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提要: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对话特约专家吴士存指出,2025年的南海局势相比2024年可能会面临更多复杂问题和新的挑战。1月20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将正式上台,其多变且难以预测的执政风格可能进一步加剧南海地区的不确定性,但大方向上预计仍将延续拜登政府时期的南海政策。吴士存分析认为,美国将在南海继续借助其盟友和代理人发动舆论战与认知战,试图挤压中国在南海的维权空间,进一步对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形成挑战。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在海口成功举办“2024-2025年南海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北京对话联合发起人、秘书长韩桦应邀出席,并在“议题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前景及南海秩序构建”环节发言。
韩桦发言(图源:北京对话)
12月26日至27日,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在海口举办“2024-2025年南海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来自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军事科学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对话和海军指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国防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等智库、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和条约法律司,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等有关涉海管理部门的代表共计8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当前南海形势和热点事件”“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南海政策作为”“菲律宾‘两法’及涉南海法理斗争新挑战”“‘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前景及南海秩序构建”“仁爱礁僵局等南海突破事件与海上危机管控”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在开幕式致辞 (图源:华阳海洋研究公众号)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在开幕式致辞并主持专题讨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原中国驻挪威大使易先良、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副主席唐勇主持研讨会分议题或作专题发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持分议题(图源:华阳海洋研究公众号)
原中国驻挪威大使易先良作专题发言(图源:华阳海洋研究公众号)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副主席唐勇作专题发言(图源:华阳海洋研究公众号)
吴士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美国南海政策“选边站”并向菲律宾提供中程导弹系统、美菲日澳在南海问题上相互勾连、越南在其非法占据的十余个岛礁加紧扩建,一系列因素导致南海局势此前的“趋稳向好”难以再续。菲律宾颁布南海“两法”,在南海变本加厉地挑衅,使得中菲关系走上“不归路”。此外,由于美国的强势介入,南海认知战和舆论战层面于我不利的态势基本形成。从南海维权的实践层面看,中国在2024年通过海警执法、颁布《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在黄岩岛、仁爱礁、仙宾礁、鲎藤礁、铁线礁等海域的维权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展望2025年,吴士存认为,南海局势相较2024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麻烦和新的挑战。随着2025年1月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其多变的执政风格会导致南海的不确定因素继续增加,但总体上仍会延续拜登时期的南海政策。美国将继续利用其代理人发动在南海的舆论战和认知战,挤压中国在南海的维权空间。
参会代表合影(图源:华阳海洋研究公众号)
“南海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自2020年创办,2023年开始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牵头主办,迄今已举办五届。会议旨在聚焦国内南海研究的前沿专家学者,通过评估年度南海海上形势最新发展和演变趋势,对南海局势的未来发展作出预判,并从学术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该研讨会已经成为国内涉南海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定期研判南海形势、推进南海研究学术交流的机制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