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检查出来。肺结节是肺癌吗?需要手术吗?对肺结节的不了解,一部分人过度恐慌,会造成焦虑情绪,甚至过度医疗;而放任不顾,可能会延误病情。本文将带您全面了解肺结节及其处理策略,从而让您不再焦虑,正确应对。
1、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1]的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病灶,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者多发。依据结节密度从低到高,分为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依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2、肺结节就是肺癌吗?
导致肺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1)肺部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形成肺结节。
(2)自身免疫性炎症:如韦格氏肉芽肿、类风湿结节等。
(3)良性肿瘤:如肺泡细胞瘤,错构瘤等。(4)恶性肿瘤:如肺癌,转移瘤等。
(5)愈后瘢痕组织:肺部感染、炎症愈合后形成的结节样疤痕组织、钙化灶。
(6)吸入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吸入矿物质粉尘、烟草、PM2.5等在肺内产生免疫反应,炎症反应通过包裹、机化或者形成肉芽肿的方式形成结节。
据统计CT检查出的直径小于5mm的肺结节中,良性结节占99%以上;直径5~9mm者恶性概率为2%~6%;直径≥10mm者恶性概率为15.2%,直径≥20mm者恶性概率为64%~82%[2]。
总之,随着结节的增大,肺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因是未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研究表明低剂量的CT筛查可提前发现早期肺癌,使肺癌死亡率降低32%[2]。所以肺癌的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哪些人需要进行肺癌筛查?
如果具备下列肺癌危险因素之一,则建议进行肺癌筛查:
(1)年龄介于50岁-80岁;
(2)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或被动吸烟≥20年,若现在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5年[3];
(3)环境污染、职业接触: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氡、砷、 铍、铬及其化合物,石棉,氯甲醚,二氧化硅,以及焦炉逸散物和煤烟等肺癌致癌物;
(4)肺癌家族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肺癌;
(5)长期烹饪,吸入油烟者;
(6)如果某些高发地区有其他重要的肺癌危险因素也可作为筛选高危人群的条件。
4、肺癌筛查该用什么检查?
数字X线摄影术
(digital radiography,DR)
DR辐射剂量小,但密度分辨率较低,小于1cm的结节易漏诊[4],且绝大部分磨玻璃结节在DR上不能显示,不适用于肺癌的筛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
CT虽然辐射剂量高于DR,但CT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高,不论是实性、还是磨玻璃结节都可以很好的显示,而且可以多平面重建、多方位观察肺结节的形态特征,有助于对其性质做出判断,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国内外专家指南均推荐低剂量CT作为肺癌筛查的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对于部分较大的实性结节,MR多参数、多序列扫描,对其性质判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较小的结节或磨玻璃结节,MR检查不能显示,不适用于肺癌的筛查。
5、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随着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肺部结节被检查出来,但绝大部分肺结节为良性结节,过高的假阳性可能导致过度诊断、过度治疗,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增加受检者焦虑心理。
因此,有效地对肺部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快速明确其良恶性,尽早切除恶性结节,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是肺部结节诊断治疗的关键。虽然恶性结节在CT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征,例如出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支气管截断、血管束征、空泡征等,但有时恶性结节也可以不出现上述征象,且极少数良性病变亦有出现恶性征象的可能,所以肺结节术前的良、恶性诊断仍存在挑战。
自2016年《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1]发布以来,先后多次对肺结节指南进行了修订及更新,作为我国肺癌筛查的标准,目前最新版为《中国肺癌低剂量CT筛查指南(2023年版)》[3]。该指南对肺结节的处理策略做了详细的建议。首先对于具有恶性证据的肺结节,应尽早多学科会诊,及时外科处理。
对于无明确恶性证据的肺结节:
直径小于8mm的磨玻璃结节、直径小于5mm的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建议年度CT随访复查;
直径8mm-14mm的磨玻璃结节、直径5mm-14mm的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建议6个月CT随访复查;
直径大于等于15mm的结节,建议抗炎治疗后1个月CT随访复查。随访过程中如果结节长大,或者出现恶性证据,则需多学科会诊,及时外科处理;如果没有变化,则每年CT复查。
总之,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肺部病变,绝大部分,尤其是5mm以下的肺结节99%以上为良性[5]。当然发现肺结节也不能放任不顾,毕竟存在一定的恶性病变可能,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复查,可提前发现超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因此,面对肺结节的正确态度为既不必过度恐慌,又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清华, 范亚光, 王颖等. 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J]. 中国肺癌杂志, 2016, 19: 793-8.
[2] LI N, TAN F, CHEN W, et al. One-off low-dose CT for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China: a multicentre,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2, 10(4): 378-91.
[3] 中国肺癌早诊早治专家组, 中国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 中国肺癌低剂量CT筛查指南(2023年版)[J]. 中国肺癌杂志, 2023, 26: 1-9.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 41(10): 763-71.
[5] 刘宝东, 陈海泉, 刘伦旭等. 肺结节多学科微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3, 30: 1061-74.
说明:以上均为健康科普内容,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文中案例归全景所有,盗用必究!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