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
文/王贵林
山西简称晋,顾名思义,晋剧就是起源于山西的地方戏了,又名山西梆子。因为内蒙和山西打交界,因此晋剧在内蒙也广为流传。
在童年的记忆中,乡里每年盛夏之季都会举办一场交流会,而交流会的曲目首推晋剧。七八岁时,在旧中学校园的院子里有一所土木结构的戏台,戏台十分简陋,平时就只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土台子,在每年请戏时才稍加装饰一番,然后用帆布把顶子搭上,装上几个临时用的简陋的灯就可以投入使用了。那时候没有文化下乡这种说法,戏都是由乡政府花钱请回来的,为资金回笼,必须的卖票。由于戏台的周围没有围墙,因此必须的栽上木桩用帆布严严实实地圈起来,而且在开戏前后,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四周不停地巡逻才能尽量防止人们逃票。
尽管当时父亲的单位包场,家属们都有优待票,而且把门的也尽是父亲的同事,我本来每次都可以不用买票就可以很轻松地进入戏场,可我从来都不愿意以正轨的方式进入戏场,总觉得最有感觉的方式就是偷偷地潜入,觉得特别新鲜刺激。有时候等进了戏场时,浑身是土,甚至衣服也被绑木杆的铁丝挂破了。最有趣的就是每场戏在快散场时,守门的人就提早撤了。这在当地叫“大解放”。许多买不起票的老人们早已提前守在场外,只要一听到大解放的吆喝声,便一拥而入。而这时,戏场上也开始锣鼓喧天,要不打打杀杀,要不拜堂成亲,格外地红火起来。场外卖冰棍、雪糕、瓜子、麻子和各种小吃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场戏下来,地上全是瓜子皮,雪糕纸,桃核,杏核。那时候没有饮料,所以没有饮料瓶。偶尔的汽水瓶,啤酒瓶也会被细心的人捡起来,一个能卖到几分钱。
挤在一起看戏的人们,少半是在看戏,多半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呱。对于忙了一整年的庄稼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聚会。于我们这些孩子们而言,与《社戏》中的鲁迅是一样的,看戏的意义也并不是看戏,因为直到现在我也根本不知道《打金枝》《算粮登殿》《狸猫换太子》这些名剧的内容,连戏名都是从爷爷和母亲的口中听到的。现在也只是了解晋剧的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而不像内蒙的二人台一样,只是哥哥妹妹地传情达意。
每次在交流会时,仄憋的街道两边总会摆满各种摊位,卖水果的,卖衣服的,卖布匹的,卖汽水的,喷爆米花的,西瓜都有切开一牙一牙卖的。还有临时搭个灶台开小饭店的。那时村里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鱼香肉丝”“干炸里脊”。村里人实在,炖一锅肉,炸一盘花生米,拍两根自家的黄瓜,拌两个西红柿,炒一盘鸡蛋就已是尚好的菜了。再来一瓶精呼白,人们大呼小叫地吃喝着,说笑着。流出的汗抡起袖子随便擦一把,或者是擦一把抹在挽起的裤腿上……交流会的这几天,我和二姐手里总会有许多零花钱,二姐能存住钱,而我从小就是见什么想买什么,花光了自己的又想方设法垂涎着脸和二姐要。对于每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一场交流会就是一次盛宴。也只有在这几天中,水果,零食,肉类一点都不受限制地尽情享受。甚至可以尾随大人们下顿馆子,还有时候赶上处理衣服,还能换几件新衣服。那时候经常想,为什么一年只交流一次,不能多交流几次呢?盼望交流会的心情一点也不比盼过年的心情差。后来看到交流会的全称“物质文化交流大会”时,才想到我们所要的只是纯物质,文化于我们这些屁孩子们根本不擦边。那时候全然想不到父母亲在这个期间并不是和我们一样享受,而是要承受比平常大出几倍的开销,而且忙着接待从十里八乡赶来看戏,赶交流的亲戚朋友们。
再大一点,乡里在我们大杂院的东面盖起了一个砖木结构的戏台。四用都用砖圈了起来,而且还有专门给演员们化妆放道具的后台。最让母亲和爷爷感到开心的就是有了可以打字的电幕,这样有听不懂的地方时也可以看懂了。但遗憾的是母亲从来忙的就没有完整地看完过一场戏。一家子八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猪羊鸡鸭,干不完的家务,做不完的营生。
那时候,对晋剧的情感中有一种单纯的渴望,一种单纯的对快乐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许多时候,看着上午在台上吊嗓子练功的演员时,心里特别钦慕,觉得她们特别威武。时间在幸福中流逝着,后来电视普及了,再也没有人看戏了,乡里也自然不会再请戏了。戏台开始闲置,坍塌,后来干脆改成农电站了。由舞台进入荧屏的晋剧虽然看起来更方便了,但再也没有曾经的那种感觉了。连母亲也说,这戏真是没味儿了。
再次听晋剧是在父亲去世后。那一晚上,鼓乐喧天,我怀里抱着六个多月的女儿,木然地沉浸在一种说不出的情绪中。女鼓匠人撕扯着嗓门没有任何扮相地唱着晋剧。我一句也听不懂,只是那腔调已不能不再让我悲哀了。如咽如凝,如泣如诉,已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晋剧了……那之后许多年,直到现在,每每周围有人老去时,我就会沉浸在那种冗长的悲哀中,有时不知不觉中已潸然泪下。一场场晋剧,从童年听到了中年,听出了一场又一场的相逢别离,带走了成长的欢乐和无忧的岁月,带走了许多陪我长大的亲人,带走了许多爱和光阴……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作
者
简
介
王贵林,女,四子王旗人,自由职业。爱好文学,多次在《大同文苑》发表作品,早年诗歌多次获奖,但后期中断诗歌创作。
《笔架山文苑》编辑部
文学顾问:崔世国、更生
主 编:荆文明
副主编:方荣 宿兆平 谢青海
编 辑:李润和 温连根 赵瑞清 董连智 乔珍 陈明海 谢巴特尔 王春庆 王鹏
图文总监:方荣
策 划:晓岚
征稿要求:
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均可,须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不涉及 政治和宗教问题。诗歌(组诗):不超过50行,其中,古体诗词须注意格律平仄,不合要求者不 予刊发;散文、小说一般不超过5000字。必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凡投稿作品,《笔架山文苑》均有权酌情进行局部修改。
投稿方式: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 ,并附作者简介和照片。稿件如果留用,七日内回复,七日内不回复,请另投。请加主编微信,方便联系用稿和其他事宜。
关于用稿:
1.根据作者个人意愿在文章内贴入作者本人的微信“赞赏码”,所得赞赏全部直接汇入作者本人的微信钱包,平台不提取一分钱。
2.平台会继续以《笔架山文苑》作者的名义,把发表在平台的优秀文章推荐给纸刊或官方媒体,比如《乌兰察布日报》、《敕勒川》、《草原》等。
投稿邮箱:FR13694735776@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笔架山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