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华国锋的亲家,曾担任山西省委书记,晚年帮华国锋完成遗愿

文化   历史   2024-09-18 23:42   广东  

他是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生于战乱年代,不忍看人民在黑暗里挣扎求生,遂于13岁时参军入伍,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死搏斗,人如其名,立下不少战功,在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家乡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他与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优秀的女儿嫁与华国锋的小儿子为妻,这个人就是李立功。

李立功家中清贫,年少时,为生存,跟随父母从事农耕活动,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还要遭受来自三座大山的压榨,使得家中经济状况更为堪忧,此时正值风起云涌之际,年幼的他不愿父母和老乡们继续生活在这动乱的社会之中。

有心改变现状,但奈何年龄尚小,直到13岁才有机会参军入伍,因生活窘迫,营养未能及时跟上,身材瘦小成为了他的掣肘,不少人觉得以他这样的条件,若真上了战场,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不说,还可能妄送性命。

但李立功意志坚定,多次劝说无果,领导最终只能决定将其留下,不过不能上战场,只能在后方工作。但对李立功而言,只要能为革命事业出一份力,他也是十分满足的,因此即便是在后方工作,他仍然干劲满满。

15岁那一年,他因艰苦奋斗,勤奋好学,表现突出被批准入党,在获得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的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必须要为救国救民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彼时他接到上级的安排,负责收集情报的工作,工作内容复杂又危险,可李立功却丝毫不畏惧,顺利地将一份又一份真实情报送到前线,与此同时,他还发挥了自己的口才和文艺才华,积极号召更多的群众投身到革命事业之中,为前线的士兵们提供足够的军用物资,为抗战提供更大的战斗力量,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建国后,李立功根据组织的安排,在山西老家担任县委组织部部长一职,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艰辛的生活状况,上任后,他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群众,了解到更多关于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多项举措,解决了不少阻碍当地发展的问题。

比如,在农业方面,他不仅提出因地制宜的措施,还邀请专家教给百姓更加科学高效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在文化方面,他提出保护性继承,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被传承下去;

在畜牧业方面,他提出规范山西黄牛的来源,培养优质黄牛。随着一项项举措的顺利实施,百姓的荷包鼓起来了,日子好起来了,李立功也成为了百姓口中风评不错的“父母官”。

1966年,李立功在特殊时期被调到北京工作,随着特殊时期的结束,国家的发展再度回归到正轨,彼时为让山西尽快脱离“极左”路线的影响,霍士廉接过了山西发展的重担,担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一职。

李立功也于次年从北京回到山西,担任山西省委常务书记一职,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山西也终于让很多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山西带来了新的生机。1983年,李立功接过霍士廉的重担,继续为山西的发展兢兢业业地奋斗着,1991年,在岁月的催促下,年纪渐大的他希望给年轻干部更多的发展机会,遂卸任山西省委书记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李立功的女儿李晓英还与华国锋结为了亲家。其实两家人早已相识,1938年,李立功进入的山西游击队,正是华国锋担任政委,在经过多场的浴血奋战后,两人早已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建国后,两家人也时常来往,他们的孩子也渐渐熟识,后来家人的撮合下,喜结连理。

2008年,华国锋与世长辞,他挂念着山西的山山水水,在弥留之际曾嘱托家人定要带他回到山西老家,经其遗孀韩芝俊的申报,中央批准了此事,但其陵墓建设是大事,需要选用合适的人选才行,彼时与华国锋既是战友又是亲家的李立功就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2009年,一座庄严的陵墓成功在山西交城的卦山建成,4月8日,李立功主持了华国锋的骨灰安放工程奠基仪式,帮助这位昔日的战友完成了他的遗愿,让他可以在故乡的土地上安眠。

2020年,95岁的李立功带着对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长眠于地底。希望未来能涌现更多如他们一般意志坚定的共产主义拥护者,用崇高奉献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程哥读史
专注更新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