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唐】柳宗元
有这样一首诗,区区二十个字,便将一幅银妆素裹、万籁俱寂、寒江垂钓的画面描绘得恰到好处,无论是谁,只要朗诵一遍,都能或多或少感受诗中静谧孤寂之美,如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国画,这就是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粗看起来,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让历代诗人都交口称绝的名诗《江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词大意
山峦千峰万壑,却没有飞鸟的踪影;山路千回百转,也不见行人的足迹。
只有一叶扁舟,一位身披蓑衣、头戴竹笠的渔翁坐在渔船上,独自垂钓在寒气凝止、风雪飘摇的江面上。
诗词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翁:穿蓑衣戴斗笠的老翁。蓑: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钓:独自垂钓。
诗词赏析
《江雪》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诗人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仅仅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千山万径间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天地之间的纯洁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以及渔翁生活的清高、性格的孤傲。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诗中,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单就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诗人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诗人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贞元九年(793)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柳河东集》。
创作背景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江雪》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托景言志,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延伸拓展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撰《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往期回顾
爱上古诗词|提到美景与友谊交相辉映 必想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爱上古诗词|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短短几十字,“氛围感”拉满
— END —
审核:王莹
关于我们
中学生学习报
有一种教育叫中学生学习报,
有一种成长叫中学生知学习,
有一种快乐叫中学生好学习,
有一种幸福叫中学生乐学习,
有一种谦虚叫学无止境,
有一种自信叫学富五车,
有一种责任叫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