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涉密人员安全审查动态(下)
文摘
科学
2024-05-27 08:10
北京
本文从数据来源、审查周期2个方面为大家总结了当前国外在涉密人员安全审查领域的动态。在数据来源方面,世界多国逐渐转向利用公开数据源来辅助调查。随着社交网站变得日益普遍,国外政府逐步将背景调查数据源转向社交媒体及其他开源情报。例如,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于2016年发布《在背景调查和裁决中收集、使用和保存公开的社交媒体信息》,该指令允许背景调查机构、裁决机构收集并依据审查对象的社交信息开展相关调查与裁决工作。美国各州也陆续制定了收集相关开源信息的具体指导,如美国加州制定的《背景调查手册:调查人员的指南》详细规定了如何将社交媒体信息或其他开源情报的信息分析整合到背景调查过程中。澳大利亚也在安全审查中纳入数字足迹审查一项,以审查当事人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所有痕迹,包括任何已经公开发布在网上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的网络行为。在审查周期方面,各国逐步缩减定期再审查的周期。以美国为例,美国逐步从传统的几年一次的定期再审查模式向持续审查模式转变。持续审查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发布的可信任劳动力2.0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授权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开发持续审查系统,该系统是由多源数据库组成的一套自动记录检查系统,通过“不间断”地审查涉密人员的相关活动或信息,以实现对涉密人员在安全许可期间进行持续地背景审查,从而避免传统的定期再审查导致的业务积压问题。美国曾由于存在大量的定期再审查业务积压问题,导致政府问责局(GAO)分别于2005年、2018年将安全审查列入亟需美国政府解决的高风险清单。持续审查系统的引入有效缓解了美国安全审查的积压问题,使定期再审查积压由2018年4月的72.5万件降低至2019年12月的20万件。从世界多国的发展动态看,其涉密人员安全审查正朝着制度完善化、机构专业化、技术数智化、信息多源化的方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值得密切关注。【本文摘编自《保密科学技术》2024年2月刊《浅析国外涉密人员安全审查动态》一文,作者: 刘崇瑞、陈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