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大范围遭遇剧烈降温,一股股寒潮席卷而来,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显著影响,更对人体健康,尤其是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构成了严峻考验。面对这样的寒冷挑战,我们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添衣保暖,而应采取更为周全、细致的防寒措施,确保能安然度过寒冬。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经达到 3.3 亿。
无论男女,过了 49 岁之后,心血管疾病带来的死亡率就会开始攀升。
恐怖到什么程度?全国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
气温急剧下降、空气干燥、情绪波动及不当饮食习惯是心脑血管疾病频发的四大推手。在寒冷季节,人体毛细血管自然收缩,心率增速,血压升高,心脏负担随之加重。加之人们倾向于减少户外活动,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这不仅可能导致胆固醇与血脂水平攀升,还进一步提升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此外,冬季日照时间短,易引发情绪波动,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涵盖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平安过冬,5大小妙招
01
强化保暖
随着季节的更迭,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额外的保暖衣物,如围巾、手套和帽子等,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增添,从而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导致的体温下降和身体不适。
图片来源网络
02
均衡营养
倡导低盐、低油、低糖饮食,注重食物多样性。每日摄入量建议为:肉类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水果两个拳头大小,蔬菜则达到三个拳头量。
图片来源网络
03
适度锻炼
适量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即使居家也应减少久坐。运动应适度,避免在视线不佳或雾霾天气外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图片来源:表情包改编
04
切勿立刻洗澡
冬季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显著,若从室外立即进入室内并洗热水澡,这会导致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迅速扩张。当大量血液迅速流向皮肤表面时,心、脑等重要器官可能会因此急剧缺血,从而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别着急,等身体暖和一点再去洗澡。
图片来源:表情包改编
05
做好心血管检查
冬季气温低,心血管系统易受影响,增加疾病风险。因此,重视并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至关重要,特别是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专业健康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确保健康安全。
图片来源网络
在众多心血管检查手段中,CTA(CT血管造影)能无创、清晰地显示血管结构,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血管疾病。(VAP,具体名称可能因医疗机构和地区而异,此处泛指对血脂功能进行全面评估的检查)是两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工具。定期进行CTA和VAP检查,结合个人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专业医生的健康指导,可以大大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
*参考文献: [1] 丁香医生原文:折磨 3.3 亿中国人,这种病一到冬天就来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