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五大黄金思维

职场   2024-12-13 06:02   北京  




“想要挣钱,先让自己值钱!”这是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风控与审计分会谭丽丽会长在分会重要会议上告诫我们的一句箴言,真是“一语道破梦中人”!惊醒之余,我们不得不自我思考一个现实问题:那怎样让自己值钱呢?


思索之际,让我想起了知乎高赞的一句话:“努力,决定的只是一个人的下限,真正决定上限的是眼界,而能让你不断靠近上限的,绝对不是表面的职场技巧,而是你的深层思维方式。”


此时的我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心想:思维在不经意间指导着每个人的行动,甚至决定了一个人职业的发展方向。相信每位出色的内审人,在执业当中恰恰具备以下这五大黄金思维: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能否发现问题、有效分析问题,逻辑思维必将大放异彩。


在内审实务中,逻辑思维通常囊括了质疑思维、逆向思维、对比思维等。如我们发现审计现场的蛛丝马迹,会用质疑审计证据的有效性、怀疑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当常规审计遇到较大阻碍时,我们会“反起道而思之”,突破固化思维,从已知结论倒推未知取证;审计离不开一个“比”字,我们常常将被审对象与其历史比、与规章制度比、与行业标杆比等等,比出绩效、比选优劣...


如在差旅费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关注到了公司差旅费住宿标准中“其他城市标准为300元/晚”,审计人员心中暗暗嘀咕着“这标准在偏远山区是绰绰有余”,也坚信“有漏洞的地方必有私利”,于是审计人员迅速排查了公司在地县级市和县级地区的医院项目,果然不出所料,审计人员利用质疑和对比法的逻辑思维,很快就查获了项目组30多人次虚报住宿费的违规问题,其中比的就是报销价、平台价、前台价。




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指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对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进行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简言之,就是预见未来,布局全局,灵活应变。


它要求审计人具备高瞻远瞩的洞察力,以全局视角审视当下与未来,明确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明晰路径并合理配置资源,于变化中寻机遇,持续调整以达长远目标。其核心在于明向、析境、配资、善变,是审计人驾驭复杂局势,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智慧。


如广州地铁审计部在面对企业战略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的实践,展现了战略思维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那么怎么实施的呢?广州地铁审计部将内部审计与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通过经责审计的摸查与确认,节省了大量的前置调研时间。在战略审计中,审计部不仅关注了企业规划制定,还通过多维度信息收集、大量访谈、构建模型,推导业务目标,形成发展建议。


广州地铁审计部尝试将战略审计分为建议型、引导型和推动型三类。建议型战略审计作为独立第三方,为企业谋篇布局提供咨询服务;引导型战略审计帮助企业找到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推动型战略审计则是在执行战略过程中介入,提供促进战略落地的优化建议或纠偏意见。


通过战略审计,广州地铁审计部在事前审计中为企业前置风险防范,注重填补发展短板,达到「一审多果」的功效。在事中审计中,通过汇总战略执行期间的审计发现,对照战略目标、发现差距、剖析问题根源,寻找与业务适配的管理方式,及时地保障了业务不掉队、守护战略不偏航。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一种将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思维方法。它要求审计人从全局、动态、结构和跨学科合作等角度出发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审计人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企业命脉之流,从系统的视角看企业,以业务流作为基本逻辑,梳理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四流合一,齐头并进,贯穿于研、供、产、销、人、财、物价值链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识别管理盲区、抓住关键问题并系统解决问题,有效避免“本位主义局限思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以风险问题为导向的审计人发现,公司制度流程在设计与执行方面存在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一是制度整体缺乏系统性,零散的、缺乏标准化的制度注定是漏洞百出并蕴藏着未知风险,无形中消耗效率并限制企业快速发展;二是制度与流程“两张皮”,审计人相信没有流程的制度是缺乏灵魂的,没有制度的流程潜藏着泛滥成灾的风险;三是部分制度形同虚设,为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最终让人苦不堪言。


审计部发现问题后,制定了以“制度解决常规性问题、决策解决非常规性问题”为目标,提前谋划并主动联合战略、业务、行政及IT部门,历经十多次长达半年之久切磋商讨并制定了系统化的三维制度框架体系,涵盖了横向(X)五大类20个二级业务细类、纵向(Y)四阶层8种文本制度、垂直(Z)时空维度考虑制度生命周期及企业发展阶段,并匹配了制度流程构建模型,要求业务流程为先,制度服务为后,有责任人有参与人,有输入有输出,有说明可提效,通过“先试行后推广”的渐进式运行方式,系统化解决公司制度流程方面的痛点问题,推进各制度流程有效落地,为企业健康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赢得利益相关者的鲜花和掌声。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开展工作的思维过程,它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去思考和深挖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独到的价值成果。


在内审实务中,一是重塑组织结构,推行扁平化管理,优化并整合审计资源,以提升响应速度与执行效能;二是构建精细化审计管理体系,涵盖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等多维度,为审计工作注入科学性与规范性,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把大数据技术融合在审计实践中,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审计的精准定位与高效执行,促进审计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四是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以新颖理念与成果引领审计实践,激发审计创新活力。


如谭丽丽老师提出的人本审计思维,强调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为根本的审计观。人本审计的本质是以低投入、低风险和高回报的方式提升人的能力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谭丽丽从以人为本的审计基础理论、审计观念创新、战略审计、企业文化审计、公司治理、数字化审计转型、团队建设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本审计的思想和指南。她强调,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行为是一切经济后果的本原,只有加入人的“行为”,审计链条才变得完整。这种人本审计思维体现了创新思维在审计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关注人的因素,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以预防和准备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在决策和行动时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策略以防范风险、减少潜在损失,同时努力争取最佳结果。这种思维强调对潜在危机的重视和主动应对,以及在不确定性中保持主动权和控制力。


在审计实践中,一是以风险为导向,审计人需具备敏锐的风险感知能力,既要把握审计领域的发展机遇,也要预见和应对不断演变的挑战与困难;二是精准化质量控制,在审计执行中,要全面识别并克服各种障碍,确保审计工作的深度和细致,以及审计结论的严谨性和可靠性;三是坚持原则底线,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不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不让一时的利益迷惑了双眼,增强自我约束,保持职业的清正廉洁,确保所有审计活动都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进行。


如深圳堂堂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堂堂所”)在对上市公司ST新亿的年报审计中,存在严重违反独立性要求的行为。堂堂所在明知ST新亿年报审计业务已被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拒接”的情况下,与*ST新亿签订协议,承诺不在审计报告中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并要求如发生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形,*ST新亿应予补偿。后果是中国证监会对堂堂所采取了“没一罚六”的行政处罚,相关主体涉嫌犯罪问题将移送公安机关。


堂堂所尚未坚守底线思维,导致严重的后果。一是风险意识不够,未充分评估审计业务被其他事务所“拒接”这一重要风险信号;二是堂堂所的审计程序存在多项缺陷,未能严格执行审计标准,导致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三是堂堂所严重丧失独立性,违反了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未能坚守个人和机构的道德底线。坚守底线思维同样适用在内部审计。


经过检索出这五大黄金思维,大脑里不断涌现三条逻辑线:一是先挣思维认知的钱,财富的本质是思维认知的变现,我们很难赚到思维认知以外的钱,时间管理就是管理自己财富与健康,没有高投入何来高价值的产出?二是借助工具模型提效率,要事第一保效果;三是让时间插上杠杆的翅膀,先后经历专业化、团队化、产品化、资本化升级,在商业实践中实现数倍、数十倍、或者数百倍的价值收益…



结语

在探索内部审计的深邃领域中,我们不仅解锁了五大黄金思维的核心价值,更是在商业的波澜壮阔中,锚定了内审人的职业航向。逻辑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与底线思维,这五大思维如同内审人手中的五线谱,演奏出企业稳健发展的和谐乐章。它们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开启未来可能性的钥匙。在未来的征途中,让我们携手同行,以审计黄金思维为翼,以审计专业精神为舵,驶向那片属于内审人的星辰大海。




审计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提炼技术,在技术中探索方法,在方法中归纳思想。欢迎大家投稿、留言或转发,一起分享审计实践中的经验、技术、方法和思想。交流与合作能够创造和提升审计价值。审计世界,有你更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