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新维度:用产品思维赋能专业实践

职场   2024-12-18 06:01   北京  



引言: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内部审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传统的“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跟踪整改”的线性模式,正在遭遇效能瓶颈。


如果转换视角,将审计问题和整改建议视作内部审计部门输出的一个“产品”,或许能找到破局之道。




PART·1

产品思维


在年复一年的审计循环中,内部审计投入大量资源,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设计严密的检查程序,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但整改效果往往仍不尽如人意,一些管理痛点和业务风险,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关键问题往往不在于是否发现了问题,而在于提供的审计建议是否真正可行。有些审计建议虽然在理论上完美,但可能忽视了业务实际约束、低估了执行成本、或未充分考虑组织阻力,导致整改难以落地。究其原因,这种困境并非源于审计方法本身的不足,而是对审计价值传递机制的认知有待提升。


在当前数字化、敏捷化的企业环境中,内部审计工作不应仅止于问题发现和建议提供,而是要着眼于为"用户"(包括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系统性的审计建议。


内部审计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家专门解决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公司",而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就是我们的"客户"。


这正是“产品思维”的精髓 ——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通过持续迭代优化来提升用户体验和问题解决效率。


用“产品思维”赋能内部审计专业实践:


● 在结合审计问题时,深入研究"用户"(管理层、业务部门)的真实需求和痛点

● 在提出建议时,充分考虑实施条件、资源约束和组织文化

● 将重大整改事项视为一个"产品"来规划,设计循序渐进的实施路径

● 建立持续反馈机制,通过不断迭代优化来提升方案的可行性

● 注重"用户体验",降低整改实施的组织阻力


用产品思维来重塑内部审计流程,不是对传统审计方法的否定,而是在数字化时代对审计价值传递机制的创新升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提升整改效果,还能帮助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价值创造者的角色。




PART·2

用户需求


产品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需求分析和价值创造。那首先要搞清楚内部审计面对的“用户”和“用户需求”。


经济学对需求的定义是,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在给定时间段内以不同价格购买的商品数量。定义很清晰,但无法指导实践。


为了更好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怎么形成的,知名营销类公众号作者、前百度副总裁李叫兽(原名李靖)从消费者角度提出了需求三角模型:需求形成=缺乏感+目标物+消费者能力。



● 缺乏感=消费者的目标与现实的落差

● 目标物=填补落差的解决方案

● 消费者能力=消费者的行动成本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这个需求三角模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1. 缺乏感:管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缺乏感是需求产生的源动力。


在审计工作中,这种缺乏感体现在组织的多个层面。


合规层面,随着监管要求日益严格,组织面临着持续完善内控体系、防范合规风险的压力。效率层面,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往往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战略层面,组织在谋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更科学的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体系。


优秀的审计人员应该善于识别和挖掘这些缺乏感。例如,在对采购业务进行审计时,表面上看是流程合规性的问题,深层次则可能反映出供应商管理体系不完善、采购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等管理短板。在信息系统审计中,除了关注系统控制的有效性,更要看到组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挑战。


识别缺乏感不能停留在问题表象,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要求审计人员具备:


● 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 深入的分析能力,能够理解问题背后的根源

● 前瞻性的思维,能够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 系统性的视角,能够从整体层面把握组织需求


2. 目标物:审计产品的精准设计


目标物是填补缺乏感的具体方案,在审计工作中主要体现为审计报告和整改建议。

优质的审计产品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 问题诊断的准确性。就像医生开药前要先准确诊断病因,审计人员在提出整改建议前,必须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这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将孤立的问题现象串联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 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审计建议不能停留在"应该怎么做"的理论层面,而要包括清晰的整改路径设计、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 配套的工具和方法支持。

● 持续改进的机制性。优秀的审计产品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更要建立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长效机制。这需要从制度建设、流程优化、系统完善等多个维度进行设计,确保整改效果的持久性。


3. 能力和成本:整改建议的落地考量


能力和成本是决定整改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在输出审计产品时,优秀的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成本效益分析的意识,在追求管理提升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约束条件。


首先是能力维度的评估。这包括:


● 人员能力:整改方案的执行是否需要特定的专业技能,现有团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

● 技术能力:是否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工具或系统支持

● 管理能力:组织的项目管理水平是否能够支撑整改工作的有效开展

● 变革能力:组织是否具备推动相关变革的文化基础和执行力


其次是成本维度的考量。这不仅包括直接的经济成本,还包括:


● 时间成本:整改实施需要投入的时间和人力

● 机会成本:整改过程中可能影响的正常业务开展

● 学习成本:员工掌握新流程、新系统所需的培训投入

● 协调成本:跨部门合作所需的沟通协调成本


在提出整改建议时,要充分权衡投入产出比,确保整改成本在组织可承受的范围内。也要考虑分步实施的可能性,通过渐进式改进降低整改难度和风险。




PART·3

产品思维七项原则


实战派资深产品专家在《产品思维》一书中提出了产品思维七项原则,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方法论。


这七项原则也为用“产品思维”赋能内部审计专业实践打开了新视角。我们要把这些原则有机结合,让内部审计真正成为推动组织持续优化的重要力量。


原则一:需求源于问题解决


内部审计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程序导向思维,将工作重心从"执行标准化检查"转向"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审计采购业务时,不应仅关注合规性检查,更要深入了解采购效率低下、供应商管理失效等实际痛点,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原则二:需求满足存在边界


任何改进都需要投入成本和资源。优秀的审计建议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根据问题的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设定整改要求。建议可以分为"立即整改项"、"限期整改项"和"持续优化项",让整改工作既有重点又切实可行。


原则三:诉求不等于需求


管理层或业务部门表达的直接诉求,往往只是问题的表象。内部审计要运用专业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当业务部门抱怨"制度太多"时,真实需求可能是现有控制措施影响了业务效率,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设计更智能、更友好的控制方案。


原则四:目标用户是需求主体


审计报告的“用户”包括董事会、管理层、业务部门等多个层级,他们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这要求我们采用"分层报告"的方式,既要为高层管理者提供战略层面的洞察,也要为操作层提供具体可行的审计建议。


原则五:需求受时空约束


组织的管理重点会随着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而变化。内部审计要把握这种动态性,“逆经济风向行事”,适时调整工作重点。例如,在经济上行期要提示风险、发现隐患。下行期要审慎履职、严守底线, 避免因过度控制而造成业务萎缩、加剧低迷。同时要保持跨周期的视野, 保持审计定力。在企业快速扩张期,可能需要更关注经营效率;而在行业下行期,则要更注重风险防控。


原则六:用户是需求的集合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内部审计要建立系统思维,在提供建议时要考虑合规性、效率性、战略性等多个维度的平衡。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应当能够同时满足多个维度的优化需求。


原则七:深层需求更具持久性


真正有价值的审计工作不是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而是帮助组织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这要求我们在设计解决方案时,既要解决当前问题,更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如完善制度流程、优化系统控制、强化管理意识等。




PART·4

产品思维赋能审计实践


产品思维的引入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视角,通过将审计项目视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可以建立起从需求分析到持续改进的端到端管理体系。


基于产品思维,需要重新定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其打造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四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特定的方法论支撑和工具保障。


● 需求分析阶段:建立用户洞察体系

● 问题发现阶段:构建系统分析框架

● 整改建议阶段:提出解决方案建议

● 跟踪评估阶段:构建持续改进机制


以制造业企业的库存管理审计为例,展现这种新型审计方法的应用。


1. 在需求分析阶段,改变了传统上来就开始查账的做法


走进企业的第一步,深入车间和仓库,观察物料周转的实际场景,倾听一线员工的真实声音。通过与企业高层的深度对话,了解到管理层对库存优化的战略诉求;在与仓储主管的交流中,感受到基层在日常管理中面临的具体困难。需求地图的绘制理清了不同层级用户的痛点,而同理心工具则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这种深入的需求洞察为后续的诊断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借鉴产品经理的用户研究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建立多层次的需求收集渠道

● 与管理层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战略诉求

●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层反馈

● 实地观察业务运营过程

● 分析历史审计数据和管理报告


(2)运用需求分析工具

● 建立需求地图(Requirement Mapping)

● 使用同理心地图(Empathy Map)分析用户痛点

● 运用KANO模型区分需求优先级

● 构建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


(3)评估组织能力现状

● 梳理现有管理体系

● 评估人员能力水平

● 分析技术工具支撑

● 考察组织变革意愿


2. 问题发现阶段,采用系统思维代替传统的问题清单思维


在分析库存积压问题时,并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是通过因果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往往一个看似简单的库存问题,背后却牵涉到采购计划不合理、生产排程失衡、库存预警不及时等多个环节的管理缺陷。通过系统性分析,得以厘清问题之间的复杂关联,找到症结所在。这种诊断方法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理方式。


关键是要理解“用户”需求,系统思考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找到根本原因。


(1)建立问题分析模型

● 使用因果图分析问题关联

● 运用5Why方法追溯根因

● 采用帕累托分析确定重点

● 构建问题影响矩阵


(2)评估问题影响程度

● 对标行业最佳实践

● 量化损失和风险

● 分析发展趋势

● 预测未来影响


(3)形成问题诊断报告

● 清晰展示问题逻辑链

● 突出关键风险点

● 说明问题成因

● 预判发展趋势


3. 在整改建议阶段,注重方案的系统性和可行性


库存管理的改善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从治理机制、业务流程到操作规范等多个层面统筹推进。特别关注企业的实际承接能力,在设计解决方案时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组织特点。比如在推进库存管理数字化时,根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计循序渐进的实施路径。每项建议都配套的操作要求和评估标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落地。


4. 跟踪评估阶段体现了产品持续优化的理念


建立动态的评估机制,通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等关键指标跟踪整改效果。定期的现场复查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适时调整优化方案。更重要的是,注重经验的提炼和积累,将成功的管理实践固化为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推动企业建立起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结语:

“问题不是查出来的,内部审计查与不查,它都在那里”。


用“产品思维”赋能内部审计专业实践,本质上是对内部审计价值主张的重新定义。


通过深入的需求分析准确把握业务痛点,系统化的诊断方法全面剖析问题的表象与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且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并通过持续的跟踪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工作方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闭环,各个环节自然衔接、相互支撑,极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


内部不再满足于做问题的发现者,而是成为“产品经理”,跳出传统的监督思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运用产品思维和项目管理方法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成为解决方案的建议者和管理改善的推动者。这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更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更专业的工作方法。


通过这种转变,内部审计才能真正成为组织的战略伙伴,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审计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提炼技术,在技术中探索方法,在方法中归纳思想。欢迎大家投稿、留言或转发,一起分享审计实践中的经验、技术、方法和思想。交流与合作能够创造和提升审计价值。审计世界,有你更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