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HealthExpress)
有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助手,为什么总感觉叨叨账号神出鬼没的,有时候能看到,有时候看不到?
其实这是因为订阅号改变了推荐规则,想要实时看好文,大家一定一定要星标我们,这样你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叨叨啦~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谣言的河流崩腾不息,关于儿童性早熟的谣言可太多了。
许多孩子来到生长发育门诊,单纯是为了拍骨龄片以评估发育状况。当报告显示骨龄稍超前于实际年龄,不少家长一通搜索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牛奶含雌激素不能喝,会加速骨龄增长;豆浆也别喝,植物雌激素对骨龄大的孩子不利,可能会引起性早熟。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牛奶豆浆到底会不会导致大骨龄”,以及真正有助于预防性早熟的措施。
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提前,通常来说,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岁之前月经初潮,即被认为性早熟。
一方面,性早熟可能带来身高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引发了家长更多的焦虑。另一方面,性早熟是一个复杂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容易让家长感到难以应对。
那是什么推动了儿童的青春期发育、性器官发育呢?这一发展过程主要由内源性性激素所主导,而雌激素在女孩性早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雌激素(Estrogen)是由卵巢和胎盘产生的一种女性激素,包括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其中活性最强的是17β-雌二醇(E2)。
确实有许多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中,均含有微量的雌激素。咱们回到家长的怀疑对象:牛奶和豆浆这两个早餐常见饮品,对儿童性早熟有什么影响?
牛奶内的雌激素,有什么影响?
从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检测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国内学者测定其含量在(14.8±4.4)和(37.2±13.4)pg/ml之间(不同奶制品其雌激素含量有一定差别,一般脂肪含量高的牛奶雌激素水平高于脂肪含量低的牛奶)。
而关于牛奶中的激素对性发育和生殖系统的影响,多个国家的学者均有做过相关的研究,结论是——牛奶和奶制品并不会影响儿童的性发育。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适量饮用牛奶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而牛奶富含动物蛋白和钙(骨骼生长所需的重要矿物质),是优质蛋白和钙的主要食物来源,这些成分对儿童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骨骼生长加速,钙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儿童每日推荐奶量参考以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标准。
左右滑动查看
所以,正常摄入量的牛奶,并不会引发性早熟。
但是,如果孩子每天把牛奶当水喝,每天牛奶摄入量≥1000毫升,摄入的蛋白质已经超过了33克,加上其他肉类蛋白的摄入,明显超过机体需求量,则可引起超重甚至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是被很多研究证实的可能导致性早熟的因素之一。
豆浆内的植物雌激素,有什么影响?
从科学论证的角度来看,豆浆内的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虽然在结构上与雌激素有相似之处,但其实际作用却与雌激素大相径庭。
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是一种弱雌激素活性物质,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相比,其活性要低得多。在人体内,大豆异黄酮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这种结合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它对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影响有限。
此外,根据儿童日常饮食的摄入量计算,如每天一杯豆浆,大豆异黄酮的摄入量远远不足以引发性早熟。
看到这里,估计有部分家长想提问,那孩子的性早熟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儿童性早熟究竟是什么引起的?
性早熟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一种个体发育上的变异,病因复杂,大部分是原发性的,即原因不明。
而已知的原因中,除了存在于环境和食品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外,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如大众媒体和书刊中频繁、过度的性描述),还有超重肥胖以及应激也可能导致性早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避免让孩子接触过多含有内分泌干扰物的食物或用品,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适量饮用牛奶和豆浆是安全的,不会促进孩子骨龄加快,也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家长们不必因为担心性早熟而停止给孩子喝这两种饮品。与其担心牛奶和豆浆的影响,不如从日常防范内分泌干扰物开始。
家长需要关注的是EDCs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也称环境激素)对发育的影响备受儿童内分泌医生的关注。环境激素是指存在于环境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的物质,它能模仿或阻断激素,从而改变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和内分泌功能。
研究较为深入的环境激素有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也就是农药成分)、双酚A(BPA,合成树脂原料)、邻苯二甲酸酯(塑料增塑剂)等。
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食物、生活用水、塑料袋、护肤护发产品、绝缘材料甚至儿童玩具中,还有杀虫剂(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也是常见来源。
环境激素主要通过干扰内源激素和激素受体的合成或代谢路径来干扰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是人类男性和女性出现生殖异常、不孕不育、癌症和肥胖的危险因素。
此外,EDCs可能还对大脑、甲状腺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剂量暴露也可能对人体有害。
不过,考虑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无处不在,要彻底杜绝不太可能,但尽量减少接触及向环境中释放是可以做到的。
接下来是重点,要记笔记的哦。
EDCs防范要点:
1、使用标有不含双酚A的产品以及玻璃器皿储存和烹饪食物,可大大减少双酚A暴露(对婴儿、儿童和孕妇尤其重要)。
2、使用过滤水以及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制备和储存食品,可最大限度减少邻苯二甲酸盐摄入。
3、使用不含香料的肥皂、清洁剂和美容剂,也有助于减少邻苯二甲酸盐暴露。
4、目前推荐孩子和孕妇使用矿物质防晒霜(二氧化钛、氧化锌),而非含其他活性成分的防晒霜。比如羟苯甲酮(也称二苯甲酮或BP-3)是应用最广泛的紫外线化学滤光剂,现已确定该物质为EDCs,可被全身大量吸收,应尽量避免使用。
5、尽可能使用布制品代替漂白纸制品(如纸巾、面巾纸),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二噁英暴露。另外,选择有机产品和布制品,可大大减少摄入二噁英和农药污染的食物源。
6、将农产品去皮或在碳酸氢钠溶液(即小苏打和水)中浸泡15分钟,可显著降低农药含量。
7、外用制剂含雌激素/雄激素性质的化学物质(如某些茶树油和薰衣草油)时,应避免用于婴儿、儿童和青少年。选择儿童外用日化产品时可以咨询儿科医生和/或药剂师,以获取关于各种活性成分安全性的指导意见。
8、应避免经常食用被EDCs高度污染区域的鱼和贝类,如欧洲及其沿海区域。
参考文献
2024
星标+点赞 我们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