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远离乳腺癌,定期进行筛查非常重要。虽然B超、钼靶、MR等影像检查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人没引起重视,因此很多乳腺癌患者一旦确诊就是中晚期,转移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高悬在乳腺癌患者头上。
刘阿姨今年58岁,近日有点咳嗽、咳白痰,就去当地医院做了胸部CT检查,发现两肺阴影,肝脏多发占位。于是过来进行了更深度的PET/CT检查,结果提示两肺、肝脏多发转移,PET/CT及时确诊了原发病灶:左侧乳腺癌!
全景医学 PET/CT检查
从上面的PET/CT图像中可以看到除了两肺、肝脏多发转移,全身多处骨转移,以左侧肩胛骨、胸12椎体、腰4椎体及胸骨体。虽然刘阿姨平时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但病情真实情况不容乐观,由此也证明了全身pet/ct检查的重要性!
乳腺癌筛查常用手段:
1.乳腺超声
年轻女性多患有纤维腺瘤、分叶状肿瘤、囊肿和小叶增生。对于这些乳腺疾病B超检查不仅能较钼靶更清晰显示,还能鉴别部分肿瘤良、恶性。
因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乳腺B超当成普查方法。
但乳腺超声对不形成肿块的乳腺癌及微细钙化等可能漏诊,且假阳性偏高,即可能把正常结构误为“结节”,经常需要配合乳腺摄影。
目前,国际公认乳腺X线摄影是更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可以观察到临床触摸不到肿块的早期乳腺肿瘤。
但是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腺致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因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密性阴影,缺乏层次对比。
因此35岁以下女性进行乳腺X线摄影的价值远不如35岁以上女性意义大。
乳腺MR动态增强,是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对于病理定性,周围浸润等均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乳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发现超声及X线摄影不能发现的较小病灶,从而提高阳性预测值。MRI也有助于发现致密性乳房、隆乳术后患者的乳腺癌原发病灶。
所以,当乳腺超声、X线摄影仍不能诊断出问题时,可以结合磁共振,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全身PET/CT在乳腺癌诊断、临床分期以及术前评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先进的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反应全身病灶的代谢状况,有助于发现原发病灶及隐匿的转移灶,也有助于治疗后的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