其“基础强、交通畅、环境美、服务全、技术优、文化亮”的六大城市更新亮点,成为天津城市更新示范项目。
为展现重大品牌工程形象,记录建设者创新进取、百折不挠的奋斗故事,二公局官微开设专栏《聚焦西营门城市更新》,深入天津市南开区西营门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一线,通过系列报道讲述二公局建设者的奋斗故事。
“警告!请您佩戴好安全帽。”一阵急促的声音提醒在中交二公局西营门城市更新项目施工现场突然响起,新进场的一名工人感到一阵慌张,立马系上了未系紧的安全帽下颌带。
为了打造“智慧工地”,创建“平安工地”,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施工由传统施工模式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项目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入施工管理,搭建“BIM+大数据”的管理系统,将施工现场的安全、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全面整合,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面对传统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盲区,项目以打造智慧工地为契机,引入AI视觉分析技术,利用系统高清摄像头和AR大倍率鹰眼设备,智能识别未佩戴安全帽、裸土未覆盖等违章行为,并发出自动告警,实现了从人工监控到智能识别的飞跃,通过将相关信息实时推送至管理平台和移动端,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对“三违”行为进行纠正,从而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在施工人员出入通道和关键作业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AI智能识别+音柱”系统,项目管理人员通过这套系统可以清晰看出现场人员作业情况,精准预判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能对人员聚集情况、明火烟雾火情等进行智能识别。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刻报警并通知责任人,确保快速响应和妥善处置应急事件。
“施工高峰期会出现10台塔吊同时作业,这给施工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项目安全总监陈江涛说。如何让塔吊作业更加安全一直是项目团队考虑的重要一环,为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经过项目团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结合“BIM大模型+监控系统”为3#地块和9#地块起重作业区域规划了吊钩可视化管理。该区域基坑工程最深处10米,地下二层结构,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此外,项目引入了防碰撞预警系统,打通了移动端和PC端的数据共享和视频联动功能,有效解决了群塔作业中大臂交叉可能引发的碰撞风险。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塔吊运行的旋转角度、吊高、小车位置、风速、倾角及载重等关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自动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保障作业安全。正如塔吊司机张师傅所言:“有了这套系统,就像多了两双‘眼睛’时刻守护我们的操作安全,工作起来更放心了。”
项目积极打造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管理体系,结合AI大数据和云平台,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系统集成了安全、质量、人员管理等多个模块,实现了施工现场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不论是工地的安全隐患排查,还是施工进度监控,都能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精准掌控,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智慧工地通过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数据分析,打造了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全面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渐渐地,“请佩戴好安全帽”“请穿好反光背心”这些提醒,已从时不时地提醒已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项目积极打造集安全、绿色、文明于一体的“智慧工地”,也从“看得到”转变为“看得懂”,工地“长”出了“眼睛”“耳朵”“鼻子”,具备了主动感知和智能决策能力,全面提升了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供稿丨熊健辉、李仁行
编辑丨熊正钰 审核丨詹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