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画报】千年古乐发新声——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达吾德

企业   2024-10-14 16:19   宁夏  



一本杂志的影像记录


撰文、摄影/辛怡丽




杨达吾德


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有一种独特的民间乐器,它以悠扬婉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跨越千年。它生于泥土,却留于心间,成为宁夏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是流传于宁夏地区别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泥哇呜,因吹奏时发出的声音近似“哇”“呜”而得名。


泥哇呜是乐器,也是精美的工艺品


泥哇呜,是乐器“埙”的一种,它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西夏时期。它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大小、形状、音孔位置与数量不一,形态多样,俗称“哇呜”或“泥箫”,发出的曲调悠远、苍凉、空灵,能高亢也能低沉,能激越也能舒缓。其充满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旋律,让人似乎回到了古代的边塞,被那辽阔悠远的意境所感染。2006年,泥哇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宁夏,提到泥哇呜,常会与另一个名字联系起来,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达吾德。


杨达吾德亲力而为,做好泥哇呜的普及推广工作


1965年,杨达吾德出生于平罗县渠口乡一个有着百年制埙史的家庭,祖辈四代都擅长制作泥哇呜。“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没什么玩具,爷爷便捏个泥哇呜给我当玩具。那时候乡里的长辈,特别是老一辈的男性,基本都会做泥哇呜。这也是我对这个黄泥玩具最初的认识。”杨达吾德回忆,到大约五六岁时,父亲有一次带他到黄河边,挖了一包细细的黄泥巴带回家,开始教他捏制泥哇呜。起初他按照自己的想象捏成大大小小、圆圆扁扁的泥哇呜。后来,他学会了捏小鸟、小鱼、蚂蚱等不同形状。捏好后用家里做饭的火灶将它们烧制成半生不熟的陶箫,送给一起上学的小伙伴。从他开始学做泥哇呜起,便始终抱着浓厚的兴趣。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泥哇呜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入窑烧制


18岁那年,杨达吾德考入江苏省宜兴市工艺美术学校,主修陶瓷美术设计专业。这也注定了多年后他将与泥哇呜再续前缘。毕业后,他在一家陶瓷厂做劳动管理工作,却不能学以致用。1997年,带着积攒下来的2万多元,他辞去了陶瓷厂的工作,开始了改良、制作泥哇呜的探索之路。


早期的泥哇呜造型传统,杨达吾德将家传技术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研制新的品种,使它的外形比以往更为精致、漂亮。除了外形,他还研究音域。过去的泥哇呜音域狭窄,声音大小不定,不能表现快曲调,很难伴奏、合奏。在多次尝试中,杨达吾德成功改良完成宽音域泥哇呜的制作。如今,泥哇呜已发展到10孔,可以自由转调,演奏各式曲目。杨达吾德还独创了复模制作技术,实现了手工制作的规模化,这不仅能将一批泥哇呜统一成一个调式,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由此制作出的泥哇呜已经能够达到专业的演奏水平,作为标准乐器走进乐器专卖店。


为了精益求精,杨达吾德严把质量关,选用的黄胶泥必须是黄河泥,这样的泥土经过黄河水常年冲刷更加富有黏稠性和弹性,是制作泥哇呜最佳原材料,制作出的泥哇呜才会有大地间最纯粹的声音。


花甲之年的杨达吾德让泥哇呜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作为宁夏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泥哇呜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各类宣传展会


现在泥哇呜已作为宁夏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各类宣传展会,这种特殊的“黄土工艺”,正在赋予泥哇呜古朴而时尚的文化内涵。


从父亲期许的“制作泥哇呜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要把它的声音流传下去”,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花甲之年的杨达吾德让泥哇呜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杨达吾德坚守着传承的使命与责任,手把手地将技艺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学员。如今,他已经培养了上千名制作、演奏爱好者及学生,他还积极走进校园,普及推广传统文化以及编制教材和书籍,全面解析泥哇呜的由来、制作技法及演奏技巧。


在宁夏建立一座泥哇呜博物馆,是杨达吾德的愿景,他希望借此可以向更多人展示泥哇呜,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这门乐器的魅力,也希望有更多人认识了解并爱上这个物件,让传承之路,通向更广阔的天地。

宁夏画报
《宁夏画报》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具有国际国内发行资质的大型精品月刊。是国内外各界人士与摄影爱好者了解西部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和地区建设的导向性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