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悠然自得地垂钓,就算下了雨也不回家。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这首词通过对渔人垂钓的描绘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前两句点明渔人垂钓的地点和时节,描写了山、水、鸟、花、鱼,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垂钓图画,为后续人物的出现铺设了背景;后两句描写渔人捕鱼的情态,结句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全词色泽鲜明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其格调清新,意境脱俗,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张志和(732—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烟波子、烟波钓叟,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唐代词坛先驱,道家诗人,著名画家,著述有《太易》15卷,《玄真子》12卷(今仅存3卷),词五首,诗七首,《全唐书》中录有九首。
此词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春。大历七年(772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唐宪宗时一度散失,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词坛先驱,《渔歌》传诵
从安史之乱(755—763年)开始,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社会动荡加剧,不少人崇尚仙道,或归云山林。有的文士结合民间曲子词,开始创作填写唱词,以作怡情,从而使得词的形式开始发展,于是涌现了唐代词坛先驱诗人——张志和。
张志和传世的诗词并不多,然而作为词坛先驱,开创唐词先河,对后代填词创作以及风格曲调影响深远,唱和者甚众。其创作的《渔父词》脍炙人口,传承千古,其后“八仙”之一道家丹鼎派祖师吕洞宾、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宰相诗人和凝以及宋元许多词家等都曾以此创作。
张志和的《渔父词》不但国内影响巨大,同时对海外汉诗人的影响更大,直接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日本汉学家神田喜一郎考证,该词很快就传播到了东瀛。日本嵯峨天皇(786—842年)读后备加赞赏,于日本弘仁十四年(823年)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仿写了五首《渔歌子》。后张志和的《渔父词》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被列入日本的小学教科书。
张志和的《渔父》词,飘逸洒脱,朴素自然,悠然脱俗,意境高远,极富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上面的第一首,其余四首收录如下:
渔父词·其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渔父词·其三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渔父词·其四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火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渔父词·其五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爱上古诗词|提到美景与友谊交相辉映 必想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爱上古诗词|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短短几十字,“氛围感”拉满
爱上古诗词|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以乐景写悲情,更显孤独与寂寞
爱上古诗词|柳宗元的《江雪》钓的不是鱼,而是内心的孤寂、人生的况味
爱上古诗词|《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竟出自唐朝一位不入流的诗人
审核:王莹
关于我们
中学生学习报
有一种教育叫中学生学习报,
有一种成长叫中学生知学习,
有一种快乐叫中学生好学习,
有一种幸福叫中学生乐学习,
有一种谦虚叫学无止境,
有一种自信叫学富五车,
有一种责任叫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