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职前夜,"全球关税战"即将揭幕, 中企"出海"路在何方?|多极视角

文摘   2025-01-19 23:47   北京  

Club 提要:特朗普就职前夜,抖音开放外国ID用户入驻,小红书继续登顶美国应用下载榜首,中美两国元首通话,韩正副主席赴美。


特朗普宣布将在20日就职当天成立“对外税务局”,负责征收关税和管理海外收入,将过去一年积累的“关税威胁”气氛推向新高。 


根据“多极视角”栏目此前分析,此次特朗普的关税战似乎来势更猛、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然而,与第一任期不同的是,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盟友中,敢于强硬反击的国家寥寥无几甚至有些国家似乎希望通过疏远中国来向美国新政府“示好”。


2025年的全球贸易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最易受冲击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了新的应对方式。中国企业顺应“中国+1”趋势,成为欧美重塑跨国供应链的主力,不断扩大在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投资,逐步推动供应链的全球化,也帮助更多国家解决产业和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市场迅速扩大,也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文通过分析金砖国家代表(如巴西、南非、印尼、阿联酋)以及中企“出海”的热门目的地(如东南亚、拉美、中东北非),探讨“全球南方”国家在特朗普关税威胁下的选择。总体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已不再将自己视为西方阵营的一部分,而是选择在中美之间灵活游走:在政治和安全上与美国保持亲近,但在经济和产业上积极拥抱中国。一方面,这些国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基建还是贸易,中国在经济合作上的意愿和投入远超美国,任何希望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必须与中国建立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与美国保持正常关系仍然是“政治风向标”,虽然这种关系不一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但一旦失去,各国可能缺乏足够的财力和能力应对由此带来的波动(汇率崩盘、资本外逃等)。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热门出海目的地(如巴西、印尼、阿联酋、摩洛哥等)都怀有成为“区域一极”的雄心,对产业发展有着规划和预期,希望摆脱“原材料基地”、“倾销市场”、“中转站”或“组装工厂”的单一角色。随着特朗普展现出更强硬的姿态,更多国家可能会以“美国威胁”或“市场跳板”为筹码,向中国争取更多的产业、技术和资金支持,以推动本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对中国企业的本地化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北京对话新栏目“多极视角”的第6篇内容。该栏目聚焦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议题,梳理最新的域外报告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读者迅速掌握“第一手”信息和研究资料。


“多极视角”将以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本土视角,选取不限于“主流”英文媒体和智库的评论和资讯,还包含“小语种”报道和研究,以期展现一个更加多元和真实的全球图景。


如下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01 金砖成员国:游走中美之间,为本国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更多筹码

金砖成员数量持续增长;图源:Geopolitical Economy


(一)巴西:“左倾路线”正是特朗普打击重点,唯有修炼内功才能应对


美国是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巴西对美国的出口403.3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53亿美元,似乎有望不受特朗普关税大棒威胁。然而,近日一些新动向下该国的风险又显著上升:前总统博尔索纳罗与特朗普关系密切,而现任政府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对国家监管的支持与特朗普的政策相悖;巴西联邦最高法院(STF)对博尔索纳罗的法律行动导致外交紧张;以及STF对社交媒体平台X的管制引发特朗普团队的批评。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巴西经济或带来显著冲击。作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已对巴西的钢铁征收25%的关税,并可能进一步限制巴西钢铁出口。制造业是巴西对美出口的主要领域,占出口总额的78.3%,钢铁行业尤其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美国关税壁垒,另一方面是中国低价钢铁的竞争。农业方面,巴西对美出口的农产品(如咖啡、牛肉、纤维素等)也可能受到关税影响。此外,依赖美国技术和市场的企业,如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巴西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巴西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巴西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华出口,特别是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其次,巴西可以推动国内再工业化计划,减少对进口制成品的依赖,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此外,巴西可以通过金砖国家、南方共同市场等平台,推动贸易多元化,减少美元依赖。当然,巴西企业也可利用美国保护主义的政策,增加在美投资落地。


然而,巴西业界也担忧,受特朗普关税冲击的中国可能将更多工业品销售到巴西市场。钢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可能面临来自中国进口的激烈竞争,威胁巴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巴西各界正在讨论需加强贸易防御,目前已采取一定措施,如将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税提高到25%,并可能进一步对如汽车等特定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此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策略也为巴西提供了保护本土产业的理由,并可以通过降低如机器、能源技术等部分关键产品的进口关税,从中国低价产品中受益,同时推动本土产业升级。 

来源:E Investidor;Agencia Brasil;G1 Globo;Folha de S.Paulo;Veja;Comex do Brasil;Dialogos do Sul;Valor Econômico;Brasil 247


(二)南非:若失去AGOA资格可构成“政治危机”,游走中美间应谨慎平衡


特朗普团队及大量共和党人,因南非与中国、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及其对以色列的批评,对该国多次发起“警告”。这也导致了南非国内的部分担忧,尤其是该国能否在2025年是否会失去《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资格;该法案允许南非汽车、农产品等商品以免税形式出口至美国。


经过多年发展,更广泛的量化分析显示,AGOA对南非出口和整体经济的贡献已相对有限。相反,由于南非对美出口中超过50%为矿产和金属,这些行业不受关税优惠影响,反对可能导致对美国的关键矿产供应安全构成威胁,如铬(近100%依赖)、锰、钛和铂(超过25%依赖)。AGOA不仅是一种贸易优惠机制,也是美国在非洲推行经济外交的重要手段,确保关键矿产的供应安全。失去南非这一重要合作伙伴,可能削弱美国在非洲的经济外交影响力和供应链稳定性。


尽管如此,潜在的投资和市场信心风险仍需关注,尤其是考虑到南非商业信心指数长期低迷,私营部门投资占GDP的比例从2008年的18%降至2022年的12%,是新兴市场中最低之一。如果失去AGOA资格是由于政治原因而非收入状况,负面影响可能更大。此外,美国还可能削减对南非的投资和援助(如公平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可能加剧经济压力,进一步限制外资流入。


此外,特朗普上台也可能为南非经济转型带来新机会。例如,放松化石燃料行业的限制可能为非洲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创造出口增长空间。此外,由于南非人马斯克牵线搭桥,南非依然有望同美国在科技和农业领域加强合作(如Starlink的引入)。南非经济基本面相对良好,在经历了多年的严重停电之后,该国能源供应正在持续增加,电价有望下降。


若美国加强经济胁迫,可能促使南非进一步向中国倾斜。为对冲美西方的影响,南非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包括联合军事演习和加强贸易合作,尤其是寻求通过金砖国家和中国市场维持出口增长。这种调整可能扩大南非在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当然,南非也将利用G20主席国的地位,在大国之间取得平衡。

来源:The Africa Report;Business Live;IT Web;Moneyweb;The Mail & Guardian;Biz Community;DNA Economics


(三)印尼:做平衡东西关系的成功代表,享更多中国产能和资金转移


作为新晋金砖成员国,印尼对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威胁并未表现出过多畏惧。在官方层面,印尼长期以来奉行“自由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坚持与任何国家合作而不必选边站。印尼与美国贸易关系强劲,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345亿美元,印尼顺差近120亿美元;因此印尼也在积极对美游说,以享受贸易普惠国待遇。同许多东南亚国家类似,特朗普保护主义可能为印尼创造机会,使其更容易进入美国市场,尤其是随着中国企业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以规避关税,印尼可能成为新的制造基地。


当前印尼的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吸引外资和维持出口增长。印尼希望通过下游工业化,特别是利用其丰富的镍资源,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关键参与者。印尼已与中国等国家建立本币结算框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了其经济韧性。然而,印尼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本和欧盟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疲软、财政预算有限,以及国内投资吸引力不足。与邻国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相比,印尼在官僚效率、税收激励和劳动力质量方面仍需改进。此外,印尼还需应对能源转型需求,吸引更多可再生能源投资。


在平衡东西方关系方面,印尼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作为金砖国家和经合组织成员,印尼利用其地缘政治优势,尤其是其庞大人口、重要地理区位,以及关键矿产资源等多种筹码,与各方保持合作。例如,印尼考虑从俄罗斯进口低价石油,同时与中国在镍和新能源领域深化合作,但也时刻关注“西方”政经动态并开展游说。该国希望自己“左右逢源”的策略和行动成效,能为更多南方国家做出表率和参考,进一步提升面对东西双方的谈判地位。

来源:ANTARA;Tempo;Gatra;Kompas;Jakarta Globe;The Jakarta Post


(四)阿联酋:对特朗普“金钱攻势”已获成效,第二任期可拥有更多发展潜力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对海湾国家,尤其是阿联酋,可能带来复杂的影响。阿联酋作为重要的转运中心,可能通过调整贸易路线来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但如果关税抑制全球经济增长,这种调整的效果可能有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可能推高美元和利率,进而影响与美元挂钩的海湾货币,使进口商品更加昂贵,尤其是在油价未显著上涨的情况下。


对此,阿联酋将继续大力推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以实现经济多元化,也会更关注亚洲等新兴市场的一二级市场“被低估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特朗普可能加强与阿联酋在加密货币、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也为阿联酋提供向中国索要技术和资金支持的筹码。


在能源领域,特朗普的普遍关税政策可能对OPEC+产油国带来额外压力。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石油进口征收关税,可能导致全球石油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进而影响中东石油出口。OPEC+本已面临供应过剩和部分成员国未遵守生产配额的挑战,特朗普的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压力。与此同时,美国可能通过增加页岩油产量和从“南美后花园”进口石油来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因此,OPEC+必须继续开拓亚洲等新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湾国家近年与中俄交往增强,但并未遭到特朗普及其团队的明显批评或发出关税等威胁。尽管如此,沙特和阿联酋依然在竞争特朗普的注意力,以增强自身影响力。阿联酋将继续加强对华盛顿的“金钱攻势”,巩固与特朗普家族的历史联系,进而挑战沙特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阿联酋投资人侯赛因·萨吉瓦尼将出资200亿美元在美建设数据中心,这只是“讨好”新总统的一个新开始,在房地产、酒店和旅游业等特朗普长期感兴趣行业的公私合作也将继续。

来源:Khaleej Times;Al-Bayan;Al Arabiya;Arabian Gulf Business Insight

02 “出海”热点目的地:巧妙躲避特朗普“大棒”,谨慎挑选中国“胡萝卜”

中国主要出口伙伴排名;图源:Sixth Tone & 澎湃·美数课


(一)东南亚火热依旧:欢迎“中国+1”带来资金技术,也防范中国直接出口造成冲击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促使许多跨国企业启动所谓“中国+1”战略,将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等地以规避关税。然而,近年来,美国也对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生产的光伏产品等加征关税,旨在遏制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出口美国。这导致东南亚国家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它们受益于外资流入和制造业转移;另一方面,关税政策可能削弱其出口竞争力,尤其是对中国依赖较大的行业,如钢铁和电子产品。无论如何,这些国家已有共识,中国的产业转移和投资正是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然而,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税威胁,只会继续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中国企业已经是东南亚制造业的最大投资者,2023年承诺投资260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并且是该地区纺织、汽车、电子消费品等多行业的关键供应商。此外,东南亚国家也更加担心,中国可能因美国市场受阻而增加对东南亚的出口,冲击这些国家相对薄弱的产业基础,如泰国声称已有2000家工厂因中国商品的竞争而关闭。对此,泰国等已采取了一系列诸如海关查验、调整低价产品关税等保护措施,越南等国也在考虑或采取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而马来西亚等也多次公开表示,不希望成为半导体等产业的中国企业的“改标”出口基地。


东南亚国家坚持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当欧美无法提供足够助力时,其将继续与中国保持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并借此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泛亚铁路网络、海运港口和现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平衡中美关系,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同时利用东盟区域合作机制增强集体谈判能力,从各方获得更多资金、技术和产业支持。

来源:The Loadstar;Institute of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ISIS) Malaysia;Strait Times;The Edge Malaysia;Bangkok Post;Vietnam+;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Channel News Asia


(二)拉美不自视为“美国后花园”,中欧都是备选方案


特朗普非常喜欢使用“双边主义”进行分而治之的谈判,这对于拉美国家同样适用。一方面,美国通过与“亲市场”的国家(如阿根廷、萨尔瓦多、巴拉圭等)加强关系,而对左倾或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如巴西、秘鲁、智利)施加关税等经济压力,这也将影响然而,即便的拉美虽然依然“分裂”,但却在美洲大陆外找到了更新的伙伴——中国(22 个拉美国家已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欧盟-南方共同市场协议”逐步推进),并且都不再自动将自己视为美国的“后花园”并任其摆布。


以农业为例,2021-2023年,美国从拉美进口了超过720亿美元的农产品。尽管美国市场对部分如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占比不高,但对咖啡、橙汁等商品仍然至关重要。如果美国对拉美国家普遍加征关税,将严重损害其出口利益,然而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也可能借此在第三市场(如中国或欧盟)获得出口收益。农业领域恰好反映了拉美对美国贸易的基本特点,如果美国不从这里购买锂、铜、农产品、大豆和其他原材料,欧亚大陆上还有许多新买家。


包括哥伦比亚等“前美国伙伴”都很清楚,从交通基建到贸易往来,如果仅看经济领域的合作,中国总是比美国做的更好。结果就是,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占该地区总出口的13%和进口的22%,越来越多国家希望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秘鲁钱凯港也将显著增强了中国获取拉美关键资源(如锂、铜、农产品)的能力,其成功到特朗普及其团队认为这将削弱美国的港口和商业利益。随着更多私营经济加入,中国在拉美的投资不仅限于基建和资源开采,还扩展到制造业、科技和电信等领域,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对比之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将聚焦大棒而非胡萝卜,或许只会进一步推动中拉经贸合作,尽管这些国家依然会因安全问题而惧怕美国。

来源:El País;La Vanguardia;Notnews;IFPRI;El Espectador;Portafolio;la Republica


(三)北非生机勃勃:特朗普的“忽视之地”,牵手中国拥抱能源转型


摩洛哥凭借与美国、欧洲和中国的灵活外交和经济合作策略,成为非洲产业发展的标杆。在历史上,摩洛哥是美国最古老的盟友之一,近年来通过“通胀法案”和自贸协定进一步强化了经济联系,同时吸引了中国企业的投资,建立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和高铁等基础设施。摩洛哥的矿产资源、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和多边贸易协定,使其成为中国和西方企业离岸外包的理想选择,有望成为北非“汽车城”。摩洛哥还在扩大对非洲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通过发起“大西洋倡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区域连接,稳步提升其全球地位,抵御外部影响。


近年来,随着美国的地区影响力下降,更多中东北非国家与中国深化政经合作。以埃及为例,中国是该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集中在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两国还在防务合作方面,开展了联合演习,并传闻埃及可能购买中国战机以实现军事装备多元化。埃及也和很多海湾国家类似,当前对华出口以能源为主,但中方的绿色转型目标也在促使双方寻求更广泛的贸易内容。


类似地,新能源转型恰恰是特朗普政府并不重视的领域,恰好也加强了中国在非洲其他国家的矿业、交通和港口投资合作。例如,摩洛哥丰富的磷酸盐资源和其在电池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欧美市场的桥梁,同时强化了摩洛哥在非洲绿色产业中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该地区国家也希望中国在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外,提供更多的技术转让和生产合作。

来源:Policy Center for the New South;Maghreb Arab Press;Al-Anbaa;Al-Ahram;Egypt Independent;Africa Report;Africa Intelligence;Africa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

■ 北京对话 Beijing Club



北京对话Beijing Club
北京对话 Beijing Club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 智库 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