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性、理论意蕴与根本遵循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的最新理论概括,其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学界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主要围绕历史底蕴、政治意蕴、价值意义、当代建构等理论问题展开:中华民族数千年所积淀的文化资源,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底蕴;[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文化自信和政治自信、文化使命和政治使命、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的高度统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政治宣言和政治纲领;[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历了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历程;[4]就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界主要从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等方法论原则展开讨论。质言之,既有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何而来”“向何处去”等基本理论仍然有待深入探索。因此,本文致力于厘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缘由、理论意蕴与路径等“元”问题,以明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与价值追求。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其必然性,是党和国家基于对自身文化使命、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新时代文化发展现状,以及时代发展对文化需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理论决策,它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时代必然性、理论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
(一)中国共产党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必然
理论创新既是回应实践之问的现实需要,也有赖于历史主体的自觉与担当。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这一时期,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不断涌入华夏大地,不少人在学习、接受“西式文明”的同时,否定、质疑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一度陷入了文化焦虑、文化迷茫的泥淖。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挺立民族主体性、寻找文明发展出路从未被遗忘和抛弃,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来文明挑战中前行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是这一主题的提出者、坚守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着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把文化摆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位置,把促进文明发展、寻找文明出路、建设文化强国作为使命。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应领导人民“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5]663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既指明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方向在于坚守中华民族特色,建设具有中华民族属性的新文化,又强调突破旧文明桎梏发展新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雏形。
围绕建立中华民族新文明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把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5]663“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208“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18的论题。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问题被党和国家视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首要性问题,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17,把“文化自信”摆在“四个自信”之首,并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需要的把握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将“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作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使命。从“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挺立民族主体性、寻找文明发展出路这一历史主题的继承与赓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使然。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化解世界性挑战的时代必然
理论来源于实践,它是对实践的反思、总结与回应。当下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来理解和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发展现实之需的理论回应。第一,文化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互为前提。其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和灵魂,文化兴则民族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80当下,文化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变量,文化越来越成为在国际博弈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要素。面对世界发展的不可控变量,需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大的民族精神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发起的以意识形态渗透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战争。打赢文化战争,就能立国固本,而失去文化认同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终将走向灭亡。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5其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旗帜,凝聚着民族特有的价值观,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建设与中华民族气质相符合、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新文明,否则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中国特色,就有可能重复英、美、德、法等国现代化发展的老路。
第二,化解世界性挑战需要新的文明形态。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遇冷、逆全球化抬头、冷战思维阴霾不散等问题使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愈加强烈,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人类处于一种总体性的困境之中。由西方主导的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文明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时显得乏力,不能够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案,不足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甚至成为危机的源头。世界亟需新的文明来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和积淀了许多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优秀文明因子,“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1]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其有责任和义务、也能够为化解世界性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呼唤中应运而生。
(三)“两个结合”的理论必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说明了什么是“中国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开辟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路径,锻造了新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1]这一论断表明,“结合”不是拼盘,不是机械的物理反应,而是有机的化学反应。“两个结合”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且也给中华文明注入新鲜“血液”,推动中华文明向符合时代特质的方向发展。“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生成,从而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明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内在的自我革新和自我生成;二是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以实现自身的延续、发展和创生。在世界历史时代,在交流互鉴中创生与发展是文明发展的主要出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互鉴中创生与发展的新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是交流互鉴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两个结合”在华夏大地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了中华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因子,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第三,“两个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结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
(四)重建与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逻辑必然
重建与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丰富的文化资源作支撑,否则就只能是虚无的空壳,经不住任何形式的挑战和冲击。近代中华民族陷入长期的文明危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未能及时提出契合时代需要、解释社会现象、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文明。“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文化上有失调整,就不能应付新的文化局势。”[12]5新文明的缺失是导致近代中华民族精神“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针对文化自卑、文化迷茫、文化崇洋媚外等社会现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重建与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另一方面来自现实所创造的新文化。如果仅依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挖掘和阐发其当代价值,不基于实践创造新文明,重建与挺立文化主体性就只能停留于口号。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实了中华文明,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有了挺立文化主体性的意识和自觉。但当下我国仍面临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8]24的文明困境,以洋为尊、以洋为美的文化崇洋媚外心理并未彻底消除,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意识形态挑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文化资源仍处于“匮乏”状态或有数量缺质量的状态,不足以满足民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没有高质高量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容做支撑,“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8]20国民自然会缺乏精神内核。民众没有对自身文化的拥护和信仰,国家和民族就不会有文化主体性。因此,重建与挺立文化主体性需要立足当下,建立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新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为了创造属于我们时代、属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新文明,以填补或充实我国的文化资源库,满足民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意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新文明。这种新文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人民为中心,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发展视野,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建设原则,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取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远大前景在于:建设一种有别于西方文明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世界性、创新性的新型文明。
(一)建设具有民族性的中华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以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根基、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这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丢掉根本的“另起炉灶”,也不是跟在西方文化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民族性的中华文明。
民族性源于继承性。对于文化而言,有继承才有发展,继承是最好的发展,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且经久不衰,原因之一在于中华文明内蕴着继承性和传承性。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标识,理应在开掘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果一种文明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就意味着割断了精神命脉,最终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古至今,中国始终秉持“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10]25的理念推动文明建设与发展,既在历史实践中创造新的文明内容,又传承着文明血脉和民族基因。另一方面,立足于新时代,党和国家所提出的文明理念和文化观点,以及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新文化,并不是抛弃传统文化的“另起灶炉”,而是在继承中创新的结果。在构建新文化中,始终是基于现代文明标准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激活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明因子,推动中华文化由传统转向现代并赋予其新内容,建构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凸显民族文化“自我”的新文化形态。质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实践中被开启、被激活,由此而生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具有民族特色的。
民族性源于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展开的伟大创造过程。这一创造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被消解。外来文化只能充实中华文明的内容和丰富中华文明的样式,不会改变中华文明的本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性原则,另一方面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文化根基。因此,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在其自身教化范围内维持一段时间后,便很快被中华文明同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质和中国属性的本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文化创造中处于‘普照的光’的地位,决定和改变着外来思想的色彩与样态。”[13]外来文化最终成为“中国的”文化,而非别的什么文化。
(二)建设具有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生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之中,遵循的是人的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后者生成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之中,遵循的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文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特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和能量之源,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目标,是要建设具有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文明。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依靠力量。一方面,“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4]519但个人又不是抽象的实体,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的存在是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切历史性活动的前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和风向标。“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10]16没有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文化发展就会毫无生机、失去动力,脱离人民需求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都是毫无价值的自说自话。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回应人民需要、反映人民心声的前提下坚定发展方向、激发创造活力。
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者。“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4]529这一论述,指明了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文化建设的前提,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创造必须以一定量的物质财富为保障和条件。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为精神文明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10]15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聚焦人民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的文明创造结果。
为人民服务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指出:文艺创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5]857只有服务于人民的文明,才是值得弘扬与发展的文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文化观的基础上,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6]5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高质量文明,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的。这一系列论述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具有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人民属性。
(三)建设具有世界性的人类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化解世界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价值取向。在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创造出对世界具有一般意义的文明成果,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人类文明。
世界性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文明因子的赓续。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孕育和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许多优秀文明因子在当今时代仍熠熠生辉,具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体现着中华优秀文明基因的宇宙观、历史观、价值观、文明观,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和方法指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充分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前提下,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7]342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世界性。
世界性源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向世界的生发逻辑。面向世界的发展,一方面是文明的包容性在起作用,即能够吸收和容纳外来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文明的和平性在起作用,即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发展现代文明。其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文明的孤立状态逐步被打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8]35身处普遍性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在交流中发展、在交流中创新已成为文明发展的主要创生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基于“世界历史”的文明互鉴,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份,既充实自身文明的内容,又与其他文明联动,创造出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的世界性文明。其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即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创造了解答全球发展总问题的文明理念。反思与检视当今世界发展现状,破解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寻找人类发展出路,构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主题。[19]面对人类发展的困境,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理念,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以宏阔、共生共存的大文明观引导世界发展,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建设具有创新性的发展型文明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锁钥。中华文化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1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时代性任务,更是历史性任务,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理论指引和文化引领,这就要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和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一种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的变通,拥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能够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建设具有创新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探寻文化创新发展的方法路径。第一,要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视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站在全人类的立场,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为世界和平和全球发展贡献力量,这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创造出摒弃狭隘民族性的人类文明。第二,要扎根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的生成路径。任何一种文明要与时偕行,既要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又要回答并指导解决时代问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扎根实践、与时代同频共振,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能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文明。第三,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明赓续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从中汲取养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创造出赓续民族文明血脉的中华文明。第四,要坚持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学习借鉴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摒弃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的偏见,坚持交流、互鉴、共存的文明理念,凝聚全球文明共识,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学习中超越,创造出博采众长的世界文明。这些方法路径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具创新性品质,是保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根本。在诸方法论的作用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是割断中华文明血脉的西方文明的翻版。从特质上看,它是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现代文明;从结构上看,它是“五种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文明。在未来文化的创造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在创新性品质的作用下,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发展型文明屹立于世,持续创造新辉煌。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实际上就是回答“如何继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历史探索中,形成并提出了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定方向、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传承文化血脉、在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在扎根实践中开拓创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首要原则。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与取舍问题,在百余年来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史上,我国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主张“去马归儒”。自称“儒家”或“新儒家”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非我族类、入主中国的外来文化,提出“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的主张。[20]二是“主次颠倒”。在推动文化建设或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主客关系的模糊甚至颠倒”[21]。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旨在消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一度面临“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和“失语”“失踪”“失声”的危险。[8]10
事实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指导地位,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意识形态问题,是关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问题,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问题。“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22]70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8]9会造成思想的混乱,不利于文明发展和社会稳定。马克思主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主心骨作用。一是要深入挖掘与阐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蕴藏着丰富的理论资源。立足实践,用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在深入经典文本的学习与阐释中,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返本”与“开新”,为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引,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理论前提。二是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尊孔读经等同起来,也不能制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立论”或“等同论”,要明确两者之间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20]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甄选和激活中华文化的优秀文明因子,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相一致。三是要明确文化创作方向,解决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创作方向,自觉融入到国家建设与发展之中,用学术解决国家之需、人民之需,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创造满足人民需要、弘扬中国精神、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文化。
(二)在“双创”中书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着明确文化血脉和民族基因,提供丰富文化资源的作用。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开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文明因子,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创造出既包含中华民族文明基因又适合时代需要的新文明。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重点在于做好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3]164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立足现时代,改造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文明因子的表现形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丰富、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推动和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要深入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24]286,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孕育和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着许多“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理念,但由于时代条件、认知水平、分析视角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文化资源并未显现出来,需要深入挖掘阐发。因此,根据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从多角度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应有之义。二是要与时俱进地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涵。“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5]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许多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思想理念,但仍需要从现实层面,特别是从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出发,对其进行丰富、拓展和完善,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发展成满足社会需要的现代文明。在创新性发展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涵,最为直接的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甄别和挑选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文明,打开文化的发展空间。
(三)在交流互鉴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有可资借鉴和学习之处,要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搞“关门主义”,而应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资源库和原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文明再度繁荣兴盛,就要“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7]406
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在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是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要做到以平等友好的态度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外来优秀文化的养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二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不是不加选择、不加批判的“拿来主义”,也不是失去文化主体性的崇洋媚外,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开拓创新。对于外来文化,无论是排外主义还是盲目搬用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15]1083也就是说,对于外来文化,不能奉为圭臬全盘吸收,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各国文化之长,避其之短。三是要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如果说,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手段,那么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就是目的。不能只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陷入“全盘西化”或“全面移植”的文化泥淖,而要站稳中华文明脚跟,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启中华文明新未来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文明成果,都是反映时代要求的产物。“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4]1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坐在象牙塔内,必须扎根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灵感、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明进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脱离实践的“飞来峰”,而是在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文明成果,扎根实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路径。
扎根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重要的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展开文明创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立足社会发展实际,聚焦社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辨证过程中回应时代呼唤,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成果。当下,中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6]15这种伟大历史实践构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背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无限可能。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理论难题和实践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的时代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场域中,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思考和研究当今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反刍并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创造出划时代的新文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2]何中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底蕴和当代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6-09(2).
[3]方世南.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政治意蕴[J].学术探索,2023(7):1-6.
[4]李捷.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光明日报,2023-06-23(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著.“四个全面”学习读本: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2).
[12]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3]辛鸣.迈向伟大复兴的思想解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6-06(1).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冉津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属性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24(02):1-9.
[20]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红旗文稿,2009(1):27-29.
[21]冯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须廓清的几种错误倾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2(10):41-47.
[22]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5]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N].人民日报,2023-0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